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9)
- 2023(12998)
- 2022(10714)
- 2021(10043)
- 2020(8636)
- 2019(20031)
- 2018(19797)
- 2017(38787)
- 2016(20683)
- 2015(23188)
- 2014(22673)
- 2013(22305)
- 2012(19782)
- 2011(17096)
- 2010(17156)
- 2009(16131)
- 2008(15912)
- 2007(14063)
- 2006(12025)
- 2005(10754)
- 学科
- 业(97037)
- 济(90990)
- 经济(90901)
- 企(90447)
- 企业(90447)
- 管理(81771)
- 方法(46811)
- 数学(38315)
- 数学方法(37711)
- 财(33014)
- 业经(30113)
- 农(26971)
- 务(26839)
- 财务(26785)
- 财务管理(26752)
- 企业财务(25525)
- 农业(19359)
- 技术(19134)
- 中国(18960)
- 制(17901)
- 理论(17083)
- 划(16500)
- 策(16177)
- 和(16009)
- 贸(14556)
- 贸易(14541)
- 体(14251)
- 易(14170)
- 经营(14131)
- 企业经济(13244)
- 机构
- 学院(293283)
- 大学(285271)
- 管理(127682)
- 济(124029)
- 经济(121957)
- 理学(111237)
- 理学院(110317)
- 管理学(108529)
- 管理学院(107990)
- 研究(81019)
- 中国(66327)
- 财(58202)
- 京(57578)
- 科学(47093)
- 财经(47035)
- 农(43940)
- 江(42974)
- 经(42934)
- 业大(41386)
- 中心(38992)
- 所(38123)
- 经济学(36886)
- 商学(35864)
- 商学院(35571)
- 财经大学(35121)
- 北京(34986)
- 农业(34507)
- 经济管理(34429)
- 研究所(34185)
- 州(33719)
- 基金
- 项目(197434)
- 科学(159673)
- 基金(147263)
- 研究(144766)
- 家(126222)
- 国家(125134)
- 科学基金(112405)
- 社会(94240)
- 社会科(89690)
- 社会科学(89666)
- 省(78375)
- 基金项目(78146)
- 自然(74352)
- 自然科(72815)
- 自然科学(72802)
- 自然科学基金(71560)
- 教育(67824)
- 划(64009)
- 资助(60572)
- 编号(58065)
- 创(44646)
- 部(44222)
- 成果(43699)
- 重点(43585)
- 业(41391)
- 发(41251)
- 创新(40893)
- 国家社会(39038)
- 教育部(39001)
- 人文(38862)
- 期刊
- 济(131807)
- 经济(131807)
- 研究(77440)
- 管理(53856)
- 财(51720)
- 中国(49024)
- 农(39794)
- 科学(37708)
- 学报(36215)
- 技术(30961)
- 大学(29741)
- 学学(28670)
- 农业(27703)
- 融(24548)
- 金融(24548)
- 业经(24537)
- 财经(23921)
- 教育(23748)
- 经(20534)
- 经济研究(20514)
- 业(18262)
- 技术经济(17771)
- 财会(17495)
- 问题(17240)
- 统计(15187)
- 现代(14740)
- 策(14677)
- 商业(14623)
- 会计(14140)
- 决策(12730)
共检索到41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晨曦 张英冕 忻展红
薪酬激励机制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环节。当前的大部分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是满足国资委的考核要求,根据省公司实际完成值与预算值的比来衡量经营业绩,存在着省公司少报或者虚报预算、完成任务时不发挥最优能力、奖惩不能体现努力程度等问题,影响集团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效益,以及经营目标的完成。文章引入博弈的思想,建立一个有效的根据努力程度进行奖惩的薪酬激励模型,初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娴 徐文学 刘兰
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1)薪酬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长期激励手段。现有激励模式中的考评要素很多都缺乏合理的、与企业价值密切挂钩的依据,且只注重短期激励手段,势必造成经营者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2)薪酬评价标准不科学,不能完全反映经营者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青松 肖星
基于国企高管的"政商"双重身份的视角,研究其在晋升和薪酬激励下的行为差异,指出晋升和薪酬的激励目标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国企高管的晋升与业绩不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相关;不同的晋升途径导致高管的行为不同,政治晋升与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非效率投资正相关,非政治晋升与关联方占用正相关;在高管晋升前的任职期间即晋升激励较强时,薪酬与业绩正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不相关;晋升激励非经济目标,而薪酬只激励业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昌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伟 陈良华
信息不对称和分部经理努力激励不足是ICM配置中的主要问题,总部可以针对分部经理设计最优的薪酬激励契约,解决上述问题。文中加入了以前文献忽略而又重要的两个因素:分部项目间的质量差异和相关性,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ICM配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ICM存在平均主义现象,即总部投资了过多(过少)的资源在弱(强)分部中。这种偏好随项目质量差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项目质量的相关性弱化了ICM平均主义现象,而分部经理努力的相关性加剧了这种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锋 谷方杰 刘磊
本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各种要素的结构特征,以2014—2016年A股上市的391家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着重探究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下辖国有企业显性激励不显著,只有隐性激励显著,交互作用结果比较复杂,隐性激励与年薪激励相互增强,隐性激励与股权激励相互抑制。自然垄断国有企业隐性激励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显性激励,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互增强。自由竞争的国有企业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激励方式相互增强,其中,年薪差距和股权差距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基于此,笔者建议,应针对不同产权类型的国有企业实行差异化的高管激励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玲燕
从对经营者进行薪酬激励的角度看,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以下的激励制度:一是传统的奖金激励机制;二是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三是EVA薪酬激励机制。本文在分析传统薪酬激励机制和股票期权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EVA薪酬激励机制,并着重分析了EVA薪酬激励机制的具体运用——EVA奖金计划及其优点,提出了EVA薪酬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中运用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指出了具体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宇新 孙长江
文章以2008年至2011年274家国有上市公司为观测样本,研究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以高管货币薪酬在高管货币性薪酬与权益性薪酬两者中的比重作为薪酬激励水平,进而探讨两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而且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激励水平 费用粘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婷 王蓉
本文选取2015年-2019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用薪酬绩效敏感度来体现分成薪酬激励,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分组回归检验,实证考察国有企业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情况,比较分析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国有上市公司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均显著为正,但董事长、总经理的分成薪酬激励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竞争性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中央国有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舒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薪酬激励和约束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很多人认为薪酬是企业的一项成本支出,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采取“减员增效”的政策。本文将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把薪酬视为企业的一项投资,全面分析企业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把薪酬作为激发、鼓励和约束员工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薪酬 激励 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汪建红 曹建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建新 王先鹿 杜祥彩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激励国有企业高管努力工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过程中存在哪些干扰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按照"公司治理—高管薪酬行为—高管薪酬激励效果—高管薪酬改革"的研究路径,对我国20092016年间有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118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因素并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高管薪酬改革及其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闯 张文婷 焦焰
以2015—2019年的国有企业集团下属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探究了公司高管与所属集团负责人的薪酬—级别倒挂对公司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级别倒挂程度越高,公司的环保投资水平越高,上级目标迎合动机和自我价值实现动机是上述作用的主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处于重污染行业、位于环保重视程度较高或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越有可能出现上述现象。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喜安
职工薪酬激励程度和职工的努力程度均难以直接观察,这直接导致企业激励政策的盲目性。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企业薪酬激励程度核算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建构企业薪酬激励程度与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并结合有关激励模型确定企业职工最优薪酬激励程度,为企业制定薪酬激励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丹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过度不是简单的"是"与"非"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激励过度难题:一是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促使国有企业高管身份完全职业化;二是参照非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制定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三是合理确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