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8)
2023(15093)
2022(13224)
2021(12577)
2020(10673)
2019(24832)
2018(24718)
2017(47764)
2016(25962)
2015(29344)
2014(29045)
2013(28500)
2012(25625)
2011(22744)
2010(22711)
2009(20701)
2008(20148)
2007(17560)
2006(15212)
2005(12965)
作者
(72200)
(60122)
(59659)
(56784)
(38314)
(28791)
(27164)
(23771)
(22749)
(21380)
(20533)
(20070)
(18931)
(18836)
(18646)
(18250)
(17988)
(17954)
(17225)
(17186)
(14814)
(14590)
(14479)
(13757)
(13362)
(13340)
(13272)
(13271)
(12056)
(11847)
学科
(98687)
经济(98573)
管理(85322)
(77969)
(68747)
企业(68747)
方法(52257)
数学(45537)
数学方法(44775)
(29329)
(24632)
中国(23061)
业经(22454)
(20822)
财务(20730)
财务管理(20690)
(20560)
企业财务(19694)
理论(18571)
(18369)
地方(18012)
农业(16495)
(16358)
技术(16290)
(16149)
贸易(16141)
(15845)
(15678)
环境(14743)
(14230)
机构
大学(357285)
学院(356836)
管理(150038)
(136366)
经济(133245)
理学(130032)
理学院(128664)
管理学(126134)
管理学院(125457)
研究(108177)
中国(82283)
(74991)
科学(68574)
(64575)
(53895)
业大(53608)
(52718)
财经(52008)
(51084)
中心(51048)
研究所(48147)
(47500)
北京(46665)
(44995)
师范(44544)
农业(42176)
(41769)
经济学(39977)
(39839)
财经大学(39243)
基金
项目(249852)
科学(197259)
基金(182401)
研究(180874)
(158404)
国家(157120)
科学基金(137035)
社会(112518)
社会科(106725)
社会科学(106691)
(97823)
基金项目(97162)
自然(91938)
自然科(89891)
自然科学(89873)
自然科学基金(88221)
教育(84845)
(82029)
资助(76118)
编号(74318)
成果(58334)
重点(55152)
(54781)
(52264)
(51151)
课题(50060)
创新(48619)
科研(48229)
教育部(47441)
大学(47176)
期刊
(142823)
经济(142823)
研究(97576)
中国(64465)
管理(57471)
学报(55066)
(52327)
科学(51162)
(47338)
大学(42578)
学学(40144)
教育(39275)
技术(34046)
农业(32955)
(28608)
金融(28608)
财经(25033)
业经(24155)
经济研究(22016)
(21259)
(18879)
图书(18764)
问题(17941)
技术经济(17861)
科技(17079)
理论(16973)
统计(16578)
(16551)
财会(16465)
现代(15896)
共检索到50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设计上具有多元化和动态化两个特点,这使它比用一般数学模型来进行分配计算更有优势。在捐款激励型新型互助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可使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作为个人所应承担的爱心互助捐款及所能相应享受的爱心保额的分配,更能发挥激励效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原用于对传统股份制单纯按股分配方式缺陷的修正,但式中股权比例可以虚拟股权的方式衍生为其他比例结构,故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收入分配的计算。本文以员工岗位分配为视角,比较了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与其他几种主要薪酬模式下员工岗位薪酬的计算,供企业人事工作者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动态模型是在静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环境的动态变化,重点考虑了企业人员的增减变动、企业高管和其他人员的特殊奖励政策、企业内部的分层分级、奖励股份实施流程等因素变化对模型使用的影响而提出的。该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企业实务,为企业与员工价值的双赢做出贡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当前,为众多企业所广泛采用的股权激励方法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按股分配与员工个人工作业绩脱节,长此下去必然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动态股权制的产生虽是一个有力的创新,但是也未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从此目标出发,文章在建立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围绕模型的设计目标、业绩利润值区间对分配的影响、静态模型对团队行为的影响、静态模型的适用范围、优点及待研究的问题等展开了较深入探讨,认为: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能有效将按资分配与按绩分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激励方式融合在一起,兼顾企业对员工的短期和长期激励,更好地实现企业股权结构和员工分配方式的动态化,因此,该模型对于解决传统股权激励机制缺陷的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汤幼平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是继动态股权制后一种新的实现股权和分配动态化的激励体系,实现了按资分配与按绩分配的无缝衔接,不仅短期激励效果强,而且通过当年未分配利润的转增能自动使股权份额随业绩增减发生相应变化,有利于形成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此外,该模型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组织的绩效考核和分配,适用于各个管理层级和岗位,以及其他任何存在分配性行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真正能够在实务当中无限制使用的新型激励体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姚逍遥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来,部部分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有关股权激励制度负面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并未系统全面地分析股权激励公司中可能存在的经理人择机行为行为。文章从阐述经理人牟利动机出发出发,通过动态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股权激励制度原理所引发的经理人行为动机,结合市场调整模型实证检验股权激励公司中压低行权价或授予价的现象现象,并比较分析激励类型、公司性质对这种择机行为的影响程度,从股权激励计划要素、环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完善公司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春雷  黄庆成  
文章以2006—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通过显著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绩效,代理成本起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实施高管股权激励效果与股权性质有关,民营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效果优于国有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蔡根女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存在有其广泛意义,它不仅适用于股份制等大公司,还可用于合伙企业、个体企业等传统意义的小公司;不仅对经理人的考核分配可以用,对其他如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也同样适用。另外,它还可用于行政、事业等单位附属企业转制,甚至虚拟股份制,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也有广阔空间。本文提出的动态模型是在初始股权的基础上,按员工负责的项目给公司带来贡献,套入公式进行计算,是一种按资与按绩分配相统筹的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分配方式的不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价值中国网赠送博客股权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以未分配收益转增员工股本方式,对促进股权动态化上具有相同点,而在分配动态化、岗位动态化及股权类属设置上,两者也表现出了差异性。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以人力资本价值量作为参与分配基础,且建立起了对人力资源调配和使用的即时响应机制,有效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益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才华  何云佳  
员工持股制度使得劳动者得以参与公司利润分配,从而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员工获得归属感以及更多的收益,而公司也得以留住人才并获得更快的发展。本文以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例,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股权激励策略,探讨华为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中兴通讯的股权激励计划,为我国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案例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新立  陈辉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结果表明,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博弈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多  郑燕  
股东和管理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博弈,文章主要讨论股东选择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是否雇佣管理者,即是否进行重复博弈;而管理者可以选择是否努力工作和是否愿意支付高股利,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管理者和股东来选择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最终由模型解得最优解,股东实施股权激励,管理者会努力工作,并支付高股利;管理者得到股东的认可,可以长期留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狄为  张博文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和DEA模型对2011~2015年51家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分析法显示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DEA方法进一步发现只有极少部分公司股权激励长期有效,每年达到有效值的公司数也很少,大多数公司的股权激励效果不理想。创业板公司的发展对于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创业板每个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进行横、纵向分析,为各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新军  
本文利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定量估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对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及其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治理低效,效率比最优水平低了约35%-80%,平均治理效率仅为41.7%,但从时间趋势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略有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2)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股东制衡力的增强以及高管激励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效率;(3)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普遍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慧辉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于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