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4)
- 2023(13308)
- 2022(11729)
- 2021(11038)
- 2020(9170)
- 2019(21301)
- 2018(21027)
- 2017(40781)
- 2016(21797)
- 2015(24356)
- 2014(24039)
- 2013(23443)
- 2012(21050)
- 2011(18619)
- 2010(18214)
- 2009(16382)
- 2008(15366)
- 2007(12795)
- 2006(10782)
- 2005(8919)
- 学科
- 济(84047)
- 经济(83956)
- 管理(64573)
- 业(60647)
- 企(51436)
- 企业(51436)
- 方法(43670)
- 数学(38241)
- 数学方法(37706)
- 农(21611)
- 财(21103)
- 中国(20907)
- 业经(19238)
- 学(17743)
- 地方(15837)
- 理论(14699)
- 贸(14513)
- 贸易(14508)
- 农业(14405)
- 务(14144)
- 易(14093)
- 财务(14075)
- 财务管理(14046)
- 和(13958)
- 技术(13841)
- 环境(13313)
- 企业财务(13297)
- 制(12700)
- 划(11732)
- 银(10901)
- 机构
- 大学(296839)
- 学院(294922)
- 管理(124512)
- 济(114542)
- 经济(112151)
- 理学(109868)
- 理学院(108736)
- 管理学(106685)
- 管理学院(106162)
- 研究(90782)
- 中国(65682)
- 京(61567)
- 科学(57938)
- 财(50117)
- 业大(44745)
- 农(43240)
- 所(42803)
- 中心(42467)
- 财经(41827)
- 江(39814)
- 研究所(39623)
- 范(38636)
- 经(38317)
- 师范(38292)
- 北京(37941)
- 经济学(33931)
- 农业(33838)
- 院(33803)
- 州(32732)
- 商学(31902)
- 基金
- 项目(216699)
- 科学(171720)
- 研究(158758)
- 基金(158510)
- 家(137286)
- 国家(136182)
- 科学基金(119032)
- 社会(99926)
- 社会科(94817)
- 社会科学(94792)
- 基金项目(84696)
- 省(84326)
- 自然(78533)
- 自然科(76769)
- 自然科学(76752)
- 自然科学基金(75320)
- 教育(73312)
- 划(70851)
- 编号(65371)
- 资助(64962)
- 成果(50733)
- 重点(47661)
- 部(47598)
- 创(45482)
- 发(45198)
- 课题(43192)
- 创新(42371)
- 科研(41802)
- 教育部(41349)
- 国家社会(41046)
- 期刊
- 济(113487)
- 经济(113487)
- 研究(80905)
- 中国(48549)
- 学报(45337)
- 管理(43738)
- 科学(42177)
- 农(37807)
- 财(37384)
- 大学(35156)
- 学学(32857)
- 教育(32726)
- 技术(27216)
- 农业(26957)
- 业经(20110)
- 融(19320)
- 金融(19320)
- 财经(19098)
- 经济研究(18375)
- 图书(17501)
- 经(16211)
- 科技(14930)
- 问题(14761)
- 理论(14751)
- 技术经济(14010)
- 实践(13803)
- 践(13803)
- 业(13532)
- 情报(13356)
- 版(13285)
共检索到401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丽梅
科学数据溯源不仅可以维护科学数据生产主体的权益,而且可以保障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因此科学数据溯源对于科学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传统溯源方法存在信息不能及时对称、监管不能及时到位等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出基于区块链理念的科学数据溯源体系。在分析科学数据溯源内涵的基础上,论述基于区块链的科学数据溯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溯源内容、溯源平台以及融合私有链和联盟链的运行模式等3个维度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科学数据溯源实施方案。
关键词:
区块链 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溯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佳妮 赵丽梅
在厘清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相关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主权区块链“技术向善与法律至上”的理念与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初衷相契合且符合数据主体对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的理性预期的实然基础;其法律属性可以实现科学数据主体在秩序环境中共见证、共分担地推动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助力形成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共同体的应然功能。继而从顶层设计的视角以及技术支持的层面论证主权区块链在科学数据主权维护、主体信任建设、流动过程安全保障等维度的应用构想,旨在实现国家引领的科学数据安全协同治理的“科技向善”愿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鲁静 程晗蕾 吴士泓 齐荣
针对跨境贸易过程中多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物流追溯困难、报关手续繁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供应链溯源的方法,并进行了系统方案及业务流程的设计。利用区块链结合RFID、二维码、GPS等物联网技术,实时追踪货物运输路径并采集其位置数据,实现一物一码,将商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分销、零售等全链路的物流信息,以及其过程中产生的单据、仓单文件写入区块链,形成分布式跨境物流信息共享账本。该方法可以保障每件货物的唯一性与真实性,实现跨境供应链的可信溯源,便于检验检疫、海关、政府、税务局等权威机构线上监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远方 冯绍雯 宋立丰
大数据的应用是一种综合性、辅助性的应用,依赖于各种基础的配合。互联网平台数据收集具有数量大、速度快、类型多的特征,具备经济性、可复制性、互动性、黏性四方面的属性,但存在着安全、被动性及价值密度低的现实困境,以及数据所有权、利益相关者选择权等方面的逻辑困境。区块链是一种高速度、低成本、安全性高、错误少、移除中心攻击点和故障可能性的体系,其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源、非对称加密的"个人黑箱"、加盖时间戳的数据版权可改变大数据收集的支撑条件,为大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注入强大动力,降低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促使隐私保护的可持续性,互联网平台在大数据收集过程中可成为价值创造者、数据挖掘者、利益联合者和市场开拓者。
关键词:
大数据收集 互联网平台 区块链 发展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世博 徐文哲 唐正韵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共享参与主体的共享意愿、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归属等问题严重制约科学数据共享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在梳理科学数据共享动力障碍和区块链等研究进展基础上,从主体、客体、功能角度阐述区块链应用于科学数据共享的适用性,构建科学数据共享层次化区块链架构,深入探讨科学数据共享区块链交互信息、数据区块、共识激励机制、智能合约等实现机理,并提出科学数据共享区块链在交互数据描述、安全、共识博弈方面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结果/结论]将区块链技术创新性应用于科学数据共享生态环境,能够进一步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区块链 模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殷文杰 都牧 贾凯文 胡祥培
【目的/意义】针对高附加值野生农产品溯源难题,以实现此类野生农产品源头可追溯、全程可追踪为目标,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一种适用于野生农产品供应链溯源需求的区块链系统架构。【设计/方法】设计一种成员信息权限动态管理方法、“双轨”的数据存储机制以及可追溯性智能合约,开发一个前后端分离的原型软件系统并开展应用研究。【结论/发现】为高附加值野生农产品供应链溯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透明度并实现了溯源信息的不可篡改性,提高消费者对高附加值野生农产品的信任程度并降低产品造假的风险。
关键词:
溯源系统 区块链 野生农产品 信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爱荣 郭晓林 何志星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考虑政府以及农产品企业的溯源行为,通过构建农产品企业和政府的博弈模型,研究双方在农产品溯源体系中的策略选择,并分析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以及政府的监管行为对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以及政府的奖惩力度影响演化结果。最后,为区块链下的可追溯体系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 农产品 溯源体系 演化博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欣成 李姚矿 梁睿昕
农业一直处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食品安全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后疫情时代我国居民对互联网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食品溯源可信度面临空前挑战。实践中,消费者对现有食品溯源体系的信任程度不高。传统食品溯源体系受制于数据存储架构的限制,存在信息难以全面公开、数据容易非法篡改、传输容易遭受攻击等问题。在近年来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可以尝试运用区块链技术加以完善和解决。为此,需要剖析传统食品溯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寻区块链技术切入食品溯源机制的机理和路径,设计基于区块链及分布式思维的食品溯源数据存储结构及访问规则,运用区块链技术防篡改、加密及匿名特性解决溯源问题,对食品溯源路径及体系进行优化。
关键词:
农业 食品溯源 区块链 食品安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睿昕 李姚矿 王雅琳 张欣成
区块链是实现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对区块链领域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挖掘区块链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探索其研究热点,梳理其演化路径,分析其研究趋势,以期展现现有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文献计量结果表明:(1)区块链领域研究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研究领域呈现交叉融合趋势。(2)区块链研究领域的学科知识结构由加密货币市场效率与监管、区块链技术体系创新、区块链应用场景拓展三个部分组成。(3)区块链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加密货币动态、泡沫特性研究、区块链智能合约系统研究、区块链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最后,本文从管理对象、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区块链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区块链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块链 文献计量 科学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武 曲国华 张悦 韩江涛
以2013年至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与区块链相关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国内外区块链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工具对5362篇文献及引文信息,从高产研究者、高产科研机构、高产核心期刊、研究热点和关键词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对比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区块链自2015年就成为研究者追踪的信息点。围绕区块链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主要为区块链、互联网、智能合约、安全性和比特币等;从其研究热点分析得到七个聚类,包括供应链、隐私、伪造药品、可再生能源、加密货币、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按照关键词时区视图可以把区块链的发展归结为区块链的基础理论、信息安全与市场应用三个方面。七个聚类及其主要关键词以及区块链的综合应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研究丰富了区块链知识演进的历史脉络,也为区块链应用的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鲲鹏 李伟
立足消费者视角,构建拓展的技术接受模型,针对泉州市商超消费者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析食品区块链溯源系统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技术接受模型能有效预测消费者使用态度与意愿,“感知安全与隐私”“技术信任”二项拓展变量,是影响消费者使用态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斌元 赵依洁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资产的价值逐渐展现出来。数据资产要发挥其价值,会计上的确认是基础和关键。为了解决传统环境下数据资产确认的难题,为后续数据资产会计准则制定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环境下数据资产确认的关键理论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块链技术探讨数据资产的确认前提、确认标准及确认条件。研究发现:第一,数据资产的确认前提应该发生重大转变;第二,可辨认、可确权及有价值是数据资产确认的三个新标准;第三,数据资产的确认条件可划分为三个,依次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计主体备案真实以及价值可靠计量。研究表明,数据资产研究应该突破传统理论及环境限制,结合区块链技术创新数据资产会计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轶群 王湘茹
数据资产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环节,数据资产交易的痛点和堵点在于“互信难”。文章在剖析数据资产交易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信任范式,构建数据资产交易系统,探讨系统信任机制及信任关系优化策略,进而建立节点信用风险演化博弈模型,并借助Matlab进行数值仿真进一步分析数据资产交易主体的策略选择以及探究影响交易主体决策的因素,从而深入研究系统信任机制。结果表明:共享真实信息的协同收益、激励系数及违约惩罚与系统节点的履约策略呈正相关关系,而通信成本和风险成本系数与系统节点的履约策略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建立基于区块链的风险防控体系、激励惩罚机制以及运行保障机制,可有效减少数据资产交易信用风险,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花平 吴冰 刘自豪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子审计数据激增,其访问需求不断催生。在传统审计数据访问模式下,审计数据传输的恶意截获、采集的不透明等问题日益尖锐。区块链技术基于其不可篡改、可追溯等技术特征,为解决审计数据访问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契机。文章结合区块链核心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审计数据访问控制框架。在利用链式结构储存数据保障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用户身份认证,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审计数据的加密传输和安全访问,以期借助计算机语言规范审计数据访问者的行为,实现审计数据的安全访问,打破审计双方信任壁垒,拓宽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前景,为推动我国审计行业变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块链 审计数据 访问控制 审计取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伟伟 张重阳 冯国富 陈明
为解决目前水产交易中手动录入计量数据易篡改、易丢失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产交易计量数据采集与传输安全模型。首先设计一套基于树莓派的数据采集平台,用于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录入;其次通过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保证所采集交易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安全;最后,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一套水产交易计量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水产交易计量数据采集和查询等功能,并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平台搭建测试环境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可以有效地完成数据采集,保证数据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数据传输率可达100%,丢包率相比传统传输系统更低。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了水产交易效率,更适合在实际水产交易中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