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8)
- 2023(14644)
- 2022(12704)
- 2021(12359)
- 2020(10180)
- 2019(23960)
- 2018(24122)
- 2017(45199)
- 2016(25490)
- 2015(28896)
- 2014(29380)
- 2013(27588)
- 2012(24881)
- 2011(22144)
- 2010(22053)
- 2009(19166)
- 2008(18322)
- 2007(15490)
- 2006(13429)
- 2005(11445)
- 学科
- 济(88873)
- 经济(88764)
- 管理(65443)
- 业(60957)
- 企(50696)
- 企业(50696)
- 方法(44110)
- 数学(39040)
- 数学方法(38454)
- 中国(28728)
- 农(24584)
- 教育(24112)
- 财(23082)
- 理论(20143)
- 业经(19780)
- 学(19599)
- 制(17282)
- 地方(16693)
- 农业(16404)
- 技术(15878)
- 教学(14843)
- 贸(14784)
- 贸易(14780)
- 易(14357)
- 务(14061)
- 财务(13991)
- 财务管理(13958)
- 和(13839)
- 企业财务(13219)
- 体(13197)
- 机构
- 学院(335108)
- 大学(334837)
- 管理(130189)
- 济(124864)
- 经济(122021)
- 理学(113824)
- 理学院(112551)
- 管理学(110333)
- 管理学院(109700)
- 研究(108451)
- 中国(74137)
- 京(71276)
- 科学(66478)
- 财(57157)
- 范(53279)
- 师范(52890)
- 所(52386)
- 中心(48771)
- 江(48526)
- 研究所(48072)
- 农(47836)
- 业大(47763)
- 财经(46270)
- 北京(45150)
- 师范大学(43237)
- 教育(42431)
- 经(42382)
- 技术(42253)
- 院(39691)
- 州(39220)
- 基金
- 项目(233804)
- 科学(185466)
- 研究(179511)
- 基金(166049)
- 家(142733)
- 国家(141418)
- 科学基金(122546)
- 社会(109365)
- 社会科(103339)
- 社会科学(103312)
- 省(93380)
- 教育(91324)
- 基金项目(88276)
- 划(79593)
- 自然(78984)
- 自然科(77160)
- 自然科学(77142)
- 编号(77028)
- 自然科学基金(75712)
- 资助(68185)
- 成果(63162)
- 课题(55168)
- 部(53191)
- 重点(53172)
- 发(49832)
- 创(49054)
- 项目编号(46919)
- 教育部(46842)
- 创新(45420)
- 年(45327)
- 期刊
- 济(128705)
- 经济(128705)
- 研究(103498)
- 教育(73376)
- 中国(70690)
- 学报(48313)
- 管理(45985)
- 科学(44690)
- 财(42929)
- 农(42194)
- 大学(38700)
- 技术(36639)
- 学学(34838)
- 农业(29442)
- 融(23257)
- 金融(23257)
- 财经(21984)
- 业经(21550)
- 职业(21306)
- 经济研究(20282)
- 经(18778)
- 图书(17519)
- 问题(16519)
- 理论(15505)
- 坛(15050)
- 论坛(15050)
- 科技(14820)
- 技术经济(14522)
- 业(14509)
- 发(14480)
共检索到480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刚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目前面临着"三段式""模块化"的现实困境。为了实现强观念、增技能、促均衡的专业课程改革目标,文章从劳动教育出发,提出了将生产劳动贯穿专业课程重构过程、以生产劳动引领课程改革方向、加强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保障等改革举措,以期促进高职工科专业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劳动观、提高职业劳动技能、适应职业劳动变化需求及新时代教育需求。
关键词:
高职工科 专业课程 劳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俊霞
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动漫人才的培养步伐远远滞后于人才需求,致使高职动漫专业毕业生与动漫企业之间不能有效对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文章详尽阐释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成效,为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 动漫 课程改革 工作过程导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 翟晓棠 何勇 牛茂 许在俊 朱雷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探索基于产教融合和职业实践的专业课程改革为例,针对该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要素不够清晰、能力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难题,剖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推动了专业实践教学及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代表的相关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了生物类相关医学教学体系与物理类相关医学教学体系的结合。对全国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等相关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光谊
当前高职文秘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进行能力本位高职教育观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准确的课程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以技能掌握为核心,开发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 文秘 课程改革 能力本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红 王诗瑶 毛林
高职专业课程改革正在艰难进行,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文章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简述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从需求侧发生的变化阐述了供给侧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局,解析了专业课程改革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产生的失配要素,提出了调整供给侧要素以促进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探索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供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宜康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特征,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地位的不确定性和学术研究水平的影响,使得相应的课程论定位处于比较灰色的地带。为此,应以"专业思维"来研究高职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把"专业课程论"作为高职教育课程论的学科定位,并着重研究"专业课程论"的概念、范畴、研究定位、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专业课程论 专业思维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艳妮
一是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1)关于实践教学的安排。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一直都存在,主要是对学科性课程知识的压缩,对于实际的会计工作缺乏了解,不能立刻上岗,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情况。实践教学内容难度大,实践教学方式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的重视力度不足,而且缺乏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设备。(2)关于实践教学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刘海舒 王汉江
基于"全息"理论思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维度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维度、家—校—社—企"全方位"育人维度、学校—社区(school-community)"全过程"育人维度。基于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包括优先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全息”理论 劳动教育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前军 周金玉 邓总纲 欧阳章东
基于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历程的归纳和现状分析,提出"模块案例一体化+MathCAD软件实现+三自主"的高等数学课程模式,即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数学模块与专业案例的一体化,数学与专业相融合;通过Math-CAD软件处理复杂计算,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三自主"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敏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现有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三创教育"理念,本文从创造、创新、创业能力三个层面提出了渐近式培养人才的"创导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创导式"课堂教学利用微课教学法、实地考察、全真实践法、活动策划法等创新教学方法,并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创导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输出更具时代特征、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化职业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红霞 肖军弼 宫法明
当代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变革要求专业课程打破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从以高深学问为中心的学习范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习范式,如何在高等教育的复杂情境中实现学习者个人知识的生成正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的瓶颈所在。基于"个人知识秩序"理论,通过制定促进个人知识生成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层次递进"的正式课程,开发突出学业引导、丰富学生经历、注重自由发展的隐性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配合"服务学生行动"的课程实施方案,最终达到促进个人知识生成的目的,为高等院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习范式的形成提供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贾妍
实训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推手。文章以末端物流实训课程为例,从劳动教育融入实训课程标准出发,阐述了劳动教育在末端物流实训课程中的实施举措。
关键词:
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 劳动教育 实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任民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将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使之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还属于一个崭新的领域。把经典著作融入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教学当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系统地学习经典著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可以丰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而且如果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则可以逐步推广,为其他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
经典著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课程 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瑞卿 温耀峰
根据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可以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核心课程模块,以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就业指向课程模块,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该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并加强实践环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惕若 刘正伟
21世纪以来,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2013年取消了“家政学”“手工艺”与“针线活”课程,正式设立“食品科学”和“工艺与设计”两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念以及创意开发与设计能力。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贯穿小学3年级至初中9年级,课程围绕着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共同目标,按照“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的方式展开,以未来家庭生活和职业需要为取向,为参与未来民生社会生活作准备。课程实施倡导真实情境学习、跨学科交叉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课程测试与评估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不仅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产品制作中的创意与美学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