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1)
- 2023(18085)
- 2022(15134)
- 2021(13875)
- 2020(11308)
- 2019(25963)
- 2018(25591)
- 2017(49467)
- 2016(26546)
- 2015(29858)
- 2014(29891)
- 2013(29054)
- 2012(26308)
- 2011(23718)
- 2010(23529)
- 2009(21442)
- 2008(20456)
- 2007(17795)
- 2006(15774)
- 2005(13831)
- 学科
- 济(125116)
- 经济(124992)
- 管理(75566)
- 业(69901)
- 企(57920)
- 企业(57920)
- 方法(51123)
- 数学(44085)
- 数学方法(43531)
- 农(30690)
- 中国(30680)
- 地方(28153)
- 业经(27124)
- 财(25912)
- 学(25554)
- 农业(20854)
- 理论(19430)
- 制(19087)
- 贸(18339)
- 贸易(18328)
- 和(17838)
- 环境(17834)
- 易(17686)
- 技术(16081)
- 地方经济(15946)
- 务(15842)
- 融(15828)
- 金融(15824)
- 财务(15762)
- 财务管理(15729)
- 机构
- 大学(379197)
- 学院(378660)
- 济(158397)
- 经济(155140)
- 管理(149255)
- 理学(129753)
- 理学院(128337)
- 研究(127130)
- 管理学(125977)
- 管理学院(125288)
- 中国(92310)
- 京(79687)
- 科学(77673)
- 财(69402)
- 所(62214)
- 农(57318)
- 研究所(56886)
- 中心(56846)
- 财经(56476)
- 业大(54969)
- 江(54130)
- 经(51359)
- 范(50540)
- 师范(50107)
- 北京(49837)
- 经济学(48951)
- 院(46635)
- 农业(44375)
- 州(43891)
- 经济学院(43771)
- 基金
- 项目(262105)
- 科学(206902)
- 研究(192886)
- 基金(190281)
- 家(165272)
- 国家(163905)
- 科学基金(141602)
- 社会(123293)
- 社会科(116777)
- 社会科学(116747)
- 省(101843)
- 基金项目(100647)
- 自然(90803)
- 自然科(88625)
- 自然科学(88604)
- 教育(88514)
- 自然科学基金(86964)
- 划(85526)
- 编号(78704)
- 资助(77570)
- 成果(62878)
- 重点(58680)
- 部(57358)
- 发(56703)
- 创(54151)
- 课题(54008)
- 国家社会(51078)
- 创新(50525)
- 教育部(49671)
- 科研(49573)
- 期刊
- 济(176080)
- 经济(176080)
- 研究(112467)
- 中国(66940)
- 学报(57758)
- 管理(55290)
- 科学(54140)
- 农(52811)
- 财(52044)
- 大学(44725)
- 学学(42244)
- 教育(40930)
- 农业(36248)
- 技术(34489)
- 融(29664)
- 金融(29664)
- 经济研究(28815)
- 财经(28065)
- 业经(27929)
- 经(24125)
- 问题(23133)
- 技术经济(19342)
- 图书(18288)
- 业(17737)
- 理论(17500)
- 科技(17282)
- 现代(17228)
- 版(17078)
- 商业(16694)
- 统计(16678)
共检索到546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君 张娜 王素萍
文章在中原经济区推进的战略背景下,基于包容性理论,从同代人之间的不均等及代际之间不均等两方面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发展机会、分配制度、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几个方面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以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包容性理论 城镇化 中原经济区 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28个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揭示了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空间异质性,及各地级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区域差异中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对2008—2011年中原经济区所涉及5省30个市、县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空间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剖析。分析得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由西北部向东南部呈降低趋势。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发曾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坚持走多元的城镇化道路,培育城镇化的强大动力机制,为城镇化搭建多层承载平台。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策略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集约经营、营造优良环境、追求功能优化、促进城乡统筹、构建社会和谐。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 中原经济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杰
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二是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过度城市化"与整体上的"半城市化"并存的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边界问题。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一)城市群发展的空间路径中原经济区涵盖了京广和陇海的"十字"交汇经济带区域,是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玉石 李伟
文章采用2000年-2016年中原经济区30个地区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分析了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减少农村贫困的关系,为完善我国农村减贫的政策支撑体系寻找新的科学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贫困问题包括城乡相对贫困和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两个方面,模型显示随着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呈倒弱"U"型变化,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促增长"转向"重分配"的精准扶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乃至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贫困发生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梅士建
"三化"协调发展有其客观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中原经济区现实状况与发展目标出发,走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最终标志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娟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了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包容性增长包括包容性生产、包容性分配、包容性交换和包容性消费四个方面;然后明确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路径是多元化、立体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机组合;最后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提出了由城镇化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内涵 城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青
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体系的发展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方面,但是三者间的关系还不明确。笔者对河南省1978年~2010年之间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工业化对于城镇化有着显著的作用。金融发展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加。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金融发展 VAR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岩 杨丹 李二玲 李颜颜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结构、发展能力、生活水平、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产出等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测度指标体系,以耦合协调模型为研究方法,对中原经济区2003—2013年人口与土地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呈不协调趋势。除周口市人口城镇化指数(0.113)与土地城镇化指数(0.094)差距较小外,其余城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其中郑州市、信阳市、宿州市、泰安市二者的指数值差距较大;(2)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发展与耦合度由轻度不协调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岩 杨丹 李二玲 李颜颜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结构、发展能力、生活水平、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产出等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测度指标体系,以耦合协调模型为研究方法,对中原经济区2003—2013年人口与土地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呈不协调趋势。除周口市人口城镇化指数(0.113)与土地城镇化指数(0.094)差距较小外,其余城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其中郑州市、信阳市、宿州市、泰安市二者的指数值差距较大;(2)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发展与耦合度由轻度不协调类土地滞后型向勉强调和协调类土地滞后型阶段转变;(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对比类型始终表现为土地滞后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以中原经济区所涉及的五省2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2003—2011年中原经济区各市的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度与耦合发展度。再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在Arc GIS与Geo Da软件的支持下,对各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发展度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市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耦合发展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总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据此,各市应采取不同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金山
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利用分位数计量回归方法对中原经济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对于中原经济区而言,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物流产业引致的城镇化效应越强,物流产业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是加速的;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之间呈倒U型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物流产业 城镇化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城镇体系的规模与等级结构是按照单项指标、综合指标的大小而划分形成的级别结构。完善的城镇体系规模序列与等级层次结构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序推进、地域空间的合理组织提供了框架依据。基于市区非农业人口对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和各城镇的发展潜势,提出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基于城镇中心性强度指标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进行现状评价,结合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发展态势,提出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组织方案。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结构 规模 等级 中原经济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