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5)
- 2023(9146)
- 2022(7733)
- 2021(7511)
- 2020(6266)
- 2019(14606)
- 2018(14538)
- 2017(26961)
- 2016(15449)
- 2015(17436)
- 2014(17317)
- 2013(15908)
- 2012(14195)
- 2011(12612)
- 2010(12264)
- 2009(10284)
- 2008(9454)
- 2007(7879)
- 2006(6418)
- 2005(5256)
- 学科
- 济(53204)
- 经济(53157)
- 管理(37956)
- 业(36537)
- 方法(30719)
- 企(29380)
- 企业(29380)
- 数学(28186)
- 数学方法(27810)
- 中国(20205)
- 教育(19985)
- 农(14506)
- 财(14008)
- 理论(12272)
- 学(10241)
- 业经(10072)
- 农业(9824)
- 技术(9747)
- 贸(9156)
- 贸易(9155)
- 易(8920)
- 务(8812)
- 财务(8779)
- 财务管理(8761)
- 教学(8631)
- 地方(8433)
- 企业财务(8352)
- 和(7252)
- 发(7196)
- 制(7162)
- 机构
- 大学(195204)
- 学院(191631)
- 管理(74377)
- 济(74303)
- 经济(72841)
- 理学(66424)
- 理学院(65684)
- 管理学(64344)
- 管理学院(63957)
- 研究(59447)
- 京(39684)
- 中国(37533)
- 范(34416)
- 师范(34213)
- 科学(33562)
- 财(32770)
- 教育(32643)
- 师范大学(28302)
- 财经(27649)
- 中心(27645)
- 江(26954)
- 所(26477)
- 经(25578)
- 业大(25401)
- 北京(24629)
- 研究所(24433)
- 技术(23795)
- 经济学(23792)
- 农(23149)
- 院(22025)
- 基金
- 项目(137590)
- 科学(112944)
- 研究(108085)
- 基金(100290)
- 家(85215)
- 国家(84355)
- 科学基金(74646)
- 社会(68875)
- 社会科(65170)
- 社会科学(65157)
- 教育(59770)
- 省(54351)
- 基金项目(53005)
- 划(47840)
- 自然(47138)
- 自然科(46150)
- 自然科学(46140)
- 编号(45731)
- 自然科学基金(45314)
- 资助(40209)
- 成果(36889)
- 课题(33553)
- 部(33506)
- 重点(32011)
- 教育部(30519)
- 创(29788)
- 发(29740)
- 人文(28622)
- 规划(28260)
- 国家社会(27864)
- 期刊
- 济(66999)
- 经济(66999)
- 研究(59605)
- 教育(54203)
- 中国(41867)
- 管理(25797)
- 财(25309)
- 学报(23660)
- 技术(23566)
- 科学(23410)
- 大学(20765)
- 农(18866)
- 学学(18109)
- 职业(15389)
- 财经(13499)
- 农业(13199)
- 经(11615)
- 融(11071)
- 金融(11071)
- 业经(11024)
- 经济研究(11001)
- 技术教育(10549)
- 职业技术(10549)
- 职业技术教育(10549)
- 坛(9243)
- 论坛(9243)
- 问题(9084)
- 发(8945)
- 统计(8661)
- 技术经济(8238)
共检索到266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爱民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梯度"发展的格局,高、中级应用性人才必须符合区域发展的梯度。针对人口战略的成人取向,劳动为核心的现代取向,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取向,成为当今高校的核心理念。现代教育取向就是从"资本"模式为核心建立现代社会教育体系,适应大众民生的教育需要,把创造知识的主体视为劳动"目的一方法"的教育,进而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关键词:
教育现代性 成人教育机制 基础教育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伟
习近平的劳动观、人才观和发展观是改革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问题,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光荣的,劳动素质为每一个国民所必备,劳动教育应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向全体新生代;与普通教育一般的劳动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专业版,因此,职业教育的劳动教育要与生产实践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
劳动 劳动教育 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曦萌
劳动、资本和政府三者的关系影响并决定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基本模式。基于该视角,可将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基本模式分为三种: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和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模式。研究梳理世界范围内的典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分析其特点,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与培训 模式 特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社军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就业,但与此同时,劳动就业的需求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起着制约和导向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劳动就业需求又在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劳动就业 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亚宇 李小球 雷久相
2021年6月10日,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公布了《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订草案》)。通过对《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发现《修订草案》凸显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法律地位,具有浓厚的当代意蕴。但是,以法理学视角对《修订草案》的内在逻辑、修订目的、修订依据等内容进行审视,发现《修订草案》亟需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法》与其他教育法律之间的逻辑关系。《修订草案》还应克服价值取向存在的偏差,突显"权利之法"和"救济之法"的价值功能,对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利保障作出切实有效的回应,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法》不断完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建萍
德国各界基于不同数据、聚焦工作任务类型分析了智能数字化技术对德国职业及劳动市场的影响,从方法和内容层面深化了已有研究:不同职业分类和数据基础对结果有明显影响;工作任务类型的组合性比常规性任务的占比更具有衡量意义;德国并未出现工作岗位总量减少和就业极化,但产业结构调整和个人工作转换频率加快,总体表现为注重不同阶段技术存续的升级模式。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成功应对了1980年以来的技术变迁,反而是资格供给高移和职业教育接受者的工作困境对其构成的挑战更大。德国案例表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基于全面的制度建设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支持个人、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鹤 陈岩杰 国建文
职业教育在边疆民族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为边疆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更多民族地区的人口逐步走向跨文化就业和创业的劳动实践,以适应边疆民族职业教育的历时性发展及文化互动的新趋势。本文首先基于国际和国内关于文化互动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成果,侧重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化互动胜任力进行阐释,文化互动胜任力重在帮助不同背景的人们发展一种实用的文化互动意识,从而有助于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其次,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劳动作为边疆民族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强调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需要促进学生积累应对新形势的就业资本、培养学生掌握有效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组织冲突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缩短跨文化劳动的适应过程。最后,从国家的顶层设计、社会的联动配合、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及其家庭的意识提升与全面参与四个方面,提出边疆民族职业教育中提升文化互动胜任力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化互动胜任力 民族职业教育 跨文化劳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小芳 周俪
德国的技术教育在全世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也颇具特色。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所进行的为期一年的学习和专题研究,从发展历史、各联邦州的教育现状、教学特色等方面对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劳动技术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德国 劳动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翟海魂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内涵,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职业教育在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以及县级职教中心、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霞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劳动关系道德基础的一个重要来源。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应该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而非“己所欲 ,施于人”。
关键词:
劳动关系 道德基础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仁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萍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以逐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目标,职业教育的对策应包括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劳动者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套餐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来逐步提升劳动者素质。
关键词:
劳动者素质 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荣辉
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儿童 自然 生活 共同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直是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施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此,我们就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专访了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