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7)
2023(15670)
2022(13709)
2021(12935)
2020(10739)
2019(24797)
2018(24449)
2017(47795)
2016(25809)
2015(29114)
2014(28938)
2013(28156)
2012(25456)
2011(22779)
2010(22668)
2009(20501)
2008(19645)
2007(16886)
2006(14507)
2005(12223)
作者
(72569)
(60459)
(60027)
(57103)
(38313)
(29186)
(27296)
(24004)
(22973)
(21243)
(20633)
(20184)
(19049)
(18916)
(18729)
(18364)
(18089)
(17965)
(17338)
(17197)
(14898)
(14623)
(14591)
(13842)
(13533)
(13282)
(13277)
(13264)
(12116)
(12014)
学科
(105433)
经济(105325)
管理(75368)
(69921)
(59331)
企业(59331)
方法(51790)
数学(45440)
数学方法(44648)
(26573)
(25813)
中国(24619)
业经(22579)
地方(22102)
(21815)
理论(18205)
农业(17833)
(17209)
(16839)
贸易(16829)
环境(16761)
(16638)
财务(16553)
财务管理(16515)
(16490)
技术(16305)
(16281)
企业财务(15655)
(14776)
(13145)
机构
学院(359714)
大学(358880)
管理(146254)
(138933)
经济(135863)
理学(128550)
理学院(127188)
管理学(124490)
管理学院(123859)
研究(114259)
中国(82491)
(74961)
科学(73008)
(61216)
(56253)
(55861)
业大(55083)
中心(52534)
研究所(51478)
财经(50531)
(50299)
(46985)
师范(46535)
北京(46417)
(46068)
农业(43925)
(42505)
经济学(41371)
(41201)
技术(38957)
基金
项目(257848)
科学(203724)
基金(187530)
研究(186753)
(163792)
国家(162479)
科学基金(140703)
社会(116974)
社会科(110853)
社会科学(110823)
(101481)
基金项目(99175)
自然(93389)
自然科(91262)
自然科学(91241)
自然科学基金(89527)
教育(87551)
(85293)
资助(77987)
编号(76578)
成果(60289)
重点(57777)
(56475)
(54331)
(53784)
课题(52448)
创新(50169)
科研(49586)
教育部(48538)
大学(48053)
期刊
(142849)
经济(142849)
研究(97103)
中国(62303)
学报(56662)
科学(52474)
管理(51898)
(50119)
(45888)
大学(43403)
教育(41108)
学学(41036)
农业(35253)
技术(34181)
(24601)
金融(24601)
业经(24303)
财经(23384)
经济研究(22682)
(19874)
问题(18311)
统计(18241)
图书(17863)
(17676)
科技(17660)
技术经济(17650)
(16995)
(16607)
资源(16405)
理论(16236)
共检索到496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俭  李常敏  赵海英  
依据当前我国雾霾污染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污染物总量控制中区域合作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而区域内各行政主体治理费用公平合理分摊成为区域能否合作的关键;建立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区域合作博弈模型,描述了治理费用分配方法(Shapley值法、核心法、GQP法、MCRS法);将其应用于京津冀区域实证分析中,并对四类分配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基于区域合作博弈模型的大气污染治理费用分配将有助于总量控制规划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振信  闫洪举  张雪峰  
基于空间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大气污染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大气污染推动了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经济增长未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大气污染会推动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是加剧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能促进本省和邻近省份的大气污染减排,但在短期仍会加剧其大气污染;经济增长、大气污染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为"负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俭  李常敏  
首先,结合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省际合作达到大气污染治理的两个基本假定。其次,通过构建全局优化模型和节余成本加权分配法,建立了大气污染治理全局优化省际合作模型。最后,以2009年SO2去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了大气污染治理全局优化省际合作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且模型的最优化模拟结果可以作为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促使各省份合作共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景熠  敬爽  代应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常态化协同治理机制,是应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划分为"形成"和"维系"两阶段,并构建协同治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污染治理能力、上级政府支持和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形成"有显著影响,治理主体信任程度、大气污染治理能力、预期收益、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维系"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程、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际  刘慧  吴先华  王莹莹  
大气污染物减排是中国环境治理中的急迫任务。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前提下的排污权交易是实现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可行途径。其中,基于总量目标的初始排放权分配是排放权交易的关键。本文利用投入导向的ZSG-DEA模型,探讨了总量目标固定前提下的PM2.5排放权的省际分配效率。结果发现:1按照ZSG-DEA模型进行初始排放权的分配以后,各省份的PM2.5排放将处于新的共同的DEA前沿面上,可以实现总量控制下的整体帕累托最优;2在实际分配中考虑各个省份的国土面积和大气环境容量两个因素,避免了以往有关分配效率评价文献将各评价单元均质化看待的弊端,评价效果更符合各省实际情形。研究思路可为排污权交易中的初始排放权分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及地方政府的减霾工作提供实证支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本文针对京津冀如何形成有效的跨域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跨域合作污染治理的特征函数及模糊合作博弈的参与度函数。其次结合京津冀实际环境数据,利用模糊博弈Shapley值法获得合作省市成本分摊方案。最后分析了年平均浓度,年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及环境污染治理力对成本分摊值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在评价期内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预算越大,计算的模糊博弈参与度越小,且平均浓度及污染天数与成本分摊值成正比例关系,环境污染治理力与成本分摊值成反比例关系。同时应鼓励合作省市前期治污的有效投资,在前期投资越大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本文针对京津冀如何形成有效的跨域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跨域合作污染治理的特征函数及模糊合作博弈的参与度函数。其次结合京津冀实际环境数据,利用模糊博弈Shapley值法获得合作省市成本分摊方案。最后分析了年平均浓度,年空气质量未达标天数及环境污染治理力对成本分摊值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在评价期内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预算越大,计算的模糊博弈参与度越小,且平均浓度及污染天数与成本分摊值成正比例关系,环境污染治理力与成本分摊值成反比例关系。同时应鼓励合作省市前期治污的有效投资,在前期投资越大治污效果越好,且后期成本分摊值就越小。据此本文建立的联合治污经济利益协调机制能对参与者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促使跨域联合治污有效实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颖  罗冬林  刘红  
面对环境污染危机,根据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的复杂性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提出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路径,即在跨界水污染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以政府治理为主导、柔性地融合运用科层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研究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对这三种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加以对策性选择和柔性运用,以期实现利益补偿下的区域利益共享,从而促进区域产业、能源等合理调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玮  姚西龙  
使用改进的ESC模型对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受经济水平、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正向影响,并且存在收敛性;城市化率和污染监管对工业废气排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规制、行政规制和工业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排放有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小伟  韩芳  王卫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状况非常严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以及工业粉尘是大气污染及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论文利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以及工业粉尘4种大气污染物的总量及各自排放量作为因变量,以人均GDP、单位GDP能耗、第二产值比重和去除比作为自变量,应用IPAT模型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去除比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影响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比发现,模型模拟结果低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的数据,高于《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该模型模拟的误差百分比为12.4%,可用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弥补排放清单和环境统计公报的不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玥冉  高显义  
大气污染的无属地性决定了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打破属地治理的省际壁垒,形成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跨省多城市大气污染合作治理联盟。本文将采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某一跨省区域内多个城市主体在四种情形下大气污染治理的稳定策略,分别是无约束属地治理、有约束属地治理、有约束属地治理下自发形成合作治理联盟和打破属地治理并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合作治理联盟,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约束属地治理会导致环境不断恶化,有约束属地治理的治理效率低下,自发形成的合作治理联盟不能解决属地治理带来的根本问题,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合作治理联盟是相对最优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本文为设计大气污染治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中央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形成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大气污染合作治理联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齐亚伟  
通过构建合作博弈模型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和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合作机制的形成条件。各地方政府的净效用是经济效用与跨界污染治理成本的差值,通过联盟有助于扩大经济效用增量和节约环境效用损失,利用Shapley值法分配地方政府联盟过程中获得的合作净效用;当各地方政府参与合作带来的效用大于不合作所能获得的效用时,区际合作开展经济发展和跨界环境污染的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定轩   谭斌强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往往存在搭便车现象,针对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助量子博弈理论构建了双异质政府的量子博弈模型,对是否考虑态的纠缠分别讨论,并通过策略拓展将博弈结果锁定于量子版的双方合作策略,最后基于量子策略和量子纠缠的解读,对府际协同的“纠缠协议”做了明确规定。研究结果表明:纠缠态和量子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政府“搭便车”行为,因为量子纠缠和量子策略通过利益关联和指标量化,避免了“道德风险”问题,强化了政府双方履行自身职责的约束力。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推动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建立空气质量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及问责机制和培养区域认同感、建立府际信任三点管理启示,为我国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何奇龙  李琴英  李晶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性,府际间合作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由之路,合作治理中存在"搭治污便车"的困境。由于府际间大气污染治理博弈的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由此建立了多人两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机制和有约束机制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考虑到政府间污染产业转移,建立了污染产业转移政府对承接方政府治污补偿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和有约束两种情形下(补偿,治理)策略成为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府际间的合作治理策略选择不会受到外部效应的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治理时污染物减排量、不治理时污染物排放增加量、中央政府对治理的奖励和对不治理的惩罚力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将大气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其权重系数,可有效促使地方政府策略向参与合作治理演化。无约束下自主选择时,最优策略(补偿,治理)不会成为稳定均衡策略,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后,当经济惩罚在一定范围内,(补偿,治理)成为稳定均衡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纯增  顾海英  姜虹  
基于2011~2013年大气污染物治理投入、排放和去除数据,利用Super-efficiency DeA和MAlMquiSt模型,首次同时计算了工业废气及其分类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治理效率。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治理效率较低,投入冗余与去除不足并存。相对各自的前沿面,不同污染物治理效率差异明显,氮氧化物的去除率最低,治理效率也最低,其次是二氧化硫,而烟粉尘治理效率最高。从地区分布看,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以西部最高,其次是中部,再次为东部。烟粉尘的污染治理效率呈现中部、西部和东部依次下降格局。而氮氧化物的治理效率以东部最高,其次是西部,再次是中部。二氧化硫的治理则西部最高,其次东部,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