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4)
- 2023(15040)
- 2022(13066)
- 2021(12185)
- 2020(10099)
- 2019(23423)
- 2018(22931)
- 2017(44581)
- 2016(24048)
- 2015(26899)
- 2014(26894)
- 2013(26222)
- 2012(23643)
- 2011(21280)
- 2010(20874)
- 2009(18887)
- 2008(18060)
- 2007(15310)
- 2006(13183)
- 2005(11145)
- 学科
- 济(98344)
- 经济(98208)
- 管理(68622)
- 业(62636)
- 企(51837)
- 企业(51837)
- 方法(46515)
- 数学(41126)
- 数学方法(40553)
- 中国(26951)
- 农(24529)
- 财(23075)
- 地方(22747)
- 学(20574)
- 业经(20537)
- 制(16628)
- 农业(16514)
- 环境(15842)
- 理论(15582)
- 贸(15460)
- 贸易(15454)
- 和(14975)
- 易(14925)
- 技术(14593)
- 务(14419)
- 财务(14346)
- 财务管理(14314)
- 企业财务(13570)
- 划(13269)
- 银(12620)
- 机构
- 大学(336325)
- 学院(333916)
- 管理(135709)
- 济(131475)
- 经济(128563)
- 理学(119298)
- 理学院(117961)
- 管理学(115721)
- 管理学院(115108)
- 研究(108756)
- 中国(78173)
- 京(70593)
- 科学(68682)
- 财(58150)
- 所(52796)
- 业大(50180)
- 农(50079)
- 中心(49575)
- 研究所(48567)
- 财经(47931)
- 江(45915)
- 范(45181)
- 师范(44781)
- 经(43784)
- 北京(43777)
- 院(40443)
- 经济学(40003)
- 农业(39214)
- 州(37860)
- 师范大学(36652)
- 基金
- 项目(242262)
- 科学(191807)
- 基金(177240)
- 研究(175642)
- 家(154378)
- 国家(153166)
- 科学基金(132883)
- 社会(111937)
- 社会科(106037)
- 社会科学(106011)
- 基金项目(95016)
- 省(93749)
- 自然(87316)
- 自然科(85282)
- 自然科学(85264)
- 自然科学基金(83665)
- 教育(80634)
- 划(79524)
- 资助(72099)
- 编号(71283)
- 成果(55890)
- 重点(54076)
- 部(53121)
- 发(51368)
- 创(50151)
- 课题(48269)
- 创新(46850)
- 科研(46296)
- 国家社会(46202)
- 教育部(45767)
- 期刊
- 济(134851)
- 经济(134851)
- 研究(94740)
- 中国(56807)
- 学报(51580)
- 科学(49110)
- 管理(47233)
- 农(44235)
- 财(42588)
- 大学(39703)
- 学学(37525)
- 教育(34645)
- 农业(30988)
- 技术(29090)
- 融(23176)
- 金融(23176)
- 业经(22472)
- 财经(22417)
- 经济研究(21176)
- 问题(19340)
- 经(19094)
- 图书(16486)
- 科技(16175)
- 资源(16142)
- 理论(15640)
- 技术经济(15498)
- 业(15301)
- 版(15148)
- 现代(14769)
- 统计(14632)
共检索到461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永斌 白永平 李建豹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县级行政单元三普四普五普以及2009年人口数据为依托,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发现该区域存在3个人口高密度中心。根据单中心密度函数与多中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采用基于平方根负指数模型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能够很好地阐述研究区域的人口集聚与扩散。研究发现,区域内存在两种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兰州城区与西宁城区呈现出向心集聚的特征,而临夏市则为弱中心式扩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臧庆佩 郑细端
文章考虑多维均匀分布的广泛应用,给出了三维均匀分布长方体区域体积估计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并且同时给出了该体积的无偏估计量以及相合估计量。
关键词:
均匀分布 点估计 无偏估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霞
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变量。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85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估算我国省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指标,并采用非参数分析中密度分布函数的核估计方法,剖析了收入不确定性因素的省域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动趋势。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正在迅速扩大,居民收入不确定性在省域之间的影响力度和差距逐步拉大。在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尽快完善各种经济制度改革的底层设计,以提升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提振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康 韩兆洲 舒晓惠
本文使用1988-2007年20年间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解方法,根据人均GDP和对数相对人均GDP两个指标描绘出1988-2007年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分布状况,通过对省域经济增长分布函数进行因素分解,以考察省域经济发展中增长与不平等对于分布变动的相对影响。研究发现,20年间我国省域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双峰趋同"的态势,说明了异质性群体的存在。在对分布函数因素分解过程中,研究表明分布变化的首要原因为均值效应(省域经济增长),其次为方差效应(省域经济不平等),残差效应(省域经济中的异质性群体)的效果最小。
关键词:
省域 经济 增长分布 核估计 因素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付丽娜 彭甲超 易明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优状态并能发挥最大效能,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创新资源本身更加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共同前沿模型测算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分解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是共同前沿还是群组前沿下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显示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全国以及四大区域板块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具有一定的效率改善空间;(3)不同群组和省市的无效率损失及提升路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从时间变化趋势看,2009年是重要的时间拐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承亮 岳宏志 严汉平 李婷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0~2006年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全国均值仅为0.632,可见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我国区域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且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之上,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且均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以下,但从变异系数来看这种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最后指出要通过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整合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我国区域旅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首先对古典生产函数进行了拓展,提出广义生产函数概念,将技术、制度和信息三个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新动因;然后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与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之间的关系;接着,以城市群和世界城市理论为基础,提出广义城市理论,并分析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西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广义生产函数 广义城市 西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梁永玉 曹苏周 周梦雨 田茂再
近几年,空气污染与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各大城市空气质量差异较大,区域性特征明显,所以划分空气质量区域,实施针对性空气质量防治措施,对改善和提高我国各地区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312个地级市2015年至2019年空气质量AQI逐日数据,使用伪分位数聚类,即Expectlie曲线聚类和M分位数函数型数据聚类方法,对各地级市空气质量进行研究和治理区域划分。根据两种聚类结果最终划分为9个不同的空气质量治理区域,并针对各区域特点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一洪
通过构建关于劳动力及资本投入的随机前沿模型,讨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及公司治理的绩效影响问题,结果发现:近几年随着公司治理的改善、跨区域经营政策的突破,国内城商行的经营绩效得到明显提升;城商行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属性及持股比例是影响城商行产出效率的显著因素;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跨区域经营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艳 赵彦云
文章基于创新系统理论、知识生产函数理论以及三重螺旋理论构建了大学对区域创新贡献的理论模型,并以1998年~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学对区域创新的贡献是多维的,既包含大学作为创新主体参与区域创新活动而带动的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包含大学与企业合作、大学与政府合作产生知识溢出而带动的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包含大学通过为区域提供人才提升整个区域的人力资本进而带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泰 王亚玲
对区域物流需求量进行合理、精确地预测,能为政府部门科学制定物流规划、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在对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的多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及物流需求量指标合理选取的基础上,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构建区域物流需求量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并以四川省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区域物流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取得了满意的预测结果。研究表明:该预测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规律,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强,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协同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并建立协调度函数;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市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趋势和各个指标功效值变动情况,并提出了简要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优化 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鹏 于伟
基于2000-2010年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本文研究了高校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内211高校占比、高校科研产出和研究生培养数量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高校人均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合作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互动模型中高校知识创新效率减缓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速度。为此,需要优化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高校科研投入资源的产出绩效;优化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协调性,以提升企业和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加速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以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兆祺 曹心影
劳动收入的概率密度分布预测对于制定社会保障规章和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应用最大熵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劳动收入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应用该模型编制数值计算程序,以失业率为边界条件,对国民劳动收入的人口数目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收入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较低,中低收入的人数居多,分布曲线的峰值位于0.5万元位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铁山
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发生变化,并导致区域之间的差异。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马尔可夫转换模型测度分析了30余年来(1978~2012)各省区服务业技术效率值,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定量化研究了其演变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1)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变化,服务业技术效率整体有很大提高。当前东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主要居于较高水平,内部服务业技术效率差异较大;中部地区主要居于较高水平;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小,都居于较高水平。(2)各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越低,变化的幅度和速度越大;水平越高,变化的幅度和速度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