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0)
2023(13351)
2022(11190)
2021(10377)
2020(8472)
2019(19323)
2018(19025)
2017(37036)
2016(19535)
2015(21387)
2014(21133)
2013(20874)
2012(19293)
2011(17479)
2010(17242)
2009(15525)
2008(14753)
2007(12913)
2006(11338)
2005(9983)
作者
(53315)
(45075)
(44593)
(42199)
(28134)
(21631)
(20165)
(17703)
(17071)
(15705)
(15268)
(15089)
(14180)
(13786)
(13742)
(13600)
(13231)
(13229)
(12908)
(12747)
(11173)
(10981)
(10817)
(10534)
(10188)
(10166)
(9790)
(9704)
(9062)
(8834)
学科
(88279)
经济(88198)
(60005)
管理(49657)
(48092)
(36778)
企业(36778)
方法(33102)
农业(32032)
数学(29838)
数学方法(29469)
中国(25459)
地方(24210)
业经(22446)
(17413)
(17090)
贸易(17078)
(16570)
(15858)
(15332)
(13890)
(13640)
银行(13627)
技术(13575)
环境(13523)
(13188)
(12974)
金融(12973)
地方经济(12075)
发展(11866)
机构
学院(268110)
大学(260645)
(116751)
经济(114629)
管理(106551)
理学(92351)
理学院(91379)
研究(91110)
管理学(89839)
管理学院(89337)
中国(70975)
(59748)
科学(54406)
(53878)
(49140)
农业(45359)
(44475)
中心(44356)
业大(44149)
(40367)
研究所(40203)
财经(38834)
(35535)
(35462)
师范(35137)
经济学(34386)
北京(33246)
(32805)
(32301)
经济管理(31656)
基金
项目(185199)
科学(147896)
研究(137925)
基金(134867)
(116885)
国家(115836)
科学基金(100830)
社会(89688)
社会科(84857)
社会科学(84840)
(74468)
基金项目(71871)
自然(63914)
自然科(62453)
自然科学(62442)
教育(61598)
自然科学基金(61307)
(61060)
编号(56594)
资助(53594)
(45839)
成果(43110)
重点(41355)
(40992)
(39255)
课题(38099)
国家社会(37272)
发展(36957)
创新(36705)
(36362)
期刊
(134323)
经济(134323)
研究(76060)
(62446)
中国(54964)
农业(42582)
科学(38097)
学报(37995)
管理(37011)
(35459)
大学(30660)
业经(29429)
学学(29347)
(28666)
金融(28666)
教育(25541)
技术(24938)
(20590)
经济研究(19633)
问题(18986)
财经(17902)
(15370)
农村(14783)
(14783)
农业经济(14750)
世界(14216)
资源(13924)
经济问题(13608)
(13553)
技术经济(13456)
共检索到401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子蓉  苏天恩  邱妍  
本文通过引入区位商模型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测定福建省主要农产品中的优势农产品。结合更为翔实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在时间发展上呈现加速增长阶段、高位稳产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空间布局上的地域集中表现为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带的总体布局。最后,结合福建省名特优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产品开发初级,农业附加值有限,加工技术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在开发名特优农产品的过程中运用创新元素,增加农业附加值;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区域集聚效益;引进新型生产模式,实现多元化农业格局;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拓展多功能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本  
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发挥显著的比较优势。本文分析了农业体系在农产品地理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对我国东北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邕健  刘同德  
由于资源开发潜力与其密度分布的一致性,可从空间密度和人均密度两个方面构建西藏农产品密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基于西藏73个地理单元的14个农产品密度指标,对西藏农产品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羊类畜产品人均密度、羊类畜产品空间密度、牛类畜产品密度、油菜籽产品密度和副食品空间密度是影响西藏农产品密度的5个主因子;根据不同地理单元的因子组合特征将西藏全区划分为3种农产品开发潜力区域,高开发潜力区域集中分布在西藏中部少量地区,中开发潜力区域广泛分布在藏北高原,低开发潜力区域大量分布在西藏东部和中部地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嫱  
福建省作为"一带一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一带一路"东风,各产业发展均面临绝好契机,农业自然也不例外。但福建省农业也面临物流网络节点定位模糊、物流网络协调性较差等问题,要提高福建省农产品物流效率,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必须优化福建省农产品物流网络布局。通过对福建省九个物流节点进行实证分析显示,福州市、泉州市和厦门市为省级农产品物流节点城市;龙岩市、莆田市、漳州市和南平市为区域农产品物流节点城市;宁德市和三明市为城市级农产品物流节点城市,因此,福建省应明确农产品物流节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立惠  王鹏飞  张加华  
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探讨了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间分布,分类讨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及如何通过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农村空间商品化的进程。结论认为:①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变化由波动向趋稳发展,果蔬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水产地理标志农产品稳中有升。②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东南半壁地理标志农产品更为密集。果蔬粮油、畜禽养殖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较为均衡。③以全国7分区为单元,西南区、黄淮海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多,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较丰富;东北区粮油棉麻地理标志农产品最多,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干果、牲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较多;华南区各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均不突出;青藏区多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少。④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布的因素包括气候、农业发展历史、自然区位、经济、交通、消费市场等。⑤针对果蔬粮油、养殖业、林业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特性提出相应意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程  郭曦  田芳  
针对分布式农产品交易系统里的主机和网络通信容易受到安全威胁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安全算法。首先,使用移动代理对用户交易记录进行综合统计并计算出行为信任值;然后对用户反馈进行分析筛选,计算出推荐信任值;最后对各种信任值进行分析,得出综合信任值。使用该算法的分布式农产品交易系统运行正常,能较好地保障网络交易安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施颂发  
发展贵州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初探施颂发(贵州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近年来,贵州渔业发展较快,水产品产销两旺。历来鱼价为全国之冠的贵州,鱼价隐中有降,人民群众的吃鱼难、吃鱼贵问题得到很大缓解。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名特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锦  顾江  
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是目前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首先采用区位商分析方法计算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专业化水平,结果表明:各省份的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进一步的地区分析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区位商值存在差距,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值最高,最后对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鸿鹏  于延良  赵杨  
本文基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数据,使用Moran'sⅠ指数、E指数与回归分析,对农产品电商经营主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经营主体地域分布存在集聚效应,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四川、云南、湖南三省发展态势良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西部经营主体数量上的不平衡,但中西部省份在质量上劣势依然明显;相较于耕地,林地物产更适合网络渠道,涉农电商发展能够提升该类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林地农民收入,但西北省区畜牧业电商化程度不足,需要弥补这一短板;.我国公路交通设施已经比较完备,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的关键不在硬件设施,而在行业企业成长;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工工业基础、人口素质、市场空间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邢湘臣  
也谈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邢湘臣)(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公司高级工程师)作为一本科技刊物的《淡水渔业》,不仅要传递水产信息和实用生产技术,更要做为引导广大水产工作者奔向富裕之路的纽带。《淡水渔业》针对我国目前名特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及时发表了“名特优水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连素兰  何东进  纪志荣  曹彦  
文章基于虚拟水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1998—2013年水足迹时空分布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3年福建省的虚拟水总量丰富,呈上升趋势,虚拟水进出口贸易逐渐发达,居民对本地水资源的依赖度逐年降低。同时,福建省水足迹空间分布极不均匀,闽南和闽中经济发达地区的水足迹总量所占比重较大,且虚拟水对外贸易发达,而闽西、闽北和闽东的水资源自给率接近100%,虚拟水消费高度依赖本地水资源,这将给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福建省人均水足迹虽然全局空间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局部空间相关性是显著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英  邓启辉  
农产品信息流通不畅、损耗大和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搭建基于GIS的农产品商务平台,研究其系统设计、GIS数据组织和集成、功能实现和其开发方法等问题,目的是为了利用GIS的存储和处理地理信息的强大能力,共享农产品流通各主体信息、协调各方行为,从整体上优化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燕真  戴永务  
在介绍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动因、赎买改革具体实施情况、赎买改革模式和赎买改革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得出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存在赎买缺乏法律依据和实施标准、重点区位成过熟龄人工商品林赎买任务紧迫、资金缺口成为改革实施最大瓶颈、赎买后续经营管护难度较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康鸿冰  戴永务  洪燕真  
阐述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模式,收集典型案例,对福建省现行的赎买、租赁、置换及改造提升等多种赎买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和优劣势分析。基于赎买过程中涉及到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农户3个利益主体,并结合赎买模式实施条件,得出不同利益主体选择赎买模式的建议:政府应选择保护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赎买模式;林业主管部门应选择有利于林分结构调整、优化生态公益林布局、提高林业社会地位的赎买模式;农户应基于收益最大化目标,结合家庭劳动力、林业依赖等情况选择赎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