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54)
- 2023(20367)
- 2022(17439)
- 2021(16180)
- 2020(13380)
- 2019(30476)
- 2018(30089)
- 2017(57496)
- 2016(31353)
- 2015(35081)
- 2014(34596)
- 2013(33963)
- 2012(31378)
- 2011(28288)
- 2010(28428)
- 2009(25812)
- 2008(25022)
- 2007(22113)
- 2006(19491)
- 2005(17349)
- 学科
- 济(126625)
- 经济(126470)
- 管理(94167)
- 业(88359)
- 企(73257)
- 企业(73257)
- 方法(52033)
- 数学(44655)
- 数学方法(44050)
- 中国(36558)
- 农(34773)
- 财(32500)
- 地方(31313)
- 业经(29983)
- 学(27354)
- 制(26686)
- 技术(23698)
- 农业(23570)
- 环境(22607)
- 贸(21684)
- 贸易(21664)
- 银(21270)
- 银行(21214)
- 易(20936)
- 理论(20654)
- 融(20407)
- 金融(20401)
- 行(20325)
- 和(20209)
- 务(19798)
- 机构
- 大学(435922)
- 学院(435524)
- 济(173733)
- 经济(169963)
- 管理(169881)
- 研究(149610)
- 理学(146281)
- 理学院(144553)
- 管理学(141957)
- 管理学院(141160)
- 中国(112083)
- 京(93573)
- 科学(92771)
- 财(81520)
- 所(74839)
- 农(71496)
- 中心(68019)
- 研究所(67903)
- 江(65681)
- 业大(64735)
- 财经(64035)
- 北京(59037)
- 范(58995)
- 师范(58383)
- 经(58173)
- 农业(55552)
- 院(55049)
- 州(52882)
- 经济学(52098)
- 财经大学(47565)
- 基金
- 项目(298680)
- 科学(236267)
- 研究(219083)
- 基金(216308)
- 家(188889)
- 国家(187304)
- 科学基金(161352)
- 社会(138102)
- 社会科(130852)
- 社会科学(130821)
- 省(117969)
- 基金项目(114713)
- 自然(104826)
- 自然科(102386)
- 自然科学(102364)
- 教育(101057)
- 自然科学基金(100488)
- 划(99247)
- 编号(88900)
- 资助(87554)
- 成果(71905)
- 重点(67478)
- 发(66609)
- 部(65300)
- 创(64736)
- 课题(62042)
- 创新(60034)
- 科研(56986)
- 国家社会(56825)
- 教育部(56024)
- 期刊
- 济(195043)
- 经济(195043)
- 研究(129755)
- 中国(91185)
- 学报(68875)
- 农(65407)
- 管理(65132)
- 科学(64306)
- 财(62632)
- 教育(53118)
- 大学(52651)
- 学学(49410)
- 农业(44877)
- 融(39923)
- 金融(39923)
- 技术(39615)
- 业经(32843)
- 财经(31155)
- 经济研究(30410)
- 经(26730)
- 问题(24945)
- 业(23607)
- 科技(22229)
- 图书(22127)
- 技术经济(20956)
- 版(20265)
- 理论(19988)
- 资源(19636)
- 现代(19201)
- 商业(19047)
共检索到653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外
区域创新、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可持续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区域低碳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转变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发达地区以构建区域低碳创新体系为核心,以集群创新的模式推进区域低碳发展。区域低碳意会知识、低碳编码知识在不同类型性质的低碳创新网络中流动,形成低碳创新源,促进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实现。区域低碳创新发展重塑企业竞争力,赋予产业竞争力新内涵新标准,形成区域低碳"创新极",升级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
发达地区 低碳创新 发展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中 李小胜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低碳创新 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淑芬
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是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崛起。在创新的时代,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变革是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实现迅速发展的关键,也是达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国家支持引导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进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形成与变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系统 欠发达地区 对策 特征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再进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本文从论述欠发达地区在实施技术创新的同时推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着手,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基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强化了制度创新在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松
针对协同创新网络化导致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功能失位的问题,提出欠发达地区基于现有创新资源的潜在价值嵌入云协同创新机制解决方案。建立多维集成产业云协同创新平台是欠发达地区嵌入云协同创新的前提,多维集成的系统性框架强调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政策三者对创新资源集成、云技术集成绩效的保障作用。云协同创新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有利于增加欠发达地区参与协同创新的方式,欠发达地区可遵循创新情境嵌入-创新网络嵌入-创新需求嵌入-创新项目嵌入-创新能力嵌入过程,逐渐嵌入区域云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从创新资源云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建强 江山 梁晓莉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存在很大差距,但探究其根源则各有不同,多数观点认为是要素资源禀赋的差异。文章则认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产生巨大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观念、制度创新利益、制度创新主体、制度创新环境等方面。缩小这些差异,就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制度创新 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梁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三大股份合作"是对传统合作社组织的创新发展。它初步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权力主体分散与集体经营的矛盾,农民投资意愿强烈与投资效果不佳的矛盾;促进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有组织过渡,培育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农民,提升了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构建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表明"三大股份合作"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合作形式趋向集团化,合作经营内容多元化,日常运行"去行政化",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化,组织构成开放化。
关键词:
三大股份合作 组织创新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云美 马永俊
迟发展效应具有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创新,恰当地选择区域开发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是欠发达地区能否赶上并超过发达地区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和后发优势,提出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旅游赶超的创新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中 唐德善
该文提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决定了当代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面临着独特的创新困境:创新模式的选择困境——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创新产业的选择困境——抢占高端还是承接低端?创新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困境——赶超的态势与脆弱的生态如何平衡?为此,应以开放、竞争和动态的视角,通过整合创新模式,识别机遇型产业,进行能源科技创新和发展低碳经济来实现欠发达地区创新困境的突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特点是二元经济在同一区域并存,其区域创新存在需求水平低、生产要素质量差、产业落后、硬环境条件差、组织机体不活、制度陈旧、文化保守等七个方面的功能性障碍。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发达地区不同的特殊性是:初级、中级要素主导阶段的创新对它具有普遍意义;城市是区域创新的主导,农村是区域创新的主战场;制度、体制、文化创新重于需求、要素、产业、硬环境等因素创新;优先实现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现代化比建立全面现代化产业体系更重要;实施以学习型、模仿型二次创新为主体的创新方略;选择城乡互动的合作创新模式;基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区域创新 特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金华 周小勇 汪水兰 卢奇 章玲
中国广大欠发达地区城市正在寻求一系列方案措施来激发数字经济带来经济增长的红利效应。为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及影响机制,根据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熵值法测算相关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2012—2021年广西14个地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用个体与时间双向固定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因素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城市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但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水平、高等教育水平及城镇化率提升能有效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中介作用。基于结论,提出实施差异化数字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推动欠发达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游佳 尹超 刘飞
发展区域物流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模式,并对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区域物流系统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华桂 吴林海
本文以区域技术创新背景的新变化为逻辑起点,分析欠发达地区政府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实现路径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在新的背景下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技术创新 政府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宁波 李彤 李莉
全球正面临严峻的经济、环境、能源等多重危机,以环境创新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拯救这次多重危机的必然选择。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遭到破坏的程度要轻很多,但它面临的经济发展的压力要大很多,是走先发展,然后再治理的老路,还是发展之初就考虑环境问题。本文阐述了环境创新驱动力和我国目前的促进环境创新的政策,讨论了其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充分利用环境创新政策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