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0)
- 2023(18806)
- 2022(16030)
- 2021(14829)
- 2020(12133)
- 2019(27775)
- 2018(27260)
- 2017(52192)
- 2016(28250)
- 2015(31562)
- 2014(31250)
- 2013(30738)
- 2012(28167)
- 2011(25385)
- 2010(25263)
- 2009(22846)
- 2008(21871)
- 2007(19071)
- 2006(16607)
- 2005(14452)
- 学科
- 济(119811)
- 经济(119704)
- 管理(78981)
- 业(76733)
- 企(62102)
- 企业(62102)
- 方法(50208)
- 数学(43441)
- 数学方法(42879)
- 农(33269)
- 中国(33118)
- 地方(31006)
- 业经(28235)
- 财(26048)
- 学(24883)
- 农业(22656)
- 贸(20456)
- 贸易(20441)
- 易(19743)
- 制(19512)
- 环境(19274)
- 技术(18802)
- 理论(18497)
- 和(18349)
- 银(17232)
- 银行(17188)
- 地方经济(17117)
- 融(16971)
- 金融(16966)
- 行(16476)
- 机构
- 学院(394317)
- 大学(391964)
- 济(156773)
- 管理(155099)
- 经济(153446)
- 理学(134679)
- 研究(133783)
- 理学院(133114)
- 管理学(130703)
- 管理学院(129997)
- 中国(97857)
- 科学(84430)
- 京(83680)
- 财(68865)
- 所(66508)
- 农(64907)
- 研究所(60884)
- 中心(60694)
- 业大(59530)
- 江(57437)
- 财经(55548)
- 范(54286)
- 师范(53739)
- 北京(52515)
- 农业(50599)
- 经(50549)
- 院(49500)
- 州(47072)
- 经济学(46672)
- 师范大学(43436)
- 基金
- 项目(276424)
- 科学(218565)
- 研究(202796)
- 基金(199548)
- 家(174150)
- 国家(172679)
- 科学基金(148858)
- 社会(127595)
- 社会科(120896)
- 社会科学(120866)
- 省(109535)
- 基金项目(105923)
- 自然(96704)
- 自然科(94449)
- 自然科学(94430)
- 教育(93266)
- 自然科学基金(92673)
- 划(92038)
- 编号(83175)
- 资助(80871)
- 成果(66049)
- 发(62913)
- 重点(62454)
- 部(59964)
- 创(57979)
- 课题(57580)
- 创新(54038)
- 科研(52691)
- 国家社会(52320)
- 教育部(51290)
- 期刊
- 济(172145)
- 经济(172145)
- 研究(113118)
- 中国(75513)
- 学报(62048)
- 农(59438)
- 科学(58086)
- 管理(57067)
- 财(50793)
- 大学(47052)
- 教育(46865)
- 学学(44335)
- 农业(41457)
- 技术(36160)
- 融(32159)
- 金融(32159)
- 业经(30841)
- 经济研究(27410)
- 财经(26102)
- 问题(22474)
- 经(22407)
- 业(21244)
- 图书(20293)
- 科技(19462)
- 技术经济(18876)
- 商业(18500)
- 资源(18455)
- 版(18110)
- 理论(17752)
- 现代(17302)
共检索到57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海杰 吴颖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观点主张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进而通过价值链攀升实现产业升级。但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控制,往往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价值链低端。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来突破被"俘获"的状态,但对于相对优势不足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传统产业上承接了全国的过剩产能,在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上又仅是资源与初级产品的输出地,处于双重受控的低端地位。因此,本文将价值链和产业升级问题与区域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特点相结合,并且在价值链构建和产业升级两个维度中融入并突出时间维度,将区域价值链、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依次作为产业升级不同阶段的载体形态,通过构建区域价值...
关键词:
区域价值链 欠发达地区 产业升级 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树辉
全球价值链网络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织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分析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特征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基础上,认为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可借助政府、品牌整车及其骨干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四种力量,构建零部件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快速嵌入珠三角价值链,并推进价值链的国际化延伸,以全球价值链嵌入跟随式和自主创新式并举的模式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一鸣 陈虎
研发外包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研发形态,是外包领域的高级形态,研发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可以借助研发外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理论上分析借助研发外包的产业技术链升级的3种路径,结合青海省盐湖化工产业、沙棘果产业等案例分析具体措施,并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研发外包提出加大研发投入、在研发资源发达地区设立产业信息中心、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等开展研发外包、与外部研发资源建立联合攻关虚拟组织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顺毅
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技术层次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利益增长点少、产业协同集聚度低、政府引导力度不足。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培育融合动力;采用精准性与配套性相结合的融合策略,提升产业融合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积极有为,不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顺毅
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技术层次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融合利益增长点少、产业协同集聚度低、政府引导力度不足。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培育融合动力;采用精准性与配套性相结合的融合策略,提升产业融合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积极有为,不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瑞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虽然我国在生产力与经济竞争力等各方面的实力都普遍得到了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体综合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依然面临着第一产业偏高、第三产业偏低的局面。加之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大立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指导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主要理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配置资源能够促使整体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而言,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利用现有条件和现有资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失是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最经济、最直接方法,同时也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发展初期最现实的切入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大立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指导产业分工与产业发展的主流理论,但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理论受到了置疑和挑战,需要对指导产业发展的理论进行重新探讨。文章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以及各自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欠发达地区资源导向型的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审视,并指出欠发达地区必须实现由资源导向战略向竞争优势导向战略转变,随后提出了增强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宗远 徐寿波
理论推导和演化模拟分析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发生着从内敛型协调向外向型协调的重大转折,产业链全球化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推动着各国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着产业链垂直竞争与产业内平面网络型竞争格局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纵向深化型经济与横向宽化型经济成为一种与产业链全球化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对欠发达地区形成强约束的同时,也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实现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敏
产业集群战略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但也不可忽视产业、企业竞争力弱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惟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才能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产业集群 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奇 彭月兰
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从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技术选择、技术转移模式选择、技术转移主体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技术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海峰 葛林 王美昌
本文构建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理论体系和理论模型,并对钻石模型的基准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食品加工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承接食品加工业是合理的选择,建议重点打造南昌、九江、宜春和抚州四大食品加工业板块,并指出了各大板块重点发展的食品加工产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晓军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新路。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和成长过程中,政府作为制度的提供者扮演十分重要角色,尤其是随着产业集群对提高区域竞争力内在机制认识的提高,地方政府在创立产业聚集平台,合理确定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定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塑造信任、合作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芳
制造企业,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中小制造企业由于其区域、规模、人才、技术等特征,其转型升级不仅依靠研发创新,而且更应依靠组织创新。欠发达地区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组织创新一方面是重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优化配置资源,激活组织内部资源;另一方面应打破企业组织边界,充分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整合外部资源,突破企业发展的区域和资源限制。最后,为保障组织有效运行,提出了与欠发达地区中小制造企业组织配套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制造企业 转型升级 组织创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黄晶磊 谭蓉娟
当代国际分工的突出特征是以"内部化"和"外包"两种方式开展的"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在外包方式中,欠发达国家作为发包方从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的"逆向外包"最近才进入研究视野。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理论分析得到一些关于"逆向外包"的理论命题:首先以Romer的中间产品模型为基础,针对逆向外包模式的逆向特征、阶段性、先决条件等进行讨论;进而基于一般化企业租金与全球价值链租金理论分析了逆向外包分工中的租金来源;并从"获得在位权"、"横向拓展"、"纵向拓展"、"链间超越"四个层面探讨了欠发达国家的逆向外包策略以及产业升级路径,重点针对链间升级的多层次性进行了创新性讨论。文章以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发展历程和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