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7)
2023(9583)
2022(8123)
2021(7419)
2020(6306)
2019(14126)
2018(13639)
2017(27072)
2016(14086)
2015(15694)
2014(15400)
2013(14916)
2012(13526)
2011(11763)
2010(11015)
2009(9652)
2008(8984)
2007(7406)
2006(5841)
2005(4713)
作者
(35903)
(30232)
(29878)
(28340)
(18897)
(14216)
(13752)
(11852)
(11457)
(10314)
(10225)
(10012)
(9401)
(9146)
(9145)
(9024)
(8819)
(8781)
(8446)
(8396)
(7170)
(7135)
(7133)
(6888)
(6743)
(6692)
(6395)
(6183)
(5981)
(5865)
学科
(65656)
经济(65610)
管理(38248)
(36930)
方法(31448)
(30976)
企业(30976)
数学(27605)
数学方法(27263)
地方(17149)
(15150)
中国(14940)
业经(14899)
(12836)
产业(11578)
地方经济(10439)
农业(10278)
技术(10245)
(9611)
(9564)
贸易(9561)
环境(9469)
(9236)
(9215)
(9100)
理论(8992)
(8400)
银行(8395)
(8284)
(8259)
机构
学院(188931)
大学(186706)
(82317)
经济(80982)
管理(79547)
理学(70543)
理学院(69828)
管理学(68695)
管理学院(68313)
研究(56792)
中国(41807)
(36906)
(33745)
科学(33427)
财经(28514)
中心(27632)
(26183)
经济学(26121)
业大(26000)
(25716)
(25303)
(24547)
(24338)
师范(24337)
经济学院(23929)
研究所(23338)
经济管理(21876)
北京(21760)
财经大学(21622)
(21415)
基金
项目(141603)
科学(115113)
基金(105275)
研究(105257)
(90409)
国家(89690)
科学基金(79802)
社会(70516)
社会科(67271)
社会科学(67260)
基金项目(56658)
(55972)
自然(50492)
自然科(49368)
自然科学(49359)
自然科学基金(48453)
教育(48113)
(46352)
编号(41838)
资助(41242)
(32391)
重点(31970)
(31627)
成果(31037)
(30792)
国家社会(30013)
创新(28754)
人文(28068)
教育部(27895)
课题(27566)
期刊
(79964)
经济(79964)
研究(48610)
中国(29466)
管理(28473)
(25354)
科学(24603)
学报(24048)
(20878)
大学(19775)
学学(18943)
技术(18234)
教育(16811)
农业(14798)
业经(14280)
(13879)
金融(13879)
财经(13691)
经济研究(12928)
(11981)
问题(11114)
技术经济(9633)
统计(9402)
商业(9195)
资源(9010)
科技(8997)
(8989)
理论(8346)
现代(8229)
(7995)
共检索到25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课题组  蒋萍  
本文采用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分别从空间集聚和行业集聚两方面来测度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测度各省区间的同构状况。研究表明:从空间集聚角度看,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区,其中北京和广东成为文化产业主要集聚地区的核心聚地;从行业集聚角度看,新闻服务行业成为文化产业各行业中唯一高集聚行业;另外,随着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不断加强,全国各省区的同构现象也在不断加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关联产业。文章利用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对2004~2010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区位熵年均值分别为0.9247、0.8687、1.6097、0.7211,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倾斜,东部地区则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从年均增长来看,12省市处于增长状态,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其他19省市处于减少态势,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教育经费、零售业、区域科研力度和邮电量对文化产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行业工资、金融支持、政府拨款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长宝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突出表现是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对于一个区域来说,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因既有政府因素,也有企业因素。本文认为,应通过强化区域文化认知、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强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文化消费等措施,强化动力,合理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天宇  解学芳  
在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具体机制和实际效果。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创新成果可以随着要素流动向邻近地区扩散;(2)文化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性集聚均可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影响效果来看,文化产业多样性集聚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跃升的主要动力;(3)由于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竞争性集聚阻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却通过价格博弈、企业外迁等条件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4)文化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文化产业在东部地区的竞争性集聚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中、西部地区则未有体现。对此,建议加强区域间的产业联动与资源共享,破除创新要素流动壁垒。鼓励文化产业特色化与差异化集聚,促进创新要素和发展资源的融合更新,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集群的制度环境和竞争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宏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我国31个省(区、市)文化产业升级水平,用区位熵的方法测算2016年各省(区、市)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运用GeoDa软件对二者进行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区、市)人力资本集聚、文化产业升级存在空间自相关,人力资本集聚与文化产业升级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区域差异性。选取空间滞后模型(SLM)对人力资本集聚与文化产业升级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具有专科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及具有研究生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明显。研究结果有利于各省(区、市)判定自身人力资本与文化产业升级的空间特征,利用地理性影响,加大人力资本集聚,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焦斌龙  焦志明  
集聚度与根植性是审视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两个维度,二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运行机理。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显示,文化需求、文化创意的活跃程度、相关产业的支撑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对我国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要培育和集聚文化需求,优化环境,激活各种有利因素,并慎重选择文化产业群的建立时机、建立方式和文化产业群的类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喻莎莎  
文化产业投资额的贡献根据区域不同,对地区经济发展亦存在不同的因果联系。文章采用2005-2010年我国南部、北部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虚拟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定位,从文化投资的角度,对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投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文化产业的投资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消费投入和开放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但南北地区(南北地区划分以长江为界,南代表长江以南省份地区,北代表长江以北省份地区)文化产业投资集聚效应的影响不同,北方较依赖于人力资本投入拉动消费,南方则侧重于相关产业以及文化特性吸引力的开发刺激经济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珊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娜  彭飞  
本文从中国各省市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优势入手,在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省级和地市级层面数据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没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地区文化性因素、经济实力因素、城市开放程度和技术性因素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影响不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慧源  
囿于传统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多数研究缺乏对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相关多样性和行业异质性等微观机制的探讨。融合演化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文章构建了一个多学科的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基于江苏13个地级市2007-2011年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这些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1)文化遗产资源和创意资源对江苏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2)供应商专业化与相关多样性是推动江苏文化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后者所起的作用更为关键;(3)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在集聚因素影响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反向关系。研究结论凸显了产业特性在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所起的重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张宇  
随着地区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可能存在区域差异效应。利用我国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其中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税费负担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税费负担则产生了负向影响,但作用不显著。对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租"则需加以引导,借以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海  
笔者利用2005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而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2)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3)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研究"课题组  蒋萍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具体测算,重点从当前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现状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动态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集聚度上升,空间集聚区域不断扩大;(3)地理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禀赋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差异化影响,运输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宇  王子龙  许箫迪  
文章利用文化产业集聚的EG指数和CR指数对中国文化产业2007-2011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在对文化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行业视角和区域视角对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及集聚趋势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源市场效应是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向心力的重要来源,知识溢出、要素共享等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