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3)
2023(13205)
2022(11110)
2021(10232)
2020(8635)
2019(19463)
2018(19127)
2017(36838)
2016(19854)
2015(22217)
2014(22174)
2013(21285)
2012(19308)
2011(17244)
2010(16927)
2009(15500)
2008(14675)
2007(12763)
2006(10886)
2005(9723)
作者
(55218)
(46628)
(46030)
(43786)
(29193)
(22118)
(20913)
(18150)
(17823)
(16228)
(15809)
(15785)
(14833)
(14465)
(14346)
(14325)
(13769)
(13574)
(13328)
(13205)
(11409)
(11300)
(11144)
(10661)
(10293)
(10142)
(10133)
(10059)
(9292)
(9159)
学科
(80439)
经济(80318)
管理(60890)
(53326)
(44568)
企业(44568)
方法(34681)
数学(30801)
数学方法(30389)
(22746)
(20969)
中国(19984)
(18510)
地方(17404)
(17146)
业经(17056)
(14034)
财务(13978)
(13962)
财务管理(13944)
环境(13746)
农业(13668)
企业财务(13251)
(12538)
银行(12508)
(12444)
金融(12436)
理论(12110)
(11984)
贸易(11981)
机构
学院(272476)
大学(272173)
(110127)
经济(107733)
管理(106332)
理学(92010)
理学院(91021)
研究(89621)
管理学(89356)
管理学院(88854)
中国(68353)
(56637)
科学(55016)
(53053)
(45072)
(43785)
中心(42666)
财经(42173)
业大(41381)
(41081)
研究所(39868)
(38381)
农业(35462)
(34633)
经济学(34401)
北京(34242)
师范(34210)
(33871)
(31912)
财经大学(31548)
基金
项目(193746)
科学(154223)
基金(142119)
研究(141110)
(124705)
国家(123743)
科学基金(106966)
社会(91079)
社会科(86433)
社会科学(86413)
(76163)
基金项目(75179)
自然(69250)
自然科(67637)
自然科学(67612)
自然科学基金(66349)
教育(65298)
(64194)
资助(56799)
编号(56562)
成果(44883)
重点(44085)
(43248)
(41667)
(40895)
(39802)
课题(39318)
国家社会(38507)
创新(38452)
科研(37301)
期刊
(117132)
经济(117132)
研究(75070)
中国(56629)
学报(43091)
(42663)
(40284)
科学(40157)
管理(39160)
大学(33232)
学学(31593)
教育(28083)
农业(27318)
技术(24941)
(23126)
金融(23126)
财经(20806)
业经(19328)
经济研究(18269)
(17880)
问题(15545)
(13846)
资源(13627)
(13439)
科技(12754)
统计(12396)
理论(12387)
技术经济(12232)
财会(11828)
(11566)
共检索到396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百明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 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为此国土资源部启动了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土地利用分区问题 ,服务于建立区域性指标体系 ,反映出不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的不同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中指标类别的差异。根据分区基本依据 ,包括以自然特征和利用状况的相对一致性 ,注重使所划分的区域之间在重要指标或相同指标的阈值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 ,并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在全面分析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特性、生态环境条件、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利用管理措施等基础上 ,进行全国土地利用分区。最终全国共划分出 1 0个土地利用区域 ,作为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范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百明  
为了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必须透彻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准确反映不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诸多方面的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据此 ,本文选取相互独立且反映各方面特征的典型敏感指标 ,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元素层四个层次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目标层从宏观层次刻划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作用规律 ,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总体状况。准则层是对评价目标的分解 ,是为了进一步表征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中各部分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和影响 ,包括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活力、可接受性。因素层表征土地利用系统中每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每个评价因素由若干评价元素具体表述。元素层是指标体系的最小组成单位 ,作为表征评价因素的基础指标 ,是评价因素中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具体量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壬  陈莹  陈兴伟  
基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Indicators System for Sustainability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se,ISSAWRU)构建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论文围绕初始、优化和评价检验三个过程构建ISSAWRU;针对ISSAWRU构建中的指标信息重复和干扰问题,提出相关分析与粗糙集Horafa属性约简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指标体系的优化,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粗糙集耦合的评价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检验。以福建省为例,9个设区市为研究单元,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状况、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构建由30项指标组成的初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良芳  冯国章  刘俊民  
阐明了区域水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分析了现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 ,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运用离差法、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计算指标 ,利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青峰  张翔  田龙  
针对现有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中将农业水、土资源视为独立系统分别进行研究容易导致无法正确评价区域水土资源匹配状况的问题,文章以西北旱区为例,将农业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区划方法和地带性分异规律为指导,在充分考虑水土资源生态与环境现状、管理及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确定分区目标、分区单元、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以县域作为基本分区单元,提出了一套从大尺度、中等尺度到小尺度,由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元素层组成的等级嵌套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并对西北旱区一级分区指标进行了信度分析与制图实践。结果表明,标准化后的数据具有相当好的可信度,该指标体系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不同尺度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百明  张凤荣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分析归纳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指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与评价的研究中 ,必须从3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第一是土地利用分区及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是研究制定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 ;第三是研究制定典型区域(以县域为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只有把3个方面的研究有机融合起来 ,互相反馈 ,互为依存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开芹  边微  常明  李新举  
 从城市土地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出发,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探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共选取了32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适合中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泰安市2000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泰安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针对评价结果,对泰安市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和平,沈琼,廖万林,邱道持,谢德体  
“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中土地是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其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可持续评价的原则,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方法对小城镇土地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对小城镇土地利用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碧  高成凤  张素兰  张世熔  于丽娟  
本研究利用Delphi法、AHP法、线性比例变换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建立了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四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状态,四川土地利用处于弱可持续利用状态,并有向可持续利用状态演变的趋势。四川土地利用与保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伯杰  陈利顶  马诚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叶智宣  丁洪建  牟永铭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及所辖六区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梦洁  王静  曲福田  
土地利用评价的尺度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 ,其中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最适宜的候选中观尺度 ,在评价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县域土地利用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而决定了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程度。遵循FAO提出的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准则 ,确立了适宜于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并以锡山市为例 ,从锡山市的具体情况出发 ,确定了适宜于锡山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对锡山市 1985~ 1999年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 ,评价指标按土地可持续评价的要求将指标分为增长型、递减型、控制性、平稳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仁荣  李满春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基于时空尺度的动态概念。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给出了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其评价的思路,并从其概念出发逐层派生出其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训练  符亚明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水价机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构架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结构,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强  周丽琴  
建立科学、适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衡量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针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结合中国区域的特点,本文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