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5)
- 2023(15182)
- 2022(12438)
- 2021(11521)
- 2020(9778)
- 2019(21887)
- 2018(21679)
- 2017(41768)
- 2016(22576)
- 2015(25421)
- 2014(25019)
- 2013(24107)
- 2012(21476)
- 2011(19036)
- 2010(18970)
- 2009(17637)
- 2008(17246)
- 2007(15491)
- 2006(13297)
- 2005(12019)
- 学科
- 济(96721)
- 经济(96585)
- 业(91120)
- 管理(83767)
- 企(83196)
- 企业(83196)
- 方法(42226)
- 数学(33705)
- 数学方法(33335)
- 财(32118)
- 业经(31084)
- 农(29448)
- 务(23214)
- 财务(23169)
- 财务管理(23133)
- 中国(22844)
- 制(22181)
- 企业财务(21958)
- 农业(20883)
- 技术(19336)
- 地方(18673)
- 理论(17993)
- 和(17100)
- 划(17065)
- 体(16917)
- 策(15959)
- 贸(15258)
- 贸易(15250)
- 易(14831)
- 体制(14257)
- 机构
- 学院(313848)
- 大学(309287)
- 济(133001)
- 经济(130498)
- 管理(128865)
- 理学(111082)
- 理学院(110048)
- 管理学(108444)
- 管理学院(107842)
- 研究(94141)
- 中国(74690)
- 财(64317)
- 京(62725)
- 科学(52941)
- 财经(50719)
- 江(47842)
- 经(46078)
- 农(45846)
- 中心(45043)
- 所(44255)
- 业大(42271)
- 经济学(40205)
- 研究所(39442)
- 北京(38389)
- 范(37700)
- 财经大学(37537)
- 州(37432)
- 师范(37384)
- 经济学院(36389)
- 商学(35682)
- 基金
- 项目(209444)
- 科学(169001)
- 研究(159590)
- 基金(153645)
- 家(130302)
- 国家(129140)
- 科学基金(115284)
- 社会(103770)
- 社会科(98528)
- 社会科学(98508)
- 省(83596)
- 基金项目(81837)
- 教育(74691)
- 自然(72770)
- 自然科(71154)
- 自然科学(71138)
- 自然科学基金(69901)
- 划(67994)
- 编号(65045)
- 资助(61115)
- 成果(51739)
- 创(47218)
- 部(47115)
- 重点(46677)
- 发(45209)
- 制(44790)
- 课题(44283)
- 创新(43416)
- 国家社会(42952)
- 教育部(41599)
- 期刊
- 济(148302)
- 经济(148302)
- 研究(90263)
- 中国(61933)
- 财(54510)
- 管理(53546)
- 农(42480)
- 科学(38720)
- 学报(37905)
- 教育(35254)
- 大学(31870)
- 技术(31431)
- 学学(29544)
- 农业(29346)
- 融(28157)
- 金融(28157)
- 业经(25996)
- 财经(25705)
- 经济研究(22461)
- 经(22192)
- 问题(19228)
- 业(17766)
- 技术经济(17326)
- 财会(16663)
- 现代(15208)
- 商业(14513)
- 贸(14446)
- 世界(14119)
- 理论(13979)
- 会计(13967)
共检索到465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龙三平
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发挥本地区丰富的人才资源,是作为区域性人才开发与利用主体的高校与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借助"哈佛模式"构建与阐释了高校与企业的人才联动机制,并通过具体案例对这种联动机制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企业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区域人才优势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超 张亚靖 张倩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基于京津冀区域就业吸引力的主要技术指标,在宏观方面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人才培养与经济转型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与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强化人才培养预警建设,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推动河北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高水平创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长江 李少斌
近年来,川东北区域在创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创业者、社会公众、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只有联动机制中每个参与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成功构建与运行。文章对川东北区域的创业促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良好运行分析,为川东北区域提高就业率提供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创业促就业 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长江 李少斌
近年来,川东北区域在创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创业者、社会公众、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只有联动机制中每个参与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成功构建与运行。文章对川东北区域的创业促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良好运行分析,为川东北区域提高就业率提供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创业促就业 联动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颖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技术与市场日趋成熟、产品与服务日趋同质化下,各类企业为了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市场竞争力,纷纷专注于其核心业务与核心技术。制造企业以非核心业务外包等方式与物流企业结成供应链伙伴关系,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物流企业在外包需求的刺激下,受与制造企业合作中获得技术支持与经验的带动,保证了供应链顺畅运作,实现了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双赢。文章结合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我国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现阶段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制造企业 物流企业 联动发展 机理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本文系统探讨对外工程承包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机制分析表明,对外工程承包可能通过弥补所有权优势的短板、降低市场进入的所有权优势门槛和节约市场搜索成本的“推力”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可能通过放大东道国劳动力市场和制度的“拉力”吸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据此,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一方面,对外工程承包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当地直接投资。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分析之后仍然成立。扩展性分析发现,对外工程承包的“推力”推动了中国企业跨越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门槛、清除东道国制度障碍、打破企业所有制局限,并弥补了企业国际化经验的不足,从而验证了理论机制分析的对外工程承包联动企业“走出去”的“推力”机制。另一方面,对外工程承包放大了东道国劳动力市场、营商环境和制度质量吸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拉力”,同时对外工程承包引致市场寻求型而不是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从而驳斥了外界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直接投资“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本文深入探讨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与企业“走出去”的双向联动机制,为各界理解对外工程承包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理论和经验证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谌灿霞 荣幸
于企业研发而言,业财融合是研发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协同与贯通。笔者建议,应立足于协调业财双方管理视角差异,在研发部门的项目管理岗位发展财务联系人、在财务部门的预算与核算岗位发展项目联系人,由业财双方共同对其开展述职评价与绩效考核,建立研发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双向联动机制,从而提高研发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财务风险。(一)在研发部门的项目管理岗位建立财务联系人制度,从源头管理研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与财务合规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玲俐
会展服务最合适的群体是大学生,高校现代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会展服务的舞台,将会展服务纳入现代商务人才专业培养方案,建立管、教、学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应的服务岗位,实现会展服务与现代商务人才培养在制度建设、组织机构、教学内容上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
会展业 会展服务 人才培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达禹 徐斌
域观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传递机制与增长协调性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议题。本文使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配合修正的C-M相关指数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顺序和相依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从大地理分区来看,中国整体增长已实现东部率先引领、全国仿射三区的新型雁阵结构,这说明全国增长版图已初步实现互联互通;第二,就更加细化的城市群而言,增长的传递机制明显复杂,既包括京津冀鲁城市群内的类雁阵传递,又包括珠三角城市群内的线性链条传递,同时也有中部和远西部城市群内几乎不存在传导网络的局面,这说明不平衡不充分和不连通的发展仍广泛存在于小型城市群之间。第三,就各大地理分区和城市群内的增长相依性而言,区域协同是各地增长关联机制的主基调。2013年后各大分区内的增长协同性显著上升,这说明城市群内的增长协同性有了实质性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清华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阻碍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以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例,从区域视角分析科技金融服务发展现状、科技金融服务联动机制探索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角度,提出市区联动、部门联动、金融主体联动、企业主体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联动机制构建框架;从科技金融联动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企业信用库建设、风险资金池组建、基金规模扩大、模式创新与监管及科技金融人才培育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完善机制框架构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联动机制 服务平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云芳
中国是世界范围内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出口企业作为国外反倾销调查最直接的应对主体,其反倾销应对能力至关重要。文章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综合视角出发,提出在出口企业中构建反倾销导向的业、财、法联动机制的理论,阐述了联动机制构建的法律环境、动因、目标并进行了模拟构建。避免国外反倾销调查联动机制的构建需将产品出口流程与反倾销三要件相结合,具体路径为:业、法联动选择出口目标国/地区、产品类别;业、财联动制定出口价格、控制出口数量。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联动机制的构建则需程序和实体并进。一是业、法联动阻断反倾销程序:业务通过劝服申请人撤诉或者寻外联阻止反倾销调查公告的发布,法务依据反倾销调查终止条款请求调查当局终止调查。二是业、财、法联动力争有利裁决:法务提供应诉指引;业、财、法根据指引进行实质性的抗辩,力争合理的正常价值并对损害及因果关系进行反驳;业、财、法制定实地核查应对纲要,在核查中论证调查问卷所涉资料的可采信。
关键词:
联动机制 反倾销 成本管理 正常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爱东 赵金玲
本文综合运用法律、会计和管理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企业战略层面及相应的制度配置与协调上,以研究目标为导向,提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构思。研究对于拓展会计理论创新视野,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体系,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宏观政策层优化决策、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创新战略思路和理论支持,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柯健
我国西部的一些中心城市拥有密集的高校和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集聚着大量的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好区域人才优势,弥补人才劣势,是当前西部地区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明智之举。西部高新技术企业要有的放矢,趋利避害,大力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利用区域现有人才优势的策略。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高新技术企业 区域 人才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扬
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必须是农村和农村居民,同时也要求农村和农村居民能够加快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逐渐摆脱对外部要素的过度依赖。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从农村自我发展的视角探讨农村知识积累、人才流动和消费增长的联动机制,以期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推行提供参考,帮助农村及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研究认为农村地区知识积累、人才流动与消费增长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目前制约联动机制形成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村地区的知识积累层次难以提升、人才向城市单向流动仍为主旋律以及消费增长缺乏内在持续力。本文建议应从优化农村地区居住群落空间布局、重点加强对"扎根"农村人才的创业支持及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拓展消费业态三个方面推动农村地区知识积累、人才流动与消费增长的良性联动机制的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爱敏 郭法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订单教育是其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汽车类专业多订单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多订单联动机制的必要性与保障措施。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多订单联动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