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3)
2023(10894)
2022(9210)
2021(8928)
2020(7475)
2019(17260)
2018(16916)
2017(31819)
2016(16821)
2015(19406)
2014(18819)
2013(18228)
2012(16489)
2011(14905)
2010(14423)
2009(12864)
2008(12319)
2007(10164)
2006(8471)
2005(7253)
作者
(44208)
(37088)
(37082)
(35133)
(23581)
(17682)
(16898)
(14694)
(14305)
(12735)
(12527)
(12446)
(11588)
(11580)
(11571)
(11320)
(11053)
(10762)
(10652)
(10564)
(9141)
(8831)
(8766)
(8394)
(8290)
(8275)
(7928)
(7731)
(7413)
(7261)
学科
(71765)
经济(71706)
管理(43232)
(42079)
方法(36415)
(33975)
企业(33975)
数学(32374)
数学方法(32022)
(24018)
贸易(24007)
(23415)
中国(21396)
(17921)
(15726)
业经(14096)
(12045)
地方(11718)
理论(11478)
农业(11316)
(10745)
(10721)
关系(10575)
技术(10207)
(10078)
银行(10061)
(9909)
金融(9908)
环境(9846)
(9842)
机构
大学(231122)
学院(230703)
(108520)
经济(106945)
管理(90139)
研究(79697)
理学(78765)
理学院(78006)
管理学(76859)
管理学院(76432)
中国(59660)
(47280)
(44284)
科学(43542)
(37484)
财经(36904)
中心(35863)
经济学(35172)
研究所(34403)
(34110)
(33254)
经济学院(31976)
业大(31289)
(30477)
(29581)
北京(29496)
(28441)
师范(28159)
财经大学(27845)
农业(26160)
基金
项目(162052)
科学(129552)
基金(121143)
研究(120693)
(105207)
国家(104447)
科学基金(90482)
社会(79343)
社会科(75527)
社会科学(75513)
基金项目(63540)
(60407)
自然(56991)
教育(56726)
自然科(55778)
自然科学(55763)
自然科学基金(54792)
(51448)
资助(49909)
编号(47149)
(38140)
重点(36774)
成果(36638)
(35094)
(34793)
国家社会(34535)
教育部(33536)
创新(32651)
课题(32440)
人文(32017)
期刊
(106648)
经济(106648)
研究(67726)
中国(41864)
管理(33790)
(32562)
学报(31865)
科学(30859)
(29013)
大学(25855)
教育(25315)
学学(24442)
技术(21786)
农业(20798)
经济研究(19771)
(19558)
财经(18361)
(18339)
金融(18339)
国际(17795)
业经(16104)
(16011)
问题(15560)
世界(13871)
(12345)
技术经济(11218)
统计(10800)
商业(10061)
理论(9818)
(9512)
共检索到331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康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保障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找到动能转换的支撑因素。本文根据已有文献分析了"新动能"的三种来源渠道:需求侧动能、供给侧动能及结构转换动能,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反推出了各个要素动能的核心代理变量,并构建了国际贸易竞争动能转换指数。本文研究表明,我国国际贸易的动能转换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动能增量效应达到了每期0.7%的水平,保证该发展效应的持续作用,需要进一步促进市场开发,加强人力资本培育,提升产品附加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岩  
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贸易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和动力支撑,增强了经济"韧性"。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7年10年间湖北省17个州市的数据为例,运用matlab面板数据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的主要区域处于旧动能衰退、新动能崛起的重要阶段,居民需求方面,经济发展的强化剂是居民基础性消费,旧的传统动能为资本的供给发挥着巨大作用,创新驱动力不强使得新旧动能转化进程受到制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刘斌  
尽管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变数难测,但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已经释放出强劲动力,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初步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挑战了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异质性主要体现于企业生产率"的基本假设,异质性消费偏好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比较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市场环境。互联网与跨境电商深度改变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模式、组织结构与微观主体,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了绝佳的"弯道超车"机会。其次,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塑了传统世界海运贸易的理论范式,重构了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改变了临海港口的经济模式,扩展了国际陆港的经济辐射范围,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逐渐形成了东西共济的全球价值链"双向环流"。再次,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优势、新要素禀赋优势和制度优势三重叠加,复合比较优势初现,自由贸易港建设将会把动态比较优势推进到更高层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德连  黄远友  
198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值增长迅速。但是,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却出现下降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加以解释。提出培育我国农产品竞争优势,一要确定适宜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二要发展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挥科学技术对形成竞争优势的催化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婧  
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我国正加速推动对外贸易动能转换,以期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国内消费市场为对外贸易动能转换提供了充足的市场保障。本文以我国各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这一过程中国内消费市场的贸易反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消费市场具有显著的贸易反哺效应,但会受到交通可达性的制约。对外贸易动能转换有利于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且能够和国内消费市场培育产生显著的正向联动效果。为此,需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动能转换,以国内消费市场培育为基础,加快形成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展鹏  
文章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位居第一,其次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进口结构来看,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仍位居第一,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位居第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份额比较小。通过构建贸易竞争指数和Michaely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平均的竞争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珠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各种贸易理论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条件和土壤,而中国适合选择多元化的贸易战略。除了吸收多种战略观点的合理成分外,我们还应该加大国家知识优势的培育力度。发达国家的知识优势战略告诉我们,知识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经验,从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知识创新、知识的培育、知识的转化利用等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隆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经贸小国到制成品出口大国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我国比较优势的转换,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削弱,在外需不足、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贸易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关乎发展大局,是未来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一、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外贸竞争新优势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我国是一个资源禀赋极不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苑涛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在优势来源、政府作用等方面与比较优势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国际贸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要实现经济赶超的目标以及中国作为大国经济情况的多样性 ,这 4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应该将竞争优势作为贸易战略的出发点。为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贸易措施的使用增加我国产品的净出口 ,另一方面要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吉国  周娟  田野青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证明,中国就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然而,竞争优势更能体现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只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固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生玲  
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 1978-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增长了55.9倍,增长速度不仅高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2012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一直处于困难的增长阶段,全年进出口仅增长6.2%,与2011年相比回落1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究其原因,有国外经济不景气因素,也有国内成本上升的因素,此外,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发展环境的制约。前两个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而第三个因素是可以通过深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静恒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贸易格局的演变,在世界市场上农产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进口市场占有率两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的优势,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鸿  
不断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的竞争优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本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商品竞争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估与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