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2)
- 2023(14183)
- 2022(12130)
- 2021(11416)
- 2020(9550)
- 2019(21484)
- 2018(21203)
- 2017(40116)
- 2016(21503)
- 2015(23787)
- 2014(22854)
- 2013(22251)
- 2012(19574)
- 2011(17434)
- 2010(16823)
- 2009(15477)
- 2008(14537)
- 2007(12188)
- 2006(10462)
- 2005(8813)
- 学科
- 济(82592)
- 经济(82523)
- 管理(67424)
- 业(57784)
- 企(48715)
- 企业(48715)
- 方法(37380)
- 数学(31794)
- 数学方法(31357)
- 农(22485)
- 财(22068)
- 地方(21522)
- 中国(20219)
- 业经(18805)
- 农业(15692)
- 务(14771)
- 财务(14713)
- 财务管理(14677)
- 理论(14306)
- 环境(14016)
- 制(13986)
- 学(13984)
- 和(13914)
- 企业财务(13791)
- 贸(13729)
- 贸易(13723)
- 易(13257)
- 划(12834)
- 技术(11775)
- 地方经济(11331)
- 机构
- 学院(277997)
- 大学(273113)
- 管理(114742)
- 济(107430)
- 经济(105002)
- 理学(98283)
- 理学院(97173)
- 管理学(95540)
- 管理学院(94963)
- 研究(84415)
- 中国(66564)
- 京(56376)
- 科学(52654)
- 财(50061)
- 江(42133)
- 中心(41982)
- 财经(39785)
- 所(39241)
- 农(38641)
- 范(38595)
- 业大(38358)
- 师范(38250)
- 经(36168)
- 研究所(35812)
- 北京(34239)
- 州(33712)
- 院(32073)
- 经济学(31897)
- 师范大学(30731)
- 农业(30143)
- 基金
- 项目(197326)
- 科学(157316)
- 研究(146825)
- 基金(143424)
- 家(123869)
- 国家(122855)
- 科学基金(107869)
- 社会(93966)
- 社会科(89154)
- 社会科学(89132)
- 省(79135)
- 基金项目(77202)
- 自然(69737)
- 自然科(68013)
- 自然科学(67998)
- 教育(67702)
- 自然科学基金(66728)
- 划(65456)
- 编号(60940)
- 资助(57077)
- 成果(46322)
- 重点(44079)
- 发(43723)
- 部(42540)
- 创(41739)
- 课题(40620)
- 创新(38998)
- 国家社会(38943)
- 科研(38048)
- 人文(37272)
共检索到401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赤建 张河清 霍生平
在区域旅游以竞争与协作为主流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发挥着统筹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培养项目适用人才和发掘协作人才的功能。传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协调机制存在时效滞后、地域适应性差、区域行政(市场)壁垒等各种问题,而区域竞争与协作格局为完善这一机制创造了新的动力因素。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旅游教育机构正确选择各自角色定位,共同实现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的协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谭佳欣 黄俊
文章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及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湘西地区2002—2017年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化过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湘西地区主要集聚因子的贡献率及其交互作用关系,揭示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具体表现为由武陵源区、永定区以及凤凰县向沅陵县降低趋势。(2)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重心由西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南北部表现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过程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市场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政府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各因素内含因子对湘西地区的贡献率各有不同。双因子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解释力,交互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政府政策支持的交互作用对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格局变化影响最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慧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鹏
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以大湘西区域为例,提出要做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新体系、构筑旅游循环产业链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态文化旅游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化旅游 循环经济 大湘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唐建平
交通网络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与空间合作的重要瓶颈和先决条件。首先,厘清了交通网络促进区域旅游空间合作机制创新的具体路径,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空间合作推进中的交通制约以及机制限制。基于交通网络改进的角度,提出构建区域发展"一核一廊一带"的战略格局,在此指导下提升区域旅游交通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其保障机制和体制创新。文章能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简王华 叶枝 张金霞 余述琼
本文在景区旅游竞争力构成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间进行旅游协作相关性密切的要素分为旅游协作决定因素、旅游协作支持因素和旅游协作保障因素3部分,对其作了初步的内涵界定,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各旅游协作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定了桂西民族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20多个景区,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相结合,采取层次分析法对所选样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评定。初步得出了各景区的旅游协作总系数以及根据协作要素的不同层次分析而确定的协作类型,从而为各景区明确自身在区域协作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相互间在协作
关键词:
旅游协作因素 旅游协作单元 桂西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石彩霞 钟佩君
以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RMS模型探析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概况,综合运用最邻近距离点、核密度分析、重力模型,廓清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揭示大湘西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错位,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程度有待提升,旅游流质量较高,接待水平差异明显,基础设施亟需完善,可进入性不高;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展现出"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旅游重心位于张吉怀地区,旅游资源、旅游流以及旅游接待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受到自然、人文因素的重要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麻学锋 赵洁
在亟待增进民生福祉的背景下,揭示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对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机理,利用区位商测度旅游产业集聚,构建民生福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湘西地区24个区县2006—202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旅游产业集聚的民生福利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略微下降,呈现波动发展趋势;民生福利水平大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仅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下降。(2)旅游产业集聚与民生福利的空间错位特征显著,前者较为突出的是永定区、武陵源区和凤凰县,而后者较高的是鹤城区、吉首市、永定区、慈利县、沅陵县和溆浦县。(3)民生福利各维度的障碍度排序整体为:社会有序>文化繁荣>经济宽裕>政府有为>生态文明;而各区县存在一定差异,尤以鹤城区政府有为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显著。(4)总体上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具有负向作用,但其存在区域与时间异质性。区域上,怀化市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提升具有正向效应;时间上,2016—2020年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转为正向。湘西地区应推动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持续激发旅游产业集聚的积极效应,从而有效增进民生福利。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民生福利 障碍度 湘西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炜 柳思维
随着旅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告别了走马观花式的"急行军"旅游,而能体现个性化、文化内涵的"深度游"逐渐受到青睐。日渐成为新时尚的"深度游"模式有其新特点和新要求,以湘西州为例,即可以探索出适应于"深度游"模式的旅游开发新方略。
关键词:
深度旅游模式 旅游开发 新方略 湘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炜 柳思维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湘西地区应紧扣地域文化的特质,打造出独具地域品牌魅力的地域品牌意象,从而进一步提升湘西旅游品牌的竞争力。文章试图从湘西的地域历史文化发展中,首先找出湘西旅游品牌意象的组成元素,再通过拟定一组地域意象主题,来构建旅游品牌意象的体系架构。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湘西旅游品牌 品牌意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艳
湘西十八洞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腊尔山是典型的贫困纯苗族村寨地区,自从2013年习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视察后,5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十八洞村村民充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改变当地落后状态,并由此总结出了影响全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十八洞村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为我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战略振兴战略计划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典型范例。
关键词:
湘西十八洞村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萍 朱湘辉
本文阐述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实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
旅游 人力资源 开发 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月玲
县域是组成旅游区板块的基本单元,县域旅游的良性发展及与旅游区的协作发展,是形成旅游区整体形象和提高旅游区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县域发展旅游存在的一般障碍出发,分析了县域与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必要性,并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提出了县域单元与旅游区协作的策略思路:采用极品带动和错位发展战略与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区域旅游集群外溢效益;采取多种合作内容与形式,发挥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
龙胜县域 桂林旅游圈 旅游单元 协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麻学锋 王兆峰
湘西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环境、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沉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湘西旅游业采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培养增长极面临着某些现实困难,为此采用相应的对策,为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关键词:
湘西 旅游业 不平衡发展 增长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金平 杜红亮
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但是,由于旅游缺乏区域协作,制约了该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旅游协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协作 大长江三角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