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9)
- 2023(15735)
- 2022(13361)
- 2021(12446)
- 2020(10630)
- 2019(24787)
- 2018(24324)
- 2017(46917)
- 2016(25496)
- 2015(28689)
- 2014(28702)
- 2013(28542)
- 2012(26477)
- 2011(23708)
- 2010(23483)
- 2009(21468)
- 2008(21069)
- 2007(18774)
- 2006(16199)
- 2005(14418)
- 学科
- 济(107583)
- 经济(107476)
- 管理(67818)
- 业(64375)
- 企(51276)
- 企业(51276)
- 方法(49796)
- 数学(44719)
- 数学方法(44157)
- 地方(28640)
- 农(28585)
- 中国(28314)
- 财(26697)
- 制(22178)
- 贸(22059)
- 贸易(22053)
- 学(21771)
- 易(21398)
- 业经(21249)
- 银(20198)
- 银行(20155)
- 农业(19277)
- 行(19020)
- 融(16993)
- 金融(16990)
- 务(16243)
- 财务(16195)
- 财务管理(16153)
- 环境(16114)
- 理论(15543)
- 机构
- 大学(355699)
- 学院(355446)
- 济(144125)
- 经济(140909)
- 管理(136588)
- 研究(119039)
- 理学(117932)
- 理学院(116470)
- 管理学(114283)
- 管理学院(113600)
- 中国(92594)
- 科学(75501)
- 京(75210)
- 财(65610)
- 农(64326)
- 所(59909)
- 中心(57475)
- 江(57092)
- 业大(55456)
- 研究所(54800)
- 财经(52622)
- 农业(50819)
- 经(47778)
- 范(47460)
- 师范(46946)
- 北京(45919)
- 经济学(44804)
- 州(44350)
- 院(43307)
- 经济学院(40807)
- 基金
- 项目(247188)
- 科学(194846)
- 基金(180088)
- 研究(175776)
- 家(157655)
- 国家(156393)
- 科学基金(134810)
- 社会(111795)
- 社会科(106011)
- 社会科学(105977)
- 省(98567)
- 基金项目(96362)
- 自然(89466)
- 自然科(87405)
- 自然科学(87380)
- 自然科学基金(85812)
- 划(82455)
- 教育(81331)
- 资助(73763)
- 编号(69913)
- 重点(56041)
- 成果(55323)
- 部(54275)
- 发(53699)
- 创(51125)
- 课题(48658)
- 科研(48086)
- 创新(47936)
- 国家社会(46259)
- 教育部(46196)
- 期刊
- 济(151612)
- 经济(151612)
- 研究(101221)
- 中国(68405)
- 学报(58587)
- 农(56466)
- 科学(52975)
- 财(51903)
- 管理(46595)
- 大学(43939)
- 学学(41511)
- 融(39836)
- 金融(39836)
- 农业(37216)
- 教育(34375)
- 技术(31595)
- 财经(25552)
- 业经(24627)
- 经济研究(23778)
- 问题(22136)
- 经(21918)
- 业(20109)
- 资源(18265)
- 统计(17925)
- 版(17678)
- 贸(17308)
- 技术经济(17284)
- 图书(16928)
- 理论(16777)
- 策(16391)
共检索到525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善浩 陈忠暖 蔡霞
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邻近中心性、市内交通可达性、国内出行可达空间3个指标,探讨湛江市民基于铁路出行的便捷性。结果显示:(1)湛江站和湛江西站的邻近中心性表现出明显的"重心—边缘"模式。(2)湛江站的市内交通可达性高于湛江西站,且2个站点呈现不同的梯度空间分布格局。(3)省外出行可达空间在不同尺度上存在"区域趋同"与"城市分异"并存的现象,省内出行可达空间则出现了严重的"空间失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喻燕 吴嘉欣
结合养老旅游特征与滨海城市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接待能力、养生养老环境、产业发展环境3个维度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湛江市旅游养老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7年,湛江市旅游养老适宜性指数逐年稳步上升,常住人口数、地区GDP、卫生人员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额指标对旅游养老适宜性影响较大。提出培育旅游养老产业、促进游客社会融合、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制定绿色发展规划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继国家发改委在广东省召开的推进"三项建设"稳定"菜篮子"价格现场会后,湛江市物价局更进一步加强了抓"菜台子"保"菜篮子"的工作,把平价商店作为稳定物价的重要途径,将其作为带动蔬菜基地、冷藏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广东省湛江市 蔬菜基地 国家发改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在新形势、新发展格局下,把握与厘清改革的本质与内涵,回归改革常识,回归改革的基本面,加强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广度与深度,强化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各级政府机构是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做大做强做优交投、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消费中心 中心城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南阳跃升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是南阳几千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也是河南几千年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事。做好这件事必须从战略上进行周密的、长远的谋划,并且选择好近期的突破口。一、南阳在设计理念、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一定要有全新面貌南阳市区的面积比上海还要大,通过制定好的总体规划,完善现代基础设施——建筑可以低密度,绿地、水面的覆盖率比较高,水运、铁路、公路、空运发达,建成泛在、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企业家成长 战略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奇帆
一、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现实条件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氛围环境之中。(一)天时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从现在到2035年,将是十分关键的15年。这15年既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15年,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大变局的15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南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河南省将南阳确定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是实至名归。中心是相对于区域而言的。所谓中心城市,首先,就是有一定的腹地,周边一段距离内没有比之更大的城市。其次,有一定的规模,城市规模越大,辐射带动力就越强。最后,有一定的首位度,和周边的城市比较,是遥遥领先的。南阳作为副中心城市,是相对于河南全省而言,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制造业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一、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使命中心城市这个提法时间已久,并且一直都为各方面所看重。所谓中心城市,一般是指功能综合、实力雄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中心城市是分层次的,就国家范围而言有国家中心城市,到目前为止已明确认定了九个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的郑州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省域副中心城市 中心城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士银 钟来元
景观生态学为研究土地利用问题提供科学方法,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又产生景观生态问题。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从城市整体、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三个方面,分析了湛江市城市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认为在景观布局、景观结构、景观类型和景观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城市绿地景观和居住用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景观生态 景观格局 城市土地利用 湛江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玉鸿 张玮琪
利用2005—2010年广东省2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度广东全省、4大地区、21个地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了其变动特征,并将21地市分为高效稳定、中效稳定、中效波动和低效稳定四种类型。用泰尔指数衡量广东省各地区能源效率的差异。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计算了广东省各地市及4大地区的能源潜在调整量、节能潜力和单位GDP能耗变动。结果显示:2005—2010年期间,广东全省、各地区和各地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上呈波动状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并无确定性关系;广东省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节能潜力 DEA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有为 刘花 高国力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全国有10余个省份提出打造30多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计划。但社会各界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认识尚不统一,省域副中心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不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应具有经济优势突出、产业竞争力强、人口规模较大和交通区位优越等基本特征,分担部分中心城市功能、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基本功能。根据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目标,结合国家批复的7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及各省发文明确的14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本情况,构建一套用于评价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看,这21座城市中有3座已经具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本功能,有9座城市具备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另有9座城市尚未达到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条件。为充分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其选择要根据各省及备选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择处于培育期和发展期的城市重点建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洌瑄 王崑声
基于历史因素与现实社会经济背景,北京城市副中心系统表现为发展动力上的外力驱动型特征、组织秩序上的政府主导型特征、优化约束上的质量先导型特征。为更好地发展城市副中心,应通过外力驱动及政策支持等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优化完善主导功能系统;利用区位优势错位发展,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建立正反馈循环动力机制;推动体制改革,善用智慧手段,促进社会协同,形成集中统一与多主体、多机制有序共存的治理生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海燕 沈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湛江市为例,分析了其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探讨了湛江市与周边及相关地区的协调内容,从区域协调方式、协调组织的程序以及协调工作的基本程序方面提出了区域协调机制。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 湛江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兰晓萍 郭善钡 黄颖敏
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路径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工业地理学视角开展了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通过从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和规模效益6个维度构建省域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8个重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体雁
实施集中式大推动战略,聚力突破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中心城区两篇大文章,把南阳打造成为鄂豫陕渝菱形区域(钻石地区)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现代工业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新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关键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聚力突破“现代汽车产业集群”为什么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要选择聚力突破“现代汽车产业集群”这篇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中心城市建设与豫南区域发展——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与战略
中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兼论如何提升宜昌城市竞争力
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与豫南区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二十一次专题研讨会综述
区域中心城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关系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边缘城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模式探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中心城市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对金融服务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以襄阳市为例
地方性中心城市大型连锁超市区位选择的微观机制研究——以衡阳市香江百货连锁超市为例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以江苏省十三个中心城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