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8)
- 2023(16994)
- 2022(14832)
- 2021(13912)
- 2020(11641)
- 2019(26950)
- 2018(26572)
- 2017(51690)
- 2016(27751)
- 2015(31191)
- 2014(31148)
- 2013(30414)
- 2012(27681)
- 2011(24843)
- 2010(24714)
- 2009(22317)
- 2008(21605)
- 2007(18633)
- 2006(16026)
- 2005(13718)
- 学科
- 济(112231)
- 经济(112120)
- 管理(78037)
- 业(74229)
- 企(61877)
- 企业(61877)
- 方法(55453)
- 数学(48542)
- 数学方法(47756)
- 贸(29515)
- 贸易(29503)
- 农(28858)
- 易(28725)
- 财(27708)
- 中国(27431)
- 地方(24472)
- 业经(23738)
- 学(23680)
- 理论(19582)
- 农业(19093)
- 制(18044)
- 务(17686)
- 技术(17616)
- 财务(17599)
- 财务管理(17565)
- 和(17100)
- 环境(16751)
- 企业财务(16543)
- 银(15105)
- 银行(15065)
- 机构
- 学院(389280)
- 大学(388815)
- 济(155600)
- 管理(154426)
- 经济(152401)
- 理学(135565)
- 理学院(134088)
- 管理学(131263)
- 管理学院(130573)
- 研究(126552)
- 中国(91673)
- 京(80861)
- 科学(80003)
- 财(68501)
- 所(62636)
- 农(62277)
- 业大(59444)
- 研究所(57616)
- 中心(57385)
- 财经(56306)
- 江(54798)
- 经(51362)
- 范(50677)
- 师范(50166)
- 北京(49970)
- 农业(49078)
- 经济学(47150)
- 院(46967)
- 州(44565)
- 经济学院(42834)
- 基金
- 项目(276129)
- 科学(217508)
- 基金(201060)
- 研究(199223)
- 家(176054)
- 国家(174654)
- 科学基金(150436)
- 社会(125021)
- 社会科(118607)
- 社会科学(118578)
- 省(107866)
- 基金项目(106416)
- 自然(99674)
- 自然科(97410)
- 自然科学(97387)
- 自然科学基金(95593)
- 教育(92928)
- 划(90956)
- 资助(83822)
- 编号(80885)
- 成果(63980)
- 重点(62053)
- 部(60872)
- 发(58763)
- 创(57486)
- 课题(55369)
- 创新(53621)
- 科研(53347)
- 教育部(52282)
- 大学(51625)
- 期刊
- 济(157815)
- 经济(157815)
- 研究(107509)
- 中国(66938)
- 学报(62805)
- 科学(57133)
- 农(55339)
- 管理(54906)
- 财(51163)
- 大学(47843)
- 学学(45311)
- 教育(42758)
- 农业(38911)
- 技术(35359)
- 融(28550)
- 金融(28550)
- 业经(26708)
- 经济研究(26527)
- 财经(26371)
- 经(22547)
- 问题(21810)
- 贸(21344)
- 业(20306)
- 统计(18597)
- 科技(18575)
- 技术经济(18560)
- 图书(18502)
- 版(18251)
- 商业(17635)
- 国际(17327)
共检索到545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军 龚新蜀
在加工贸易区或加工贸易基地选择研究方面,学界主要集中在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投资环境视角的研究上。文章采用另一种方法——区域可达性定量模型,对新疆主要中心城市和口岸城市的区域可达性进行计算,并按区域可达性大小排序。在国家实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下,文章结合新疆特色加工产业群,对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布局调整做了初步思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兵 张明
本文在运用非参数DEA方法测算中国省际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加工贸易出口是否促进了生产率增长。结果发现,加工贸易出口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研发能力、二元结构状况、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等因素制约了这一作用的发挥;而且,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基础设施等多个变量的平均值尚未达到促进这一作用发挥的临界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敏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跨国加工模式和本土生产模式的双寡头模型可以分析"加工贸易"框架下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模型推导发现加工国货币相对消费终端国货币贬值,则加工国对消费终端国加工商品的出口值将上升,从消费终端国进口同类商品值(中间品)也将上升,且出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滞后于进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商品的汇率弹性与商品的自身属性相关,较大的出口汇率弹性对应较大的进口弹性。加工贸易框架下,虽然加工商品出口的汇率弹性要小于同类商品(中间品)进口的汇率弹性,但如果进口值相对出口值的比率较小,则加工国本币贬值依然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文中以中国和意大利纺织品贸易类别细分的数据对上述模型推导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玉 崔日明 姚娜
加工贸易企业的低价出口策略给我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但从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来看,我国采取低价出口策略只能获得短暂的表面的数字差额,而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随着低价优势的逐步丧失、低价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我国必须探索有效的途径,切实转变出口产品低价竞争的模式。
关键词:
低价策略 加工贸易 利益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玉举
引力模型为有效促进参与区域贸易安排成员国的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总量和产品类别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贸易安排对不同产品类别的出口增长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我国参与区域贸易安排的战略选择上,还需要将引力模型得出的贸易不足和贸易过度的结论,与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收益传导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引力模型 出口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玉举
引力模型为参与区域贸易安排可以有效促进成员国的出口潜力的论断提供了有力证据。文章通过总量和产品类别两个层面的实证分析,得出区域贸易安排对不同产品类别出口潜力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研究认为在指导我国参与区域贸易安排的战略选择上,需要将引力模型得出的贸易不足和贸易过度结论与比较优势和出口收益传导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引力模型 出口潜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碧云
本文从微观需求理论出发,构建中国进出口需求的非结构化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1995年1月至2008年8月进出口分贸易方式数据对我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出口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估计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理论结论不同,加工贸易进口的世界收入弹性为负,而加工贸易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正;一般贸易进口的国内收入弹性为正的同时一般贸易出口的价格弹性也为正;人民币升值不会导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净出口减少,世界收入波动时加工贸易具有更强的稳定特征。
关键词:
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颖 丁亦岑
文章将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市场主体与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相联系,对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市场效率以及加工贸易增值率三变量的VAR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协整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市场效率都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存在正向的影响,而且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程度更大一些。
关键词: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融资约束 金融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春
出口涉税政策的变化对企业选择出口加工贸易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税收筹划视角,结合财税政策解析,系统探讨了各种可能情形下企业出口加工贸易方式的抉择。研究结果表明:衡量企业税负时,须综合考量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及免抵退税额抵减额的影响。加工复出口收入、免税进口料件、征退税率之差及国内耗用材料等都会导致不同的税负,且影响企业税负的因素随出口加工情形不同而变化,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研究结论为企业厘清税收筹划路径实现价值最大化及征税部门的监管政策导向提供了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晓晨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扩大贸易规模和促进经济增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上,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获得的。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商品进出口、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几个途径,扩散和传播了国外先进技术,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并推动我国在技术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技术扩散 结构升级 政策调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怀民
外部采购与加工贸易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贸易现象,对中国来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取得加工贸易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出口主体的分化是中国从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向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转变的结果,要继续保持加工贸易比较优势,就应该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帅 宋维明
在描述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加工贸易与反倾销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构建方差分解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反倾销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该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出口对反倾销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从长期看,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同样会加剧国外对华反倾销。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反倾销 出口贸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薛永刚 张明丽
本文分别从贸易方式和出口企业经济类型两个角度,分析广东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增速变化过程,认为目前广东出口贸易仍存在加工贸易占主要部分、外资企业出口比例过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政府应该采取加大对内资出口贸易企业扶持力度、优化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加快广东东西部及北部发展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广东 出口贸易 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林 谭晶荣 宋海英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从汇总数据和分类产品数据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世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自由贸易安排明显促进了国际农产品出口;而且,从汇总数据来看,南南型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比南北型和北北型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作用更大。中国近年来实施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大多数属于南南型,这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促进效应明显。从促进农产品出口的角度来看,未来中国应该更关注同发展中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
区域自由贸易安排 农产品出口 引力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铁瑛
本文重点关注人口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加工贸易升级问题,探讨了城市劳动供给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人口结构转型因素对加工贸易升级具有重要的解释力,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显著促进了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高。这一促进作用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用工成本渠道,同时也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人力资本渠道。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劳动参与率下降所引致的加工贸易升级主要是通过"优胜劣汰"的选择效应来实现的;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劳动供给绝对量的下降,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局部地区劳动力相对充沛也不能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劳动供给下降对劳动需求更高、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更大的行业的不利作用更强。本文的结论表明,面对人口结构渐趋老龄化的不利冲击,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是应对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