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7)
- 2023(8983)
- 2022(7691)
- 2021(7213)
- 2020(6025)
- 2019(13569)
- 2018(13287)
- 2017(25998)
- 2016(13604)
- 2015(15320)
- 2014(15159)
- 2013(14633)
- 2012(12719)
- 2011(11150)
- 2010(10431)
- 2009(9400)
- 2008(8347)
- 2007(6770)
- 2006(5488)
- 2005(4387)
- 学科
- 济(61418)
- 经济(61375)
- 管理(39174)
- 业(34670)
- 方法(31213)
- 企(28785)
- 企业(28785)
- 数学(28575)
- 数学方法(28216)
- 地方(15480)
- 中国(15299)
- 农(13770)
- 财(13303)
- 业经(11864)
- 学(10699)
- 环境(9747)
- 地方经济(9470)
- 贸(9279)
- 贸易(9274)
- 农业(9232)
- 易(8992)
- 务(8679)
- 财务(8619)
- 财务管理(8602)
- 技术(8345)
- 和(8240)
- 理论(8080)
- 企业财务(7853)
- 划(7351)
- 制(7300)
- 机构
- 学院(183014)
- 大学(180908)
- 济(76480)
- 管理(75679)
- 经济(75191)
- 理学(67151)
- 理学院(66475)
- 管理学(65260)
- 管理学院(64923)
- 研究(55263)
- 中国(40403)
- 京(36016)
- 科学(34456)
- 财(31646)
- 业大(27210)
- 中心(27122)
- 财经(26870)
- 农(26116)
- 所(25231)
- 经(24718)
- 江(24545)
- 经济学(24304)
- 研究所(23555)
- 范(22927)
- 师范(22654)
- 经济学院(22220)
- 北京(21369)
- 院(20892)
- 经济管理(20679)
- 农业(20569)
- 基金
- 项目(138917)
- 科学(111744)
- 基金(103457)
- 研究(99676)
- 家(90089)
- 国家(89425)
- 科学基金(78955)
- 社会(65899)
- 社会科(62786)
- 社会科学(62775)
- 基金项目(55478)
- 省(54672)
- 自然(51764)
- 自然科(50598)
- 自然科学(50587)
- 自然科学基金(49647)
- 教育(46630)
- 划(45853)
- 资助(41428)
- 编号(38712)
- 重点(31563)
- 部(30770)
- 发(30635)
- 创(29809)
- 成果(28341)
- 国家社会(28229)
- 创新(27967)
- 科研(27229)
- 教育部(26877)
- 人文(26533)
共检索到24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敏
区域共生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区域共同物流先行,整合长株潭的现有物流资源,形成统一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快捷高效互动的共同物流系统,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文章首先阐述区域共生与共同物流理念,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物流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基本情况,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功能整合对物流网络机制的促进作用,并根据上述内容,就加快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共同物流 区域共生 物流系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龚常
本文在对产业生态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典型案例,运用Vensim DS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模型的检验与分析,预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运行趋势。为长株潭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生态化创新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区域产业 生态创新 系统仿真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荣中 杨敏华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8年长株潭区域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耕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8年期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式趋势变化。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的分析可知:林地、果园、桑园、交通用地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
关键词:
信息熵 土地利用结构 长株潭区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振 张为 朱珺
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选取了适当的区域经济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从流通视角出发为长株潭区域共7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序,并针对长株潭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流通 区域经济 城市竞争力 长株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寻立祥
本文认为,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是以长沙、湘潭、株洲三市为活动范围,以交通区位为轴线,通过分工合作来构筑合理化区域物流系统,是对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集成。因此研究的切入点是长株潭区域物流的战略规划,重点是区域物流设施与产业布局、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区域物流协同管理方法体系的构建,难点是根据区域产业分工、区位优势和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物流系统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分别建立一个区域物流协同机制。
关键词:
长株潭区域 物流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小梅
首先介绍长株潭经济发展现状,然后分析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对长株潭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提出加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对长株潭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
金霞保税物流 长株潭 区域经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迪云
介绍了长株潭跨区域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通过调研考察,分析了三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波特五力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各个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的吸引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哲 蔡建明 杨振山 杨韵新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的空间蔓延和功能外溢,城市郊区新城成为人口和产业转移、城市功能延伸、空间体系重构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新城开发模式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新城发展演变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近郊产业驱动型市镇的概念内涵,进而构建了产业驱动型市镇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空间组织模式和市镇运营模式等,最后利用某规划案例进行了验证,表明产业驱动型市镇契合城市近郊地域功能与空间特色,发展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能为类似新城的开发提供发展指导和路径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武陵 汤文霞
阐述了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区域旅游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物流资源整合的路径,为区域旅游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区域旅游物流 资源整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云飞 邓勤 欧阳国梁
"两型社会"对物流业发展构成新的约束。物流业发展可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必须重视物流业的发展。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在理论上构建了与"两型社会"匹配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框架,并以长株潭为例,提出了一些解决目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发展物流的建议。
关键词:
两型社会 长株潭 区域经济 物流一体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常 游达明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健康程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将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划分为社会发展子系统、环境压力子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四部分。根据上述四个子系统的内涵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2—2012年长株潭地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健康程度逐渐好转,各子系统改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正处于从一级产业生态系统向二级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期。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产业生态创新系统 健康评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思洛 陈湘杰
通过对长株潭区域信息资源分布现状调研,分析该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经验,从共享主体、共享客体、共享模式、共享规则等方面对长株潭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进行构建。提出以网络框架和资源框架为基础搭建共享平台,并建立相关的管理体系、资金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人才体系以保障平台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区域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磊 李景保 何仁伟 赵中花 史文涛
建立了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992-2010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县域的经济综合得分,后用标准差和聚类分析法、ESDA结合SPSS和ArcGIS软件等分析其时空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发现在时间上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差异同步波动缩小,但前者远大于后者。并指出在空间上高、低水平县域分别向中心和外围区域集中,呈现"凸"字形空间格局;低水平县域占多数,数量结构呈"金字塔"形;外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低,高水平县域一般是地级市市区。全域自相关分析的Moran’s I值从1992年的0.183963上升至2010年的0.417067,这说明空间结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金龙 周宏骞 史文立
区域合作治理是长株潭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从多中心治理的角度论述了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结构的四个要素,讨论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的路径依赖:体制转换和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