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7)
- 2023(14073)
- 2022(11916)
- 2021(11245)
- 2020(9618)
- 2019(22565)
- 2018(22026)
- 2017(41527)
- 2016(22107)
- 2015(25352)
- 2014(25133)
- 2013(25043)
- 2012(23225)
- 2011(21110)
- 2010(20621)
- 2009(19169)
- 2008(18905)
- 2007(16441)
- 2006(14046)
- 2005(12507)
- 学科
- 济(96862)
- 经济(96761)
- 管理(60604)
- 业(57801)
- 方法(47939)
- 企(46409)
- 企业(46409)
- 数学(42709)
- 数学方法(42240)
- 贸(26377)
- 贸易(26364)
- 中国(26298)
- 易(25638)
- 农(24615)
- 财(23537)
- 学(19757)
- 业经(18591)
- 地方(17955)
- 制(16365)
- 农业(16158)
- 环境(14575)
- 务(14335)
- 财务(14293)
- 财务管理(14256)
- 和(13877)
- 银(13830)
- 银行(13787)
- 融(13781)
- 金融(13778)
- 企业财务(13420)
- 机构
- 大学(325013)
- 学院(322549)
- 济(141613)
- 经济(139155)
- 管理(122844)
- 研究(114096)
- 理学(106717)
- 理学院(105531)
- 管理学(103641)
- 管理学院(103070)
- 中国(85578)
- 科学(69873)
- 京(68510)
- 财(60845)
- 所(57840)
- 农(57178)
- 研究所(53143)
- 中心(51963)
- 业大(49855)
- 财经(49664)
- 江(45805)
- 农业(45554)
- 经(45380)
- 经济学(45021)
- 北京(43006)
- 院(41388)
- 经济学院(40896)
- 范(40075)
- 师范(39575)
- 财经大学(37142)
- 基金
- 项目(222462)
- 科学(175147)
- 基金(164904)
- 研究(156520)
- 家(146531)
- 国家(145454)
- 科学基金(123421)
- 社会(101019)
- 社会科(95989)
- 社会科学(95963)
- 基金项目(86531)
- 省(83998)
- 自然(81521)
- 自然科(79638)
- 自然科学(79609)
- 自然科学基金(78211)
- 划(72639)
- 教育(71972)
- 资助(68985)
- 编号(60590)
- 重点(50848)
- 部(50532)
- 成果(48056)
- 发(47988)
- 创(46102)
- 科研(43762)
- 国家社会(43388)
- 创新(43358)
- 教育部(43086)
- 课题(41971)
共检索到466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芬
基于自贸区的区内和区外双重角度,对进口需求模型进行修订,采用稳健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反事实估计,全面准确测算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和东盟均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和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扩大了区外进出口贸易,不存在低效率替代的进出口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和东盟进口的贸易总效应均大于出口,且对二者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更显著;对中国的贸易总效应和贸易推动作用大于东盟,自贸区更利于中国贸易;在中国和东盟贸易中,自贸区对东盟的贸易推动作用较大,且东盟获得了较大的出口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凤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逐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仅为区域间经济往来奠定了夯实的物质基础,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自贸区内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实现了较为杰出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但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是有利有弊,云南省与东盟自贸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文从云南省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探究东盟自贸区建设对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得出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寻求东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加速云南省农产品贸易的新对策。
关键词:
东盟自贸区 云南省 农产品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应 投资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关键词:
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 投资 知识资本存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绍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启动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一路“绿灯”,迅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2004年双边贸易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本文重点分析“早期收获”方案和《货物贸易协议》降税安排实施后,双方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以及在开放贸易环境下,从货物贸易角度来分析的转移或获得的有形商品的价值增值。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早期收获 货物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康
本文在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组建动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CAFTA 的经济效应:经验数据表明,自2003年启动以来,CAFTA 已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创造静态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从长期看,将在经贸合作、生产效率、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对双方产生更深远和积极的动态效应。
关键词:
CAFTA 贸易创造 投资扩大 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琦 杨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进度,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加深,未来的建设重点将逐渐由贸易领域转向投资领域。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动态效应。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直接投资 动态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昭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六国18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月度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分析汇率与产业内贸易的传导关系、中国与东盟六国产业内贸易特点,并且建立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汇率的VAR模型,对我国的汇率对产业内贸易的冲击作用和动态关系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无论是短期或长期,汇率升值对绝大多数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不利的,但在短期内它有助于提升大多数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长期内对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冲击效应是分化的。二是汇率升值后长期内对不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是一样的。三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对汇率冲击的反应相当微弱,工业制品反应相对较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庄芮 常远
投资与贸易关系密切,对外直接投资(OFDI)能够促进母国贸易发展,不同投资动因结果不同。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对东盟和欧盟两个区域的OFDI和货物贸易数据,构建引力模型,探讨中国对上述两个区域投资对母国货物贸易规模和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东盟的OFDI带动了国内相关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品、生产设备等资本品的出口,以及部分消费品和中间品回流母国;对欧盟的OFDI虽替代了部分对欧盟的出口,但有助于中国获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战略资产,并显著提升自欧盟进口中、高技术产品的规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均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从贸易结构来看,呈现出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特征。而从贸易效应分析来看,贸易创造效应总体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双方的经济福利,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结构 贸易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苹 周小青
根据"早期收获"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中国和东盟于2004年1月(泰国于2003年)先期启动了对农产品降税,到2006年基本实现了水果自由贸易。这是双边先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实现"零关税"的领域。因此,分析水果自由贸易的经济效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发展是有意义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红 方冬莉
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及出口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伴随人民币名义汇率的上升,中国从东盟的进口以及对东盟的出口均增加,即人民币汇率上升对中国-东盟贸易有一定正效应,而且对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影响强度大于对中方进口的影响,但对中方从东盟进口的效应更显著。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国 东盟 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