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7)
- 2023(14460)
- 2022(12202)
- 2021(11161)
- 2020(9625)
- 2019(21902)
- 2018(21585)
- 2017(41561)
- 2016(22561)
- 2015(25202)
- 2014(25147)
- 2013(24754)
- 2012(22808)
- 2011(20583)
- 2010(20278)
- 2009(18783)
- 2008(18673)
- 2007(16516)
- 2006(13904)
- 2005(12045)
- 学科
- 济(96918)
- 经济(96813)
- 管理(64561)
- 业(64025)
- 企(53209)
- 企业(53209)
- 方法(48023)
- 数学(41825)
- 数学方法(41303)
- 农(25241)
- 财(24150)
- 中国(21774)
- 业经(21747)
- 学(21740)
- 贸(18164)
- 贸易(18163)
- 地方(17831)
- 易(17636)
- 农业(16903)
- 务(15710)
- 财务(15667)
- 制(15633)
- 财务管理(15632)
- 理论(15488)
- 技术(15398)
- 企业财务(14847)
- 和(14509)
- 产业(13921)
- 环境(13878)
- 银(13109)
- 机构
- 大学(333903)
- 学院(332841)
- 济(135713)
- 经济(133183)
- 管理(129714)
- 理学(114162)
- 理学院(112889)
- 管理学(110772)
- 管理学院(110177)
- 研究(108894)
- 中国(78688)
- 科学(70997)
- 京(68483)
- 农(62844)
- 财(59265)
- 所(55623)
- 业大(55426)
- 研究所(51548)
- 中心(50448)
- 农业(50355)
- 财经(49099)
- 江(47673)
- 经(44664)
- 经济学(42479)
- 范(42062)
- 北京(41607)
- 师范(41472)
- 院(38801)
- 经济学院(38721)
- 州(37770)
- 基金
- 项目(234358)
- 科学(184395)
- 基金(172101)
- 研究(162033)
- 家(153143)
- 国家(151928)
- 科学基金(129689)
- 社会(104169)
- 社会科(98939)
- 社会科学(98910)
- 省(92369)
- 基金项目(92138)
- 自然(87176)
- 自然科(85221)
- 自然科学(85189)
- 自然科学基金(83706)
- 划(78436)
- 教育(74557)
- 资助(69615)
- 编号(63133)
- 重点(53462)
- 部(51418)
- 发(50450)
- 创(49491)
- 成果(49354)
- 创新(46305)
- 科研(46114)
- 计划(45668)
- 教育部(43595)
- 国家社会(43581)
共检索到45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卫刚
区位及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时效性很强的经济学理论 ,其主要功能在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集群模式的新途径。通过分析它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功能 ,进而了解区位及产业集群理论的缺陷及其治理方式 ,对于我国发展地方工业经济 ,完善产业制定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区位及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集群治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珮
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背景,结合跨国公司区位理论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采用条件Logit和嵌套Logit模型,从微观层面模拟78家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跨国公司在华177家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R&D)子公司,2000-2011年期间跨越12个省的区位战略。研究结果发现: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导向是外资R&D子公司的普遍战略,R&D的类型决定其区位因素。基础研究(类型R)和应用研究(类型D)子公司分别在不同区域采取"区域-省"的分层选择逻辑。"地理邻近"以及较高的外资研发密度、较低的相对劳动力成本可以促进类型D的投资,而"知识邻近"和基于自主创新的"组织邻近"会吸引类型R子公司。本文的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周轩
以中国19个主要产业的城镇法人单位数和就业人数为研究对象,结合水平型产业空间集群的空间型态识别,分析基于水平生产关系的产业在不同空间单元的不均等分布现象。为解决空间单元间临近性问题,运用LQ指标(区位熵指标)以及G指标反映产业和空间之间的临近程度对空间单元的重要性,以此共同识别和分析水平型产业空间集群的区位型态,划分区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4年中国主要产业的核心区位数变化极小,外围区位数基本不变,对应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非水平型产业空间集群区位的数量有所增加,对应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当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东 何攀
回顾跨进电商集群品牌研究的相关理论,应用扎根理论对跨境电商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进行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研究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机理,揭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形成的关键阶段、具体过程、发展格局、环境支撑与决定要素,并提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跨境电商 集群品牌 形成机理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树江 李艳双
本文在对产业集群理论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区位选择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区位的成本限制、区位选择的路径依赖性及空间吸聚作用机理等内容,并结合国外的实证调查,揭示了不同区位条件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位选择 路径依赖 产业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兆国 史本山
产业集聚是企业区位选择的结果,区位条件是企业区位选择的约束。产业集聚形成的集聚因子是集聚企业的区位决策面临约束,文章通过分析集聚区内的企业根据与其它企业经济关系来选择获得最大集聚因子的行为,得出企业的区位描述了集聚现象空间特征,揭示了集聚形成的机理的结论。为我国的地方政府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区域经济增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碧波 袁春力
传统产业集群的高技术化是当今产业结构发展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同时也是传统区域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互动与融合的关系前提下,构建了其转化的运行机理,并以产业集群为例,对传统产业区高新技术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以对我国传统产业集群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 产业集群 高技术化 运行机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小青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但在国内外众多的产业集群中,成功的农业产业集群并不多见,在我国更是极为少见。基于集群机理,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特殊性为起点,从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经济效应,并结合实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建议和路径。
关键词:
集群机理 农业产业集群 成长 障碍 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锦 顾江
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是目前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首先采用区位商分析方法计算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专业化水平,结果表明:各省份的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进一步的地区分析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区位商值存在差距,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值最高,最后对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区位商 文化产业 区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骅 姚欣
文章以企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区位的角度研究集群边界均衡问题。通过salop圆形选址模型的集群区位架构,应用C-D形效用函数的扩展微观方程组,经过推演得到的渐进解析解显示,区位市场容量和谈判成本对集群边界有最直接的制约作用。如果谈判成本不存在,集群边界可以无限大;如果谈判成本存在,在市场价格稳定不变、投入成本系数固定的情况下,谈判成本系数与集群边界负相关,区位市场容量与集群边界正相关。在分别满足这两种情况的数值条件下,集群边界达到均衡。而区位企业密度结构对集群边界扩张速度具有调节作用,帮助集群以最优效率
关键词:
企业集群 集群边界 区位因子 企业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海婴 万守杰 赵富强
本文从城市产业集群理论的阐述入手,分析了我国实施城市产业集群政策的动因,进而从外部经济性、价值链分工、社会资本、交易成本以及网络效应等角度分析了城市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动力。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城市影响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资本、基础设施、区位环境、科学技术、城市文化以及政策制度等引力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城市产业集群的可行性政策安排。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机理分析 政策安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阮平南 边元松
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基于不同主导因素会形成不同的集群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及其形成机理,根据开发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开发区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因素,寻找适合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期望能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志爽
因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属性加持,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相较于传统地理集群,存在更强的集群正外部性、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产业分工效应,即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存在发展规律与内在逻辑上的必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发现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技术要素、人力资本、文化资源禀赋以及政策因素,在“经济—资源—政策”系统内形成了显著的正反馈作用,这也是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动因。我国应继续鼓励并推动文化产业融合,积极拓展虚拟集群业务功能,努力完善数字文化内容版权保护机制,强化虚拟集群的平台治理水平,引导数字文化产业虚拟集群的价值导向,从而更好地释放集群的文化价值与经济影响。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虚拟集群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立伟 饶宝红
文章运用大量统计数据,通过对FDI的锡尔熵指数、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N指数等指标的计算,对国内FDI的区位分布情况以及产业集群的现状做了定量分析。并从实证层面,对制造业的20个大类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N指数与分行业的FDI进行了Granger检验,结果发现FDI与产业集群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FDI集聚 产业集群 基尼系数 因果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