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5)
2023(11960)
2022(10171)
2021(9348)
2020(7992)
2019(18005)
2018(17710)
2017(33715)
2016(17693)
2015(19510)
2014(18531)
2013(17864)
2012(15874)
2011(13966)
2010(13563)
2009(11998)
2008(11327)
2007(9605)
2006(7957)
2005(6345)
作者
(46676)
(38909)
(38769)
(36778)
(24535)
(18593)
(17578)
(15305)
(14782)
(13498)
(13316)
(13061)
(12127)
(12121)
(11780)
(11694)
(11616)
(11554)
(11172)
(11139)
(9273)
(9256)
(9235)
(8903)
(8886)
(8496)
(8435)
(8391)
(7715)
(7707)
学科
(68824)
经济(68761)
(54371)
管理(53548)
(45749)
企业(45749)
方法(35980)
数学(31712)
数学方法(31206)
中国(18541)
(18457)
技术(18011)
(16998)
业经(15921)
农业(13196)
(12685)
技术管理(12672)
理论(12357)
地方(12129)
(11427)
财务(11377)
财务管理(11353)
(11265)
贸易(11257)
(10948)
(10855)
企业财务(10833)
环境(10197)
(10145)
(10110)
机构
学院(234760)
大学(234283)
管理(98935)
(97324)
经济(95624)
理学(87583)
理学院(86713)
管理学(85125)
管理学院(84663)
研究(71286)
中国(52944)
(46971)
科学(43635)
(41764)
业大(35823)
(35483)
财经(34645)
中心(34418)
(32896)
(32750)
(31803)
研究所(30247)
经济学(30044)
(28920)
师范(28605)
北京(28136)
农业(27798)
经济学院(27256)
(26551)
经济管理(26530)
基金
项目(172559)
科学(139508)
基金(128269)
研究(124961)
(111799)
国家(110881)
科学基金(98289)
社会(82280)
社会科(78312)
社会科学(78293)
(68664)
基金项目(68617)
自然(64329)
自然科(63037)
自然科学(63023)
自然科学基金(61933)
教育(58974)
(57460)
资助(50710)
编号(48757)
(41870)
重点(38603)
创新(38297)
(38142)
成果(36833)
(36539)
国家社会(35068)
科研(33590)
教育部(33472)
课题(33040)
期刊
(94491)
经济(94491)
研究(61103)
中国(45074)
管理(37403)
学报(34295)
科学(33357)
(32211)
(30163)
大学(27370)
学学(25935)
教育(25258)
技术(24189)
农业(20993)
财经(16062)
(16027)
金融(16027)
经济研究(15736)
业经(15732)
(13895)
科技(13545)
技术经济(13190)
统计(12971)
(12857)
问题(11981)
(11775)
(10763)
决策(10525)
图书(10201)
理论(10140)
共检索到322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涛  张喜兆  
传统的劳动力数量计量方法是以自然人数量作为计量的基础,有多少从业的自然人,就有多少劳动力,其计量单位为"人"。本文从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计量劳动力数量,即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高低为计量的基础,赋予劳动力数量新的计量单位——"点"。同时,构建了劳动力数量计量新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渝琳  蒲勇健  
面对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严峻现实,本文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关系的角度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针对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定价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好收益,而且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飞翔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我认为,考虑产业发展问题必须把它与提高劳动力素质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中国产业的迅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凤德  邢春炜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一直高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旗。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学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相应地要求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杰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转变。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对就业人员素质普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素质若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必然会阻碍产业的提升和扩张,也会影响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经济增长位于全国前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目前广东的劳动力素质是否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呢?这里所讲的劳动力素质,主要指以受教育程度为标志的文化素质。如此,本文将根据广东省1990年人口普查和1995年1%人口调查数据,对劳动力素质、就业结构是否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婉雪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投资地区和投资类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素质对FDI流入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FDI的流入规模。在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倒U型影响;而在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FDI的流入规模;而对技术密集型FDI的流入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最低工资制度、人才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战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全国1.2亿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新就业职工中,受过系统专业技术教育的只有15%~20%;国营企业4000多万技工中,低级技工占大多数,高级技工只占2%~3%。1983年人口普查统计,全社会劳动者中科研人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1980~201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快速增长,不断降低的人口抚养比使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上升,最终使中国物质资本得到了快速积累;而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又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供给。与此同时,随着总和生育率的不断降低,父母能够为"有限"的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投入,从而带动了人力资本的快速上升。可以说,上述供给侧生产要素的变化是由人口转变带来的一系列内生结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婉雪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投资地区和投资类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素质对FDI流入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FDI的流入规模。在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倒U型影响;而在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FDI的流入规模;而对技术密集型FDI的流入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最低工资制度、人才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利  姜均武  
笔者利用我国1985年~2008年的数据,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G 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加强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而且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注重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从模仿到创新,借此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发展自身在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逐步积累,工业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工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素质做一描述和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永刚  
一、劳动力低素质的刚性分析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紧迫地将另一个资源“瓶颈”约束推到了人们面前,这就是人力资源的短缺。我国人力资源的短缺不是指劳动者数量的缺乏,而是指劳动力质量低下,合格管理人才、企业家极为匮乏,难以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很明显,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的是劳动者素质而非其数量。人口素质或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是生产力发展、变革的主导因素。二战后,日本、西德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啸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对流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对流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劳动力成本每提升一个单位时,流通技术创新提升0.784%。从区域异质性来看,劳动力成本对东中西部地区流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从调节机制来看,数据要素配置在劳动力成本驱动流通技术创新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文章提出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加强人力素质提升,优化数据要素配置,推动流通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