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0)
2023(14763)
2022(12499)
2021(11835)
2020(10208)
2019(23914)
2018(23690)
2017(45264)
2016(24494)
2015(28327)
2014(28259)
2013(27964)
2012(25378)
2011(22731)
2010(22713)
2009(20949)
2008(20614)
2007(18058)
2006(15571)
2005(13658)
作者
(70352)
(59009)
(58955)
(56133)
(37231)
(28357)
(26869)
(23204)
(22378)
(21000)
(20051)
(20004)
(18630)
(18505)
(18415)
(18304)
(17709)
(17549)
(17013)
(16894)
(14491)
(14472)
(14402)
(13375)
(13265)
(13236)
(12987)
(12901)
(11952)
(11724)
学科
(103890)
经济(103788)
管理(66512)
(65853)
方法(52224)
(51848)
企业(51848)
数学(47218)
数学方法(46485)
中国(29799)
(28888)
(26802)
(20491)
贸易(20481)
业经(20372)
(19988)
(19771)
农业(19587)
地方(18176)
(17301)
理论(15905)
(15418)
财务(15355)
财务管理(15319)
(14875)
环境(14620)
企业财务(14478)
(14318)
银行(14275)
技术(14207)
机构
大学(351515)
学院(350922)
(148893)
经济(146043)
管理(135898)
研究(118531)
理学(118428)
理学院(117092)
管理学(114725)
管理学院(114075)
中国(89015)
(74099)
科学(72785)
(64787)
(59825)
(59423)
研究所(54390)
中心(54350)
业大(53626)
财经(52748)
(50548)
(48175)
农业(47250)
经济学(46910)
北京(46508)
(44910)
师范(44429)
(42821)
经济学院(42497)
(39439)
基金
项目(240149)
科学(189857)
基金(176950)
研究(171429)
(155351)
国家(154140)
科学基金(132469)
社会(109853)
社会科(104288)
社会科学(104257)
基金项目(92838)
(92238)
自然(87006)
自然科(85104)
自然科学(85081)
自然科学基金(83582)
教育(80533)
(78939)
资助(74307)
编号(68238)
成果(54556)
重点(54290)
(53932)
(50998)
(49838)
课题(47094)
科研(46801)
创新(46691)
国家社会(46500)
教育部(46278)
期刊
(153156)
经济(153156)
研究(98394)
中国(66967)
学报(55582)
(53422)
科学(51860)
(50211)
管理(48499)
大学(42506)
学学(40148)
农业(36636)
教育(35438)
技术(32567)
(26722)
金融(26722)
经济研究(26138)
财经(25808)
业经(23835)
(22244)
(20783)
问题(20725)
统计(20076)
技术经济(18044)
(17768)
(17581)
(16938)
决策(16215)
资源(16084)
世界(15878)
共检索到503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管晓明  杨金亮  
劳动力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其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劳动力技能角度对劳动力进行分组,推导出决定不同类别劳动力份额的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并将基尼系数用上述诸因素来表示,便得到基尼系数因素分解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城镇劳动力收入差距进行因素分析,结论认为不同技能劳动力份额及工资差异与基尼系数正相关,失业救济金等转移支付和人均收入水平与基尼系数负相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梅  周申  郑妍妍  
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CHIP)2002、2007和2013年数据,对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测度、分解和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维度上和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及其来源。本文研究发现,尽管2007—2013年我国性别工资差距有小幅度缩减,但是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性别工资差距增长迅速,其中特征变量不可解释部分的性别工资差距增长尤其明显而且占据整体性别工资差距的绝大部分,体现了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对于特征变量可解释部分,传统人力资本因素如教育和工作经验的解释力度在减弱,而就业特征变量行业分割因素的解释力度在不断增强;从分位数分解结果上看,各年份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异大小主要由系数效应决定而非特征效应决定。据此,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工资公平分配机制的设计与建设进程,矫正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就业的工资歧视行为,创造男女两性就业"同工"和"同酬"并举的宏观大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宁  
本文通过计算地区工资基尼系数、行业工资基尼系数、城乡工资基尼系数及构成来源工资基尼系数,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分解,以考察工资收入分配的均等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工资基尼系数基本上都未超过0·3,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工资收入分配状况比较均等,但工资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值得注意。本文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实  吴珊珊  邢春冰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受到了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本文使用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的长期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8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考察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其中,采用明瑟(Mincer)工资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持续上升;运用Shorrocks分解方法发现,受教育程度在工资收入分配中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强,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不断弱化;使用反事实方法在将工资收入差距分解为条件分布(价格效应)和特征分布(组成效应)后发现,价格效应在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中起主导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工资收入分配变化以及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莹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国同时存在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与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利用相关年度投入产出表等统计数据,采用两地区三部门和四地区三部门的CGE模型形式,通过设置不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拟方案分别讨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以及地区间的转移对中国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间的转移,一方面会促进落后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智强  刘超  
农村劳动力迁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的成人调查问卷2004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健康、娱乐偏好等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而当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家庭负担并不是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并且已婚女性劳动力倾向于和丈夫共同迁移,以上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最后,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大学及大专学校教育最有效,其次是职业和技术学校教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闵远光  
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城镇推力和城镇拉力。分析显示:2000年到2004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中,城镇推力和拉力都有所增强,表明城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正日益加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学龙  于潇  白雪秋  
农村劳动力转移无疑可以缩小中国的城乡差距。然而,在现实的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包括现行土地制度在内的障碍。文章在拓展Todaro模型的基础上,基于CFPS(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农地需求,从而抑制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这不仅导致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无法将农地的未来收益充分变现,还增加了农民市民化的机会成本,并进一步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因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给予农民"市民化补贴"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是破解城乡差距之困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宏飞  郑浩  
本文使用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2011)的数据对各省来沪务工者的地域工资差距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数据显示:各省来沪务工者的收入差距明显,在控制个人禀赋因素和行业、职业等相关特征之后差距依然较大。我们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河南省作为基准省份来观察河南籍的来沪务工者相对于其他各省份的来沪务工者所受到的歧视,发现歧视因素能够解释各省来沪务工者的工资差距的30%~4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瑛  赵忠  
本文利用跨度为二十年(1988年到2007年)的微观家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地区雇佣关系在经济转型时期从单一固定工向多元灵活雇佣关系转变的过程。将我国城镇地区的雇佣关系分成四种类型,探讨了雇佣关系构成从1988年到2007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从1988年开始,我国的雇佣关系构成中灵活雇佣比重开始逐步上升,到2002年,短期雇佣、无合同雇佣等灵活雇佣形式的比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入2007年,稳定雇佣关系的比重略有回升。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所得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02年,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主要受到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等不可观测因素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彩兴  刘冬蕾  赵卫红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成为战略发展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和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对于加快河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科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峰  
对中国城镇平均劳动力价格以及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劳动力价格的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劳动力价格相对溢价(折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所有制单位和行业之间劳动力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使用了指数平滑状态空间模型以及三次样条模型对未来劳动力价格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对于2000年,国有单位劳动力价格处于溢价状态;行业间劳动力价格差距在扩大,而地区间差距在缩小;2015年中国城镇平均劳动力价格预计达到年均6.3万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本文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利用人口迁移理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Pr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的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网络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制度层面讲,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盛来运  
本文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劳动力外出可能性的16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34000户样本数据,对这些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