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4)
- 2023(14490)
- 2022(12148)
- 2021(11622)
- 2020(9870)
- 2019(22899)
- 2018(22168)
- 2017(42149)
- 2016(22574)
- 2015(25821)
- 2014(25824)
- 2013(25608)
- 2012(23591)
- 2011(21018)
- 2010(20664)
- 2009(19102)
- 2008(19043)
- 2007(16395)
- 2006(13712)
- 2005(12118)
- 学科
- 济(98099)
- 经济(98009)
- 管理(66223)
- 业(61258)
- 企(49601)
- 企业(49601)
- 方法(46760)
- 数学(42178)
- 数学方法(41706)
- 财(34815)
- 中国(27946)
- 农(25991)
- 地方(21240)
- 贸(19312)
- 贸易(19304)
- 业经(18866)
- 易(18830)
- 制(18496)
- 务(18332)
- 财务(18290)
- 学(18237)
- 财务管理(18232)
- 企业财务(17313)
- 农业(16963)
- 银(14432)
- 银行(14407)
- 环境(14223)
- 和(14151)
- 财政(13925)
- 融(13818)
- 机构
- 大学(320325)
- 学院(319234)
- 济(138854)
- 经济(136378)
- 管理(124508)
- 理学(108291)
- 研究(107912)
- 理学院(107100)
- 管理学(105353)
- 管理学院(104749)
- 中国(83172)
- 财(68248)
- 京(66373)
- 科学(64781)
- 所(53398)
- 财经(51915)
- 中心(50425)
- 农(49994)
- 研究所(48564)
- 经(47362)
- 江(45664)
- 业大(45073)
- 经济学(44293)
- 北京(41519)
- 范(40716)
- 师范(40334)
- 经济学院(40160)
- 农业(39340)
- 院(38911)
- 财经大学(38587)
- 基金
- 项目(218722)
- 科学(173819)
- 基金(162368)
- 研究(159279)
- 家(141318)
- 国家(140227)
- 科学基金(120986)
- 社会(103806)
- 社会科(98563)
- 社会科学(98539)
- 基金项目(85699)
- 省(82945)
- 自然(77478)
- 自然科(75706)
- 自然科学(75683)
- 自然科学基金(74335)
- 教育(73463)
- 划(70651)
- 资助(66641)
- 编号(63089)
- 成果(50823)
- 部(50062)
- 重点(49645)
- 发(47174)
- 创(45438)
- 国家社会(44398)
- 教育部(43266)
- 课题(42905)
- 创新(42664)
- 科研(42663)
共检索到462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哲澜 陈东 樊杰
通过构建综合模型分析2010年全国2 074个县级政府(不含市辖区)的财政收入空间格局,以泰尔L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2000—2010年三大地带、各省分层次的县级财政差距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县级财政呈地带性分布,且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差异构成上,省内差距大于区际差异和省际差距,其中江苏、广东、辽宁、陕西、内蒙等省内差距较大,各直辖市、西藏、浙江、江西等省财政较为均衡,但其差距大小和该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在走势上,财政差距整体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但地带间以及西部地区内部仍呈扩大趋势。
关键词:
县级财政 空间格局 区域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春 刘栓虎 刘清杰
中国各省财政分权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挖掘和分析。基于2000—2007年各省、地市和县的面板数据,借助于计量经济模型,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省本级、地市级和县级财政分权的决定因素,希望以此客观解释中国财政分权差异现象。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省本级、地市和县级政府财政分权状况存在多样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分权的重要因素,转移支付依存度、行政费用占比和财政收入占比都影响着财政分权状况;各省份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分权形式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卢燕
分税制的实施,对外开放的实行,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财权,加强了地方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各地区间的地区差距,使得原本就不协调的地区差距越发变得不平衡,非均衡财政体系逐渐形成。地区财力的不均衡发展,制约着地方政府在供给本区域公共产品时存在着显著地差异,目前我国位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协调好各地区间提供公共产品的差异,保证各地区间公共设施的有效供给,减缓因地区经济不平衡所造成的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亟待解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物品 供给差异 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康平 田昕明 张策
利用2005—2013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月度数据,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央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和工业增加值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响应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均为正响应,但响应程度有明显差别,即西部地区的响应程度最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响应呈多样化特征。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区域经济 全局向量自回归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赖玥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增长差异,这既与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长期以来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的结果。基于我国1976个县(县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激励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现阶段县级政府财政自给权较弱,应逐步下放财权,通过财政激励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主张将东、中、西“三大部”纵向区域,转变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依托“三大块”财政经济规模基本相当、发展条件基本均衡的区域平台,做到区域平等竞争的起点公平,实行“取之同等、予之等同”的区域政策确保竞争过程的公平与结果公平,从而形成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的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邹琳 张亦清 赵翔 潘雨飘
探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县级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驱动因素,能够为差异化、精细化的土地财税政策改革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湖北省2008—2018年间的土地出让数据为基础,利用熵值法、K均值聚类法和地理探测器,定量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湖北省县域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驱动因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低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主要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影响;二是中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与财政压力、人口密度相关;三是高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受人口密度影响。土地财政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随着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越发凸显,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追求动力呈现出了减弱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世翔 孙佳
本文以能源强度作为能源效率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能源效率分析,并运用泰尔熵指数对三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区域内、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均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总体能源效率差异和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减小的速度较快,且总体能源效率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三区域内部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表现各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内部能源效率差异逐渐减小,而西部地区内部能源效率差异则呈现出波动变化特征。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泰尔熵指数 区域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毕飞 陈紫若
利用中国2002~2012年间31个省市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从社会、经济与文化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创业活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创业活动活跃区域与不活跃区域及东部、中部与西部两种分类,剖析了区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促进中国各区域创业活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活动 PLS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小宁 刘浩武 邹海双
财政扶贫与精准扶贫目标一致,即为改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提高贫困农民自身素质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竭力开展扶贫工作,但受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扶贫效益究竟如何?经济是否得到均衡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选择国家重点扶贫革命老区——庆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庆阳市不同投向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了解庆阳市财政扶贫和经济均衡发展状况,为再次攻坚扶贫提供有力的理论决策依据,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以财政融资为
关键词:
财政扶贫 DEA 均衡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小宁 刘浩武 邹海双
财政扶贫与精准扶贫目标一致,即为改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提高贫困农民自身素质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竭力开展扶贫工作,但受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扶贫效益究竟如何?经济是否得到均衡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选择国家重点扶贫革命老区——庆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庆阳市不同投向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了解庆阳市财政扶贫和经济均衡发展状况,为再次攻坚扶贫提供有力的理论决策依据,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以财政融资为发展动力的革命老区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财政扶贫 DEA 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中伟
镇级市是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乡镇建成的类似于小城市的特大镇,建设镇级市是我国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西部地区强镇相对于东部地区强镇而言,吸纳人口能力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强镇应该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而不是设市扩权;东部地区强镇应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目标,重点是设市扩权,统一户籍与社保制度。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要素双向流动 镇级市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基于政府间财政均衡而又不损坏区域竞争的财源动力机制的要求,在主张中国经济区由东、中、西"三大部"合纵连横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构建均衡性横向区域公平竞争机制与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预算分配机制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试图为政府间人均财力均衡设计一种简便可行的均等化分配模型,做到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贺顺奎
农村危房改造在贵州首先推行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县域经济的角度思考,要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必须立足于县级财力不均衡的现实,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大中央对贫困县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行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使用效益,继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多管齐下,齐管共抓。
关键词:
农村危房改造 县级财力不均衡 县域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亚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5个城市及分类为一、二、三线城市的数据建立了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房地产市场波动相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长、短期弹性。得出以下结论:房价的长短期弹性表明,房价上涨会导致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的增加,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上升,房价下跌会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从而使以土地出让金作为抵押来筹集资金的城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从三个区域城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可知,二、三线城市房价和销售面积的上涨或下跌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大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地方财政收入主要受房价波动的影响。这种差异性对于我国政府区别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