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8)
2023(15124)
2022(12392)
2021(11325)
2020(9212)
2019(20857)
2018(20689)
2017(39121)
2016(21501)
2015(24079)
2014(24206)
2013(23365)
2012(21402)
2011(19112)
2010(18924)
2009(16932)
2008(16466)
2007(14558)
2006(12675)
2005(11551)
作者
(62400)
(51561)
(51474)
(48822)
(32845)
(24937)
(23484)
(20244)
(20171)
(18610)
(17748)
(17665)
(16686)
(16230)
(16098)
(15977)
(15755)
(15432)
(15060)
(14927)
(13011)
(12884)
(12752)
(12004)
(11667)
(11663)
(11648)
(11406)
(10518)
(10427)
学科
(88782)
经济(88692)
管理(57499)
(55902)
(43730)
企业(43730)
方法(34791)
数学(29935)
数学方法(29438)
中国(27682)
(26977)
地方(23647)
业经(21655)
(20743)
(18764)
农业(18269)
(15424)
(14936)
贸易(14921)
(14481)
银行(14442)
(14403)
(14390)
理论(14085)
(13903)
金融(13900)
环境(13871)
(13832)
技术(13808)
(13215)
机构
学院(295999)
大学(291319)
(116158)
经济(113656)
管理(108329)
研究(102414)
理学(92429)
理学院(91325)
管理学(89341)
管理学院(88811)
中国(77864)
科学(65946)
(62542)
(57199)
(53206)
(52593)
中心(48001)
业大(47682)
研究所(47579)
(47236)
农业(44800)
财经(41756)
(39683)
师范(39112)
北京(38877)
(37842)
(37770)
(37652)
技术(35609)
经济学(35177)
基金
项目(199726)
科学(155756)
研究(144644)
基金(141634)
(124944)
国家(123851)
科学基金(105608)
社会(89840)
社会科(85114)
社会科学(85098)
(81158)
基金项目(74270)
自然(68635)
(67381)
自然科(67023)
自然科学(66999)
教育(66982)
自然科学基金(65743)
编号(59349)
资助(57890)
(47996)
成果(47208)
重点(46034)
(42429)
(41984)
课题(41911)
创新(39333)
科研(38731)
发展(37446)
国家社会(37301)
期刊
(132911)
经济(132911)
研究(84817)
中国(64237)
(53697)
学报(51022)
科学(44967)
(42582)
管理(41945)
大学(38795)
农业(37038)
教育(36714)
学学(36657)
技术(29358)
(27752)
金融(27752)
业经(24123)
经济研究(20406)
财经(19929)
(19475)
问题(17761)
(17214)
(15690)
图书(15018)
技术经济(14323)
科技(14307)
业大(13712)
统计(13440)
理论(13031)
现代(12968)
共检索到451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苏君伟  于希臣  
以香菇菌糠为研究对象,采用碱化处理、氨化处理和复合处理方式降解菌糠中的碳水化合物,结果表明:复合处理是最佳化学处理方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9.31%,6.72%,20.36%和16.15%,碱化处理次之,氨化处理最差。复合处理的菌糠通过混菌一次性固体发酵试验,确定菌糠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和接种量,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和初始pH值。结果表明:采用康宁木霉+酿酒酵母+白地霉菌株组合,接种量为15%,最适发酵时间为72h,料水比为1∶1.2,发酵温度为32℃,初始pH值为5,样品粗蛋白含量最高,可由10.60%提高到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瑞蔓  李茜  孙宇  陈迪  赵洪颜  袁旭峰  朴仁哲  
为探究外源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复合系对食用菌菌糠堆肥腐熟化的腐熟进程,开发食用菌菌糠的肥料化处理技术,将食用菌菌糠与猪粪混合堆制。以未添加木质纤维分解菌复合系的堆肥为对照,探讨木质纤维分解菌复合系对食用菌菌糠堆肥化发酵特性与腐熟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堆体比不添加对照处理的堆体提前3d达到50℃;堆制结束时,添加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堆体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率分别为17.33%、7.26%和12.02%,为对照堆体的1.08、1.56和1.44倍;从C/N、pH、EC、萝卜种子发芽指数等综合评价,添加木质纤维分解菌复合系的堆肥时间为56d,而对照为66d,添加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缩短食用菌菌糠的腐熟进程达10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有坤  易敏  陈建州  辜运富  张小平  
本文以木腐香菇菌糠为基质,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香菇菌糠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CK,100%香菇菌糠;②T1,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③T2,99%香菇菌糠+0.5%酵母菌液(T2);④T3,99%香菇菌糠+0.5%乳酸菌液+0.5%酵母菌液(T3)。厌氧发酵15 d后测定它的饲料物理参数、发酵特性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微生物发酵会提高香菇菌糠的饲料物理和发酵参数。在化学特性方面,微生物发酵处理会降低香菇菌糠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粗蛋白含量却明显提高,混菌发酵处理(T3)比对照提高25%。就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而言,微生物发酵...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宏雨  谢宝贵  邓优锦  朱坚  赵晨  危国强  江玉姬  
对45种食用菌发酵液、菌丝水提液和醇提液的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种的发酵产物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菌丝醇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比菌丝水提液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45种食用菌发酵液、菌丝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液、赤芝菌丝醇提液、榆耳菌丝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可以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或保健品开发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超  杨镇  张敏  刘国宇  马世宇  
食用菌工业化生产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国内外食用菌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对其本身的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食用菌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盲目投资必然会带来惨痛的失败。理智的分析、专业的人才、完善的硬件条件、现代化的管理缺一不可。我们在期盼食用菌工业化美好明天的喜悦中,要时时刻刻保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翠绵  贾楠  胡栋  王占武  
研究了由面包酵母、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菌系发酵高纤维固体饲料的发酵条件,对在最佳条件下的发酵饲料进行了育肥猪饲喂试验。确定的最佳发酵条件为:3种微生物的菌量配比为1∶0.35∶0.35,固体物料起始pH值7.0,接种量3%,物料初始含水量50%,环境温度30℃,发酵周期72 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固体饲料中面包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量分别为5.67×107,1.31×109,8.06×108cfu/g,比市售菌剂发酵启动迅速,pH值下降快,发酵饲料酸香味浓郁,适口性强;用15%发酵饲料代替等量全价饲料饲喂育肥猪30 d,增重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猪只精神状态好,粪便成型,毛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功  峥嵘  王瑞君  
以玉米秸秆、青干草为主料 ,依据微生物互生生态的基本原理 ,选用了 6个菌种混合发酵。接种总量为发酵料的 5% ,控制发酵温度 2 8~ 30℃ ,发酵时间 5d。发酵后的 2种饲料菌体蛋白较对照提高 1倍 ,粗纤维降解 15%~ 17% ,且质地风味明显改变 ,适口性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叶高  
尤溪县食用菌行业管理新体制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探讨刘叶高尤溪县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北麓,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有15个乡(镇),254个村(居委会),40.04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35万人。土地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2761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余杨  雷雅婷  赵辉  刘庆华  刘斌  
为了探究添加不同菌群对巨菌草或‘绿洲一号’(未灭菌和灭菌处理)饲料的影响,分析了各种饲料的营养指标.结果表明:添加菌群C的未灭菌巨菌草和‘绿洲一号’两种饲料的感官评价皆为优,可极显著提高未灭菌巨菌草和‘绿洲一号’两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乳酸/丙酸值,以及未灭菌巨菌草的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降低pH、丁酸含量和NH_3-N/TN值.表明未灭菌菌草更适合作为饲料发酵原料,菌群C发酵菌草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余杨  赵辉  何啸宇  祝芙蓉  刘斌  刘庆华  
为探究巨菌草饲料的最佳发酵工艺和优势菌群,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含水量和发酵时间等,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主要因素,以检测指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氨态氮/总氮、乳酸/乙酸和丁酸的总评归一值(OD)为唯一响应值,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再对饲料菌群进行富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料中细菌及真菌的组成和功能.结果表明:饲料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8℃、含水量60%、接种量2.6%和发酵时间9 d;传至第4代时,营养品质高且质量较稳定,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2.2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7.02%、相对饲用价值89.76%、粗蛋白含量10.41%、氨态氮/总氮为2.54%、pH 4.28、乳酸含量9.55%、乳酸/乙酸为0.85、丁酸含量5.40%;经连续富集后饲料中菌群的多样性增强,其菌群结构与原始菌种和发酵基料相关;传代前后的优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并无显著差异,而优势细菌属由片球菌属和肠球菌属改变为泛菌属和乳酸杆菌属,优势真菌属由木霉属改变为Blumeria,并增加了Naganishia、Khuskia和Meyerozyma的丰度.综上,基于最佳工艺,菌群传至第4代的巨菌饲料营养品质、菌群结构和丰度较稳定且最佳,表明第4代菌群可作为巨菌草饲料的专用发酵菌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健  来航线  姜林  薛泉宏  张海燕  吴超  
【目的】探讨接种3种不同菌株对苹果渣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3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1)、马里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R11)、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ous,R16))、1株酵母菌(产香酵母(Aroma-producing yeast,M5))及1株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2))作为供试菌种,以不添加菌种的苹果渣自然青贮为对照,设6个接菌处理(分别接种菌株R1、R11、R16、R1+M5+B2、R11+M5+B2和R16+M5+B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巨秀  李志西  黄海瀛  
 以根霉、白地霉、啤酒酵母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5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72h左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义民  熊井清雄  廖芷  福见良平  
为探讨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发酵品质及乳酸异性体生成比率的影响,以意大利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为材料草,选用2种乳酸球菌及1种乳酸杆菌进行青贮饲料的添加调制。其结果如下:(1)乳酸球菌添加区,于贮藏初期,乳酸球菌旺盛繁殖;乳酸杆菌添加区,在发酵全过程保持了高水准的乳酸杆菌数,促进了乳酸发酵。(2)添加乳酸菌有效地抑制了与青贮饲料共存的丝状菌(霉菌)、酵母菌及一般细菌的繁殖,其制菌效果,乳酸杆菌大于乳酸球菌,(3)添加乳酸菌使pH值及挥发性氮与全氮(VBN/T-M比值降低,乳酸含量提高,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4)乳酸菌添加改善了L(+)乳酸的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栾斌  李润  杨蕊  
食用菌作为云南省出口创汇额排名第二位的农产品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基于SWOT模式,分析云南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战略,寻求解决云南食用菌产品的出口瓶颈的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亦如瀚  
 对食用菌育种目标及单孢分离、组织分离、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理化诱变、空间诱变、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仍然是食用菌育种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