- 年份
- 2024(12417)
- 2023(17940)
- 2022(15495)
- 2021(14380)
- 2020(11916)
- 2019(27454)
- 2018(26994)
- 2017(51834)
- 2016(27975)
- 2015(31114)
- 2014(30972)
- 2013(30388)
- 2012(28086)
- 2011(25258)
- 2010(25186)
- 2009(22751)
- 2008(21928)
- 2007(19019)
- 2006(16748)
- 2005(14705)
- 学科
- 济(118246)
- 经济(118139)
- 管理(76955)
- 业(73428)
- 企(59305)
- 企业(59305)
- 方法(50943)
- 数学(43834)
- 数学方法(43251)
- 中国(33024)
- 农(31542)
- 地方(30484)
- 业经(26425)
- 财(26233)
- 学(24864)
- 农业(21559)
- 贸(20014)
- 贸易(19999)
- 制(19949)
- 易(19280)
- 环境(19211)
- 理论(18675)
- 和(18042)
- 技术(17946)
- 银(17607)
- 银行(17559)
- 融(17265)
- 金融(17261)
- 行(16857)
- 地方经济(16508)
- 机构
- 大学(390181)
- 学院(390078)
- 济(154156)
- 管理(153994)
- 经济(150782)
- 研究(133682)
- 理学(133305)
- 理学院(131710)
- 管理学(129196)
- 管理学院(128486)
- 中国(99256)
- 京(85787)
- 科学(84539)
- 财(68690)
- 所(66362)
- 农(62957)
- 中心(60764)
- 研究所(60721)
- 业大(58873)
- 江(56847)
- 财经(55255)
- 北京(54657)
- 范(54431)
- 师范(53856)
- 经(50353)
- 院(49741)
- 农业(48980)
- 州(46528)
- 经济学(45828)
- 师范大学(43770)
- 基金
- 项目(272672)
- 科学(215278)
- 研究(198069)
- 基金(197443)
- 家(172636)
- 国家(171235)
- 科学基金(147634)
- 社会(124672)
- 社会科(118247)
- 社会科学(118219)
- 省(106659)
- 基金项目(105383)
- 自然(96865)
- 自然科(94614)
- 自然科学(94595)
- 自然科学基金(92859)
- 教育(90978)
- 划(90416)
- 资助(81178)
- 编号(80406)
- 成果(63765)
- 重点(61548)
- 发(61507)
- 部(59157)
- 创(56288)
- 课题(55690)
- 创新(52564)
- 科研(52102)
- 国家社会(51126)
- 教育部(50576)
- 期刊
- 济(169093)
- 经济(169093)
- 研究(112923)
- 中国(75308)
- 学报(61691)
- 科学(57925)
- 农(56440)
- 管理(56372)
- 财(50204)
- 大学(47004)
- 教育(44717)
- 学学(44026)
- 农业(39597)
- 技术(35633)
- 融(32375)
- 金融(32375)
- 业经(29223)
- 经济研究(26727)
- 财经(25827)
- 问题(22395)
- 经(22140)
- 图书(21088)
- 业(20148)
- 资源(19274)
- 科技(19127)
- 技术经济(18649)
- 理论(17979)
- 商业(17803)
- 版(17549)
- 现代(17275)
共检索到570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静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未能形成整体布局,各旅游要素亟需整合重构;强弱屏蔽效应明显,新兴因素不断出现;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空间结构演变充满变数。文章认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需破解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强势与弱势的均衡、新兴与传统的融合三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德进 徐虹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京津翼旅游协同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几年的稳步推进,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协同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综合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增强,合作成熟度显著提升~(①②)。然而,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京津冀深度协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加之受到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持续壮大的养生、养心和养老群体对健康价值的追求愈加强烈,呈现出需求“井喷”的态势。基于此,旅游因其具有的独特健康价值属性得到了消费者的推崇,这不但加速了旅游目的地面向健康卫生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助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迈向新的阶段,健康价值逐渐成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兴主题和方向。因此,从健康价值视角研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问题,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同发展 价值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孙中伟 马世猛
借鉴共生理论,从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三个视角分析,确定了京津冀城市旅游多中心共生关系。通过构建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测算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能级;基于引力模型原理,定量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对外关联强度;基于区位熵测度了京津冀各城市旅游的外向功能强度。最后,对京津冀城市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综合评定和等级划分,并从规划、体制、集群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多中心共生 协同发展 京津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黎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旅游业较低的资源消耗、高度的产业关联、紧密的地域联系、显著的富民效应以及突出的可持续特色,使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实现旅游业的先行破局,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坚持观念创新,转变思维定式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首先要坚持观念创新,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为三地旅游业协同发展提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一、有关共同研讨的回望关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我记得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是在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召开的。由于三地旅游学会的共同努力,研讨会不仅每年持续举行,而且还由三省市发展为五省市、七省市,最后扩大成了十省市。据笔者此前参会的印象,不仅与会各省市学会全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讨论既认真又直率;遗憾的是,基于各学会的正副会长和中坚力量多是学者和旅游局退下来的局长、处长,现职负责人不多,因而会中的思路及不少有益建议大多不能变为现实;为了使这个意在推动"京津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文钊 陈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其符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同时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自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以来,京津冀三地逐步形成了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的内首都圈与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4个市的外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晓梅 柳瑞武 雷丹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在对各界学者提出的合作空间结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重构为"三点"、"五圈"的网络合作结构模式,并分析了这种结构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旅游合作 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伟 张鹏飞 赵丽茹 申明哲 虞虎
[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艳艳 阎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新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京津冀农业生态发展存在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农业生态旅游极不平衡、行政区划障碍,法律法规滞后、缺乏统一旅游规划等问题。本文尝试从政府、企业、品牌形象构建、法律等这几方面探讨京津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 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莉苹 侯学钢
中共"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优先层面,目前旅游和交通一体化进入三大省(直辖市)级行政单元优先实施和操作落地阶段。从旅游学系统论和区域科学发展观出发,基于城市—区域空间系统论的综合统筹学研究方法,按照国家提出的区域协同发展的总要求,通过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旅游交通配套体系SWOT分析,对京津冀旅游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区域一体化旅游交通集散体系和旅游立体交通方式的系统架构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理论研讨。
关键词:
旅游交通一体化 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云兰
京津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世界文化遗产众多,皇家文化遗产集中。梳理了京津冀地区的皇家文化遗产、长城军事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遗产和馆藏文化遗产,从政策、规划、交通、教育、科技、财政、金融、监管和宣传等诸多方面对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著名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提出了极具特色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historiaclgeographical materialism)理论,认为空间、位置、环境在观察社会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京津冀一体化也不能忽视历史形成的空间、位置和环境,特别是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核心的北京地区,其空间、位置和环境的变化对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发展最快的北京与面积最大、相对最落后的河北的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党春梅 唐朝生 刘邦凡
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涵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市场、旅游资源等维度的区域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分别计算得出京津冀区域旅游两维度和三维度综合协调指数,进而分析了京津冀各地旅游协调性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政府统筹、旅游品牌建设、资源错位开发以及生态与经济耦合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位测评 协调度 京津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相林 马凌波 孙中伟 谢爱良
选取反映城市旅游能级的27个单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2011,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旅游能级指数,并划分为4个层级。从城市旅游经济能级、旅游竞争潜力能级和旅游环境支撑能级三方面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特征,提出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以北京、天津为第一增长核心"和"以石家庄、唐山、保定为第二增长核心"的节点优化路径,构建"环京津特色旅游轴线"和"四纵旅游轴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巨才 孔伟 任亮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效健康地发展城市绿色旅游经济的同时,兼顾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方法]以张家口为例,着力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辅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5—2016年张家口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研究期内,张家口市旅游经济指数、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指数、生态资源和环境治理指数波动较大;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由2005年的0. 24发展到2016年的0. 61。[结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联度逐渐增强,两者正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兼顾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进程,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