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3)
2023(16009)
2022(13930)
2021(13015)
2020(10756)
2019(24847)
2018(24466)
2017(47665)
2016(25660)
2015(28796)
2014(28494)
2013(27779)
2012(25240)
2011(22599)
2010(22331)
2009(20462)
2008(19953)
2007(17113)
2006(14913)
2005(13151)
作者
(71183)
(59307)
(58804)
(55956)
(37664)
(28405)
(26663)
(23236)
(22615)
(20936)
(20194)
(19861)
(18693)
(18470)
(18292)
(18135)
(17561)
(17450)
(17020)
(16788)
(14465)
(14367)
(14219)
(13516)
(13188)
(13074)
(13035)
(12911)
(11811)
(11597)
学科
(100981)
经济(100837)
管理(80132)
(73222)
(62842)
企业(62842)
方法(48238)
数学(41478)
数学方法(40911)
(29327)
(26725)
中国(25068)
业经(23802)
(22114)
(21472)
(18698)
财务(18621)
财务管理(18580)
地方(18420)
理论(18187)
企业财务(17679)
农业(17507)
环境(16964)
(16692)
贸易(16686)
(16373)
(16194)
技术(15945)
(15837)
(15416)
机构
大学(362211)
学院(358961)
管理(145772)
(143997)
经济(140932)
理学(127281)
理学院(125939)
管理学(123743)
管理学院(123079)
研究(115170)
中国(84797)
(75833)
科学(69600)
(68645)
(55208)
财经(55155)
(52479)
中心(52463)
业大(52167)
(50830)
(50233)
研究所(50232)
北京(47181)
(46666)
师范(46257)
经济学(44041)
(42596)
财经大学(41416)
(40950)
农业(40792)
基金
项目(251049)
科学(198972)
研究(185503)
基金(184059)
(159179)
国家(157898)
科学基金(137235)
社会(118411)
社会科(112200)
社会科学(112173)
基金项目(97667)
(96674)
自然(88614)
自然科(86527)
自然科学(86508)
教育(85626)
自然科学基金(84921)
(81344)
编号(75566)
资助(74886)
成果(60831)
(56148)
重点(55829)
(52474)
(52348)
课题(51297)
(49335)
创新(48994)
国家社会(48982)
教育部(48904)
期刊
(153622)
经济(153622)
研究(104744)
中国(64998)
学报(54295)
(53958)
管理(53630)
科学(50675)
(47376)
大学(42635)
学学(40168)
教育(39303)
农业(32686)
技术(31670)
(28041)
金融(28041)
财经(27273)
业经(24914)
经济研究(24008)
(23257)
问题(20041)
理论(17504)
图书(17082)
科技(16965)
技术经济(16854)
(16848)
实践(15956)
(15956)
现代(15947)
(15804)
共检索到510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小平   巩淑敏   申端帅   谷晓坤  
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有效缓解了大都市发展用地需求与供地指标矛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基于助推理论,通过对上海市Q区Z镇实地调研分析发现,镇级地方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末端治理过程中将减量指标要求与柔性助推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境差异组合运用助推工具,干预和推动目标主体行为决策,有利于消解政策实施障碍。建议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基于企业、村集体等目标主体的复杂行为和心理特征,结合其多元利益诉求,优化调适政府治理行为,提升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周小平  刘博研  张思露  刘瑞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对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格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复杂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构“情境—结构—行为—结果”分析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市为例,采用扎根分析方法,揭示减量化过程和运行机理。结果显示:(1)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具有规划限制性、公共利益性和乡村嵌入性特征,由外部环境、用地效益、主体角色和减量化治理共同构成“外缘—内核”式的复杂适应系统。(2)建设用地“天花板”刚性约束下的宏观资源—环境—发展压力与微观用地效益是减量化的外部情境;内源性主体治理能力不足与外源性主体基于公共利益主动介入共同构成基于价值共享的治理结构;刚性政策、激励政策和支持政策形成了“三元互补”系统推动了集体行动;结果则呈现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资源再配置的协调,而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解决减量化短期压力将成为持续开展减量化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提供经验和案例的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刘静  代兵  柴铎  
工业用地减量化是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下大都市用地转型的必然,也是地方实践在土地整治领域的创新尝试。论文建立大都市郊区工业用地减量化适宜性评价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为例,客观评价其减量化的适宜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用地减量化的5个影响因素中,污染与能耗因素值差异最大,布局合理性因素值差异最小,主体意愿性因素的空间分布差异最明显;2)218个工业地块划分成5个适宜度等级,随着适宜度提高,相应工业地块零星程度加剧,地块平均规模由适宜度一级的9 507 m~2逐渐下降至五级的3 300 m~2;3)一级适宜占24.06%,二级适宜占21.51%,三级适宜占29.45%,四级适宜占12.63%,五级适宜占12.35%。适宜等级所占面积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特征。研究结论:论文所建立方法可作为大都市郊区工业用地退出的评估工具,有助于提高工业用地减量化的统筹协调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梦瑶  张正峰  谷晓坤  刘静  卢照地  邱莎莎  
研究目的:以上海市青浦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为例,剖析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效果及机理,探索减量化实施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原始资料,经过三级编码过程,提炼总结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资源配置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核心影响,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和文化传承是减量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注重减量化的规划引导,依托减量化政策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移和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完善落实减量化配套政策,构建合理的减量化指标使用方和供给方之间的增值收益补偿机制,以及合理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的基本权益是实现减量化推进乡村转型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克强  马克星  刘红梅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运作机制,提出减量化机制完善方向。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政策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五量调控"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基础运作机制;资本深化和技术积累是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驱动机制;建设用地减量化与规划发展空间需进行动态优化;指标转移机制较为完善,指标使用形式多样;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了减量化;实现了土地发展权的还原。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还需在相关政策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结论: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吸收和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建设用地管理创新经验,是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一个解决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高歌  帅萍  黄培清  
资源消耗减量化的实现,必须以改变传统的“越多越好”的消费模式为前提,产品服务化为这种改变提供了可能。本文比较了产品服务化实施中常见的几种转移定价机制及其减量化激励,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转移定价机制的选择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克强  李国祥  刘红梅  
本文分析了工业用地减量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工业用地减量化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积极作用逐渐增强,当工业用地减量面积位于0.3503-18.2474公顷之间时,该积极效应最为显著。(2)从长期来看,近郊区工业用地减量化对地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远郊区;环境综合整治地区的工业用地减量化可以更快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工业用地减量化可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增强区域未来税收增长潜力。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减量化的体制机制,建立减量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和区域间收益反哺机制,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提高新增企业质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宝库  刘帅  马博  朱娅  
针对当前建筑垃圾处理难题,提出基于可交易证书的建筑垃圾管理机制,在分析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构建可交易证书在建筑垃圾减量化应用中的运行机制;从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角度,构建绿色交易证书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应用中的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保障可交易机制在建筑垃圾减量和资源化中应用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老屋  
【新闻提要】据《人民日报》报道,发改委、住建部日前发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明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要求,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严格土地审批,严禁超标准占地、低效利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编者点评】新的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对机关办公用地提出了明确要求:严禁超标准占地,不得占用耕地。实现这一目标,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刘超  孙彦伟  王克强  刘伟  龙腾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存在交易半径较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定价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应研究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指标交易机制。研究结论: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指标短缺的现实矛盾,上海市政府应从机制构建与配套措施两方面进行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以推动上海市土地市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刘超  孙彦伟  王克强  刘伟  龙腾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存在交易半径较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定价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应研究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指标交易机制。研究结论: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指标短缺的现实矛盾,上海市政府应从机制构建与配套措施两方面进行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以推动上海市土地市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孟鹏  马克星  王克强  张冰松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内涵和必要性,探讨减量化的理论基础,总结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为在其他地区推行减量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总结建设用地减量化经验;借助"经济新常态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建设用地减量化研讨会"的专家研讨,研究减量化内涵、必要性和减量化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减量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2)建设用地减量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还不完善,建议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经济发展驱动转型、差别化政策、三农保护、资金来源和农用地复合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小风   涂刘欣   孟浩   蒋沁超   傅姝  
【目的】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城镇化后期和人口减少趋势下面临的重要命题,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能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和促进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系统梳理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内涵、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和途径等研究成果进展,提出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的方向和主要任务。【结果】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内涵从数量控制逐步向提质增效和优化布局转变;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时空演变主要集中在宅基地与工业用地减量化潜力测算和空间分异;人口流失和产业衰退造成了城市收缩和农村空心化,引发了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的路径。【结论】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理论认知—减量化时空演变—减量化调控模式—减量化效应”为研究主线,完整、准确、全面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内涵,加强不同区域、不同空间尺度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演变过程及空间差异研究,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化模式总结和案例分析,深化多元效应分析和对比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兴兴  刘帅  段晋苑  彭水洪  
[目的]化肥减量增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和优先任务,文章首先基于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分析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提出了新形势下基于利益相关方的视角开展化肥减量化管理多方联动机制研究的必要性。[方法]为构建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需要全面了解利益相关方参与化肥减量化管理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该文实地调研了普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的耕地保护意识、地力改善意识、清洁生产支付意愿和对政府的主要利益诉求并对其做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关键人物访谈了解基层农技部门、有机肥生产企业在化肥减量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结果]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佩君  汪宇明  
认知共同体共享的思维逻辑和思想理念有助于达成共同的政策。从认知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结合美国大都市行政联合实践和宁波大都市区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网络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将认知共同体这一协作机制延伸至次国家层级,检验认知共同体在国内区域协调中的作用,探讨基于认知共同体的大都市区治理与协调的新型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