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9)
- 2023(12855)
- 2022(10704)
- 2021(10222)
- 2020(8387)
- 2019(19321)
- 2018(19340)
- 2017(35449)
- 2016(19839)
- 2015(22484)
- 2014(22408)
- 2013(21310)
- 2012(19141)
- 2011(17276)
- 2010(17212)
- 2009(15421)
- 2008(14984)
- 2007(13300)
- 2006(11605)
- 2005(10014)
- 学科
- 济(70890)
- 经济(70788)
- 管理(60001)
- 业(51891)
- 企(44678)
- 企业(44678)
- 方法(33543)
- 数学(29341)
- 数学方法(28923)
- 中国(24578)
- 财(21657)
- 教育(21133)
- 农(19254)
- 制(17317)
- 业经(16906)
- 理论(15192)
- 学(13997)
- 地方(13798)
- 务(13154)
- 财务(13095)
- 财务管理(13065)
- 技术(12951)
- 企业财务(12418)
- 农业(12355)
- 环境(12320)
- 和(12211)
- 体(12028)
- 贸(11996)
- 贸易(11990)
- 易(11722)
- 机构
- 大学(268063)
- 学院(263825)
- 济(103354)
- 管理(102175)
- 经济(101036)
- 理学(88428)
- 理学院(87482)
- 管理学(85949)
- 研究(85437)
- 管理学院(85398)
- 中国(59545)
- 京(56662)
- 财(50281)
- 科学(48794)
- 范(42344)
- 师范(42051)
- 江(40481)
- 中心(39938)
- 财经(39695)
- 所(39682)
- 经(36267)
- 研究所(35839)
- 教育(35521)
- 北京(35393)
- 业大(35004)
- 农(34787)
- 师范大学(34390)
- 经济学(32254)
- 院(31597)
- 州(31513)
- 基金
- 项目(181332)
- 科学(146214)
- 研究(141173)
- 基金(130734)
- 家(111694)
- 国家(110662)
- 科学基金(96878)
- 社会(89751)
- 社会科(84961)
- 社会科学(84942)
- 教育(72866)
- 省(71680)
- 基金项目(68790)
- 划(61387)
- 自然(60548)
- 编号(59302)
- 自然科(59064)
- 自然科学(59051)
- 自然科学基金(57960)
- 资助(52373)
- 成果(49381)
- 课题(43020)
- 部(42861)
- 重点(41904)
- 发(39235)
- 制(39153)
- 创(38743)
- 教育部(38195)
- 国家社会(36696)
- 人文(36414)
- 期刊
- 济(109019)
- 经济(109019)
- 研究(83534)
- 中国(61153)
- 教育(59125)
- 财(40458)
- 管理(38396)
- 学报(34809)
- 科学(33123)
- 农(30592)
- 大学(29021)
- 技术(28645)
- 学学(25468)
- 农业(21025)
- 融(20492)
- 金融(20492)
- 财经(19928)
- 业经(17789)
- 经(17158)
- 经济研究(16244)
- 职业(16054)
- 问题(14445)
- 图书(13679)
- 坛(12175)
- 论坛(12175)
- 资源(11848)
- 发(11770)
- 理论(11757)
- 技术经济(11699)
- 业(11099)
共检索到394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国粹
随着各类教育资源的建设,给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上的很多资源已经陈旧,优质资源又进不来。对教育资源采取竞争淘汰制的管理手段,可以促进资源的动态循环更新发展,建立高效优质的资源环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竞争淘汰制 优质资源 共享平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良 丛杭青
研究生淘汰制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当前的淘汰制实施成效不显,缘由淘汰制定位失偏所致,根本原因是学籍制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为化解此难题,应引入岗位制。在岗位中,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经济资源得到了统一。岗位目标、责任与权利的统一确保了岗位的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以岗位制为导向构建研究生分流与退出制,以取代淘汰制,同时尝试建立与研究生分流与退出制相匹配的各项制度。
关键词:
岗位 分流 退出 研究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安
作为企业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理论总是备受关注也是备受争议的。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激励制度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颇有盲目跟风之嫌。鉴于此,笔者就当前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末位淘汰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介绍了末位淘汰制的理论模型,阐明了其在实践中的优势劣势,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积极建议。笔者认为,虽然末位淘汰制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对于市场经济正在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其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种种不利条件的制约。本文亦系统分析了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推动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助益。
关键词:
激励机制 末位淘汰制 委托—代理模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斌华
"末尾淘汰制"是一种强势管理制度。它源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基于韦尔奇的"活力曲线理论",在我国厂矿企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机构获得了成功。然而,它在中小学推行过程中遭遇了麻烦,并且引发了某些负面效应,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必要的组织环境和完善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教师评价 末尾淘汰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军建
为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保执业医师的医疗行为,进一步促进医、保、患关系的诚信和谐。日前,江苏省泰兴市出台了《泰兴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师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对医保执业医师的职责资格审批与备案、管理和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自该市实行定点医师管理制度以来,通过医院申报、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全市1444名被聘请为定点医疗医师,实行"驾照式"积分淘汰制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一是登记备案。为确保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对医保定岗医师的职责从遵守协议、病历记载、首诊负责、诚实守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要求市社保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中具备条件的执业医师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雪 袁本涛
针对博士生淘汰制在我国未能严格落实的问题,以40所美国一流研究生院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美国实行博士生淘汰制的经验是:以研究生学术进展评估制度作为基础,并通过评估进行质量预防和改进;具有合理的善后措施以及配套的高校制度、研究生招生体制和高等教育系统体制。结合我国现实并借鉴美国经验,为我国推进博士生淘汰制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
博士生淘汰制 博士生质量 体制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俊
本文在案例探讨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教师聘用过程中实施"末位淘汰制"而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针对很多校长关于"末位淘汰制"本身究竟该不该被淘汰的疑问,指出"末位淘汰制"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既可能有效地触动、激励学校教职员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又有可能击破教师心理承受底线,恶化人际关系,妨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认为在目前尚无理想替代策略的情况下,这一制度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还具有一定生命力。要审慎地看待这一制度,并借鉴企业管理的思想与实践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良和修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晨 吕学静
本文首先阐述末位淘汰制的定义,分析了末位淘汰制中存在的两种主要博弈关系,建立了一个基本的三阶段子博弈末位淘汰制模型,在第三阶段,子博弈具有同时选择性、随机停止博弈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产出过程中均衡点和博弈各个阶段的约束条件,得到满足各个阶段约束条件的完美纳什均衡解;同时,还对该模型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该模型验证了末位淘汰制所具有的4个典型特征,给出薪酬参数设计公式,并从7个方面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纯伯
实行淘汰制是保证我国学位水平的必要措施冯纯伯(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我国自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已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这无疑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现实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无论是指导教师队伍还是在学研究生数量都在逐年增加,这是一件可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季
企业搞不好、上不去,可以借助政府的扶持,戴着亏损的帽子,照样潇洒地生存下去。如果说企业没有压力的话,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在普遍提倡破“三铁”、动真功,使小部分人坐不成“铁交椅”、端不成“铁饭碗”、拿不成“铁工资”,但总的说,破“三铁”只是解决企业内部的人事和分配问题,无法解决企业的继续亏损,以及由此而来的财政经济和社会负担问题。如何做到既破“三铁”,又破“包袱”,并使两股动力并驱,形成新的动力与活力?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切合我国产业经济实际的淘汰制,是搞好全民企业(包括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一个重要选择。改革的发展态势呼唤企业淘汰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文森
一、背景:1.1998年正值我国改革向纵深发展时期,国企转轨改制,减负增效成为新老企业的主流,大批人员下岗,"岗位"显现出危机感。2.教育这块旱涝保收的国有阵地,既缺乏危机感,更谈不上紧迫感,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低下,误人子弟,师德水准很差,严重损害教师形象,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引起关注。3.随着开放和与国际接轨,我们的专业性人才和多维性人才十分匮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因而出台了"末位淘汰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德晋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陈彩红
通过网站调研收集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淘汰制度文本内容,梳理其中的淘汰因素和标准,发现其具有可操作性强、指标设置明确、分级典藏或淘汰、实施程序严谨规范、处理办法多元等特点。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制订和完善馆藏淘汰规章制度时,应着重制订科学的馆藏淘汰标准,建立专业的淘汰审核委员会,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光兴
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激励制度,却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避免被淘汰,员工会趋于保守选择低风险的创新行为,同时会努力打击拆台能力最低的竞争对手。结果,末位淘汰制不利于创新激励,但会淘汰低能力的员工从而有利于员工选拔和分流。因此,文章认为企业应该权衡其在创新激励方面的优势与在人员选拔方面的劣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末位淘汰这种激励方式。
关键词:
末位淘汰制 创新激励 员工选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