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0)
2023(8687)
2022(7587)
2021(7129)
2020(6131)
2019(14113)
2018(13948)
2017(27430)
2016(14405)
2015(16149)
2014(15694)
2013(15195)
2012(13490)
2011(11829)
2010(11424)
2009(10085)
2008(9458)
2007(7875)
2006(6464)
2005(5208)
作者
(36756)
(30989)
(30859)
(29143)
(19643)
(14873)
(14126)
(12397)
(11802)
(10820)
(10434)
(10305)
(9581)
(9548)
(9445)
(9368)
(9329)
(9154)
(8774)
(8750)
(7432)
(7387)
(7334)
(7130)
(7050)
(6899)
(6704)
(6500)
(6153)
(6056)
学科
(60474)
经济(60423)
(45625)
管理(45385)
(39803)
企业(39803)
方法(32830)
数学(29405)
数学方法(28992)
(15637)
(14526)
中国(13916)
业经(12740)
地方(11246)
(10940)
贸易(10936)
技术(10844)
(10667)
(10655)
财务(10624)
财务管理(10604)
企业财务(10099)
农业(9787)
(9461)
理论(9300)
(9162)
(8901)
(8844)
(8572)
环境(8393)
机构
学院(194504)
大学(193424)
管理(84006)
(82618)
经济(81180)
理学(74761)
理学院(74059)
管理学(72788)
管理学院(72419)
研究(56399)
中国(41377)
(37535)
(36023)
科学(32813)
财经(30372)
(27896)
业大(27157)
中心(27027)
(26121)
(25625)
经济学(25269)
(25174)
(23696)
师范(23459)
研究所(23234)
财经大学(23080)
经济学院(22951)
商学(22787)
商学院(22594)
经济管理(22296)
基金
项目(142160)
科学(115199)
基金(106668)
研究(103910)
(91905)
国家(91165)
科学基金(81100)
社会(68680)
社会科(65385)
社会科学(65370)
基金项目(56970)
(54995)
自然(53146)
自然科(52045)
自然科学(52034)
自然科学基金(51117)
教育(49650)
(46289)
资助(43181)
编号(41249)
(32649)
重点(31593)
成果(31081)
(30976)
(29859)
教育部(29056)
创新(28791)
国家社会(28737)
人文(28578)
科研(27730)
期刊
(78661)
经济(78661)
研究(49935)
管理(31509)
中国(29841)
(27986)
科学(26173)
学报(25241)
(21537)
大学(20716)
学学(19778)
技术(19033)
教育(18244)
农业(14824)
财经(14682)
(14015)
金融(14015)
业经(13798)
经济研究(12831)
(12579)
问题(10788)
技术经济(9964)
统计(9549)
商业(9356)
(9197)
理论(8871)
科技(8810)
(8549)
现代(8436)
财会(8304)
共检索到259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晔  毛美叶  
能力理论是目前战略管理理论领域的主旋律.它为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方法、途径和依据。企业能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潘罗斯的《企业增长理论》.她认为企业知识应分作两类:客观的和经验的。经验的知识无法传播.与个人无法分开.而且离不开一个由一起工作经验的个人的集合(即组织).这就是后来被概念化为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雏形”。受潘罗斯的启发.理查德森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同一时代的安德鲁斯使用了独特的胜任——一个公司能够在某些领域做得特别好的力量来概括企业的能力。尼尔森和温特认为组织惯例在任何时点上都决定了企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它是组织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东  项保华  
尽管不同的战略范式对企业和环境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无论战略理论还是战略实践都将企业与环境的匹配视为基本假设。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呈现变化范围广、速度快、方向不确定等复杂动态系统的特点。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核心能力具有的刚性可能成为影响组织创新和业绩成长的障碍,企业应发展与环境匹配的动态能力,并克服动态能力形成中的路径依赖、互补性资产和机会窗口问题。企业在面对复杂动态环境时,应当以动态能力为基础,采取动态的战略,并根据环境和组织条件,进行适时和适度的战略变革,以动态地匹配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兴树  揭筱纹  杨斌  
文章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战略的特点、类型及其影响,研究动态能力与风险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阐述了动态能力、外部战略风险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原因,提出企业在内部动态能力和外部战略风险的匹配中成长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雪  张阳  
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资源与战略匹配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实施的时效性,针对动态发展的企业战略实施环境,必须实行战略与资源的动态匹配,用EBV法来对战略资源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提高企业的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新敏  
利基是英文NICHE的音译。利基战略(Niche Strategy)是主要指企业为了回避与强大的对手进行正面竞争,选取被大企业忽略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力量薄弱的、有获利基础的小市场,以某个狭窄的业务范围为战略起点,集中资源和力量进入,首先成为当地市场第一,不断扩展地域市场范围,采取多种途径建造竞争壁垒,分阶段、分层次地获取并巩固全球市场单项冠军的地位。相对于领先企业而言,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后发企业资源和能力处于劣势,采用利基战略可以使后发企业避免与领先企业正面竞争从而有利于经验积累和技术能力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鞠蕾  
核心员工识别方法上的缺陷源于核心员工概念界定不清。本文在梳理核心员工概念界定基础上,对核心员工的高绩效性、难以替代性和战略匹配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核心员工群体是随着战略变革而动态变化的。从绩效、替代难度和战略匹配度三维视角上对核心员工进行了再定义,认为战略性绩效突出、战略性替代难度大、战略匹配度高的员工才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基于此提出了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艳秋  肖艳红  叶英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艳秋  肖艳红  叶英平  
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如何匹配及匹配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是知识管理和创新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从匹配视角出发,构建了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的二维匹配模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独立样本T检验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索了匹配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存在四种匹配模式,其中,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高、知识深度高)与积极人际化战略匹配;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低、知识深度高)与保守人际化战略匹配;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高、知识深度低)与积极编码化战略匹配;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低、知识深度低)与保守编码化战略匹配。另外,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的四种匹配模式更能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本文的研究丰富了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匹配的相关理论,开拓了变量之间多维匹配的新思路,为管理者正确选择知识管理战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小芸  
多元化战略是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有效手段。而从企业能力理论角度分析,企业生命周期是资源、能力和市场机会动态匹配的过程。本文运用企业能力理论,建立资源、能力、市场机会动态匹配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从而对企业生命周期与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资源、能力、市场机会的动态匹配程度来判断,只有三者匹配程度较高时才足以支撑多元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同强  
研究企业战略(BS)与企业信息化战略(BIS)的关系,讨论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匹配模型,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以价值流为基础的BS-BIS战略匹配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战略能力的关键使能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许晖  郭净  
在顾客需求多样、复杂动荡的国际市场,中国国际化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凭借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构建其战略定位和优势。本研究以中国从事制造业的国际化企业为样本,构建以营销动态能力为企业竞争战略前置影响因素、管理者国际注意力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营销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与企业竞争战略之间存在不同的匹配关系,企业在选择竞争战略时必须注重自身的动态能力基础;(2)管理者国际注意力对营销动态能力与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有着调节作用,尤其对于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来说,管理者国际注意力对能力—战略匹配关系的调节作用更加突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刚  于晓东  
某一类型的企业高管是否偏好某种特定的战略?同一高管在不同时期选择同一战略时,为什么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为什么不同行业中的企业选择相同的战略会导致绩效的显著差异?对于这些现象,已有研究难以做出有效的解释。对此,本研究以高层梯队理论为基础,分别以五型领导者理论以及Miles and Snow提出的战略选择分类方法作为刻画高管类型与企业战略选择的工具,提出了高管类型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存在着对应性匹配的设想。借鉴权变理论的思想,基于动态的视角,本研究进而将行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能力生命周期两个权变因素引入到对这一匹配关系的分析中,验证了不同的高管类型对特定的企业战略存在着选择偏好的假设,即老虎型领导与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蔚珠  
ZARA公司近来在服装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笔者认为其IT系统对于其业务战略的支持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石。为了帮助国内企业更好地避免IT投资"黑洞",笔者拟以业务-IT战略匹配模型为理论框架,来分析ZARA的IT应用成功之道,以及它给国内企业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带来的一些启示:(1)IT只能协助人做判断,不能取代人。(2)信息化要标准化和阶段化,并且有焦点。(3)技术方案要从内部开始。(4)流程优化才是重点。(5)业务流程必须与IT有效结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求知  伊晟  
企业环境战略与经营战略具有内在相关性,剥离了企业经营战略单独研究企业环境战略与环境绩效和经营绩效的关系必然会带来偏差。本文应用战略匹配中的组合背离模式,以医药行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战略与经营战略的匹配对企业环境绩效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不同类型环境战略与经营战略的匹配可以提高环境绩效与经营绩效。研究成果将战略匹配研究拓展至环境战略领域,进一步揭示了环境战略、经营战略、环境绩效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对于企业经营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坤  
企业战略可以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人力资源战略对企业战略成败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研究,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核心所在。本文从分析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与匹配关系出发,得出结论: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关系是相对的,因而探讨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研究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