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4)
- 2023(11027)
- 2022(9535)
- 2021(8855)
- 2020(7759)
- 2019(18155)
- 2018(18060)
- 2017(35213)
- 2016(18717)
- 2015(21423)
- 2014(21737)
- 2013(21319)
- 2012(19765)
- 2011(17803)
- 2010(17630)
- 2009(16283)
- 2008(16387)
- 2007(14575)
- 2006(12237)
- 2005(10814)
- 学科
- 济(82953)
- 经济(82871)
- 管理(52503)
- 业(51351)
- 方法(43632)
- 企(42886)
- 企业(42886)
- 数学(37979)
- 数学方法(37485)
- 贸(23607)
- 贸易(23599)
- 易(22886)
- 财(21054)
- 农(20242)
- 中国(18652)
- 学(16990)
- 业经(16415)
- 地方(15075)
- 理论(13989)
- 务(13372)
- 财务(13328)
- 财务管理(13296)
- 制(13264)
- 农业(13083)
- 和(12673)
- 企业财务(12498)
- 融(11954)
- 金融(11951)
- 银(11564)
- 银行(11534)
- 机构
- 大学(277161)
- 学院(275419)
- 济(119329)
- 经济(117115)
- 管理(108330)
- 理学(94393)
- 理学院(93408)
- 管理学(91782)
- 管理学院(91270)
- 研究(89366)
- 中国(66128)
- 京(56931)
- 科学(53511)
- 财(52647)
- 所(44518)
- 农(43794)
- 财经(43065)
- 中心(41794)
- 业大(40641)
- 研究所(40631)
- 江(39470)
- 经(39096)
- 经济学(37586)
- 北京(35282)
- 农业(34888)
- 范(34813)
- 师范(34447)
- 经济学院(34216)
- 院(32327)
- 财经大学(32132)
- 基金
- 项目(185847)
- 科学(146486)
- 基金(136408)
- 研究(134352)
- 家(118509)
- 国家(117600)
- 科学基金(101203)
- 社会(85675)
- 社会科(81366)
- 社会科学(81346)
- 基金项目(72101)
- 省(71764)
- 自然(66019)
- 自然科(64511)
- 自然科学(64494)
- 自然科学基金(63324)
- 教育(62786)
- 划(60664)
- 资助(57017)
- 编号(54287)
- 成果(43458)
- 部(42323)
- 重点(42020)
- 发(39654)
- 创(38746)
- 教育部(36549)
- 科研(36546)
- 课题(36533)
- 创新(36291)
- 国家社会(35689)
共检索到389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俞雷 钱建娣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然而,随着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双方贸易冲突和摩擦加剧。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贸易失衡可能的原因,从比较优势原理出发分析了中美贸易格局。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国承接了大量如电子信息产业等成熟期产业,发挥了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国兵
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4分位数据,改进RCA指数测算方法,揭示出中国对美工业制造品出口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组,排序为:杂项制品66类、原料制品51类、机械与运输设备36类。(2)将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方法运用到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静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较差,大多数商品组趋向产业间贸易,少数商品组表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3)GL指数和Cj指数无法反映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和方向,本文提出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揭示出加重中美工业制造品贸易失衡和对贸易失衡起到平衡作用的商品组。(4)认为Thorpe和Zhang(2005)给出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子中分类集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 潘英丽
文章在2×2×2李嘉图模型下,考察汇率对比较优势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的决定。通过国内产品市场和国际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得出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消费偏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实际汇率和及与实际汇率有关的比较优势等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岳昌君
美国产业内贸易 (一)发展趋势 本文按3位数标准国际贸易代码(SITC)划分产业并采用1999年联合国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ITT)计算公式为: ITT=1-|X_I-M_i|÷(X_i+M_i)其中X_i,M_i分别表示产业i的出口值和进口值:ITT=1表示完全是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汤毅
世界经济不平衡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考察主要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本文发现,除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外,顺差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在制成品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逆差国的服务业水平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本文还对36个国家1996—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分别考察了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这两个主要变量,以及经济增长率等控制变量对贸易不平衡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由经济结构不同导致的比较优势的不同确实是影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但比较优势本身并不必然会导致贸易不平衡,服务产品相对于制成品来说可贸易程度低...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可贸易性 不平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姗
本文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究竟是比较优势还是本地市场效应决定了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和贸易类型。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和贸易类型由比较优势决定;且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对国内需求的反应远大于东部地区生产对需求的反应。结论表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对中国地区间贸易做出解释,该理论并未过时。因此,中国应实行能够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此外,那些实行区域产业转移的企业应积极适应国内市场,调整产品性能和属性,适应国内消费者偏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新宇 李才波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再利用狄尔多夫模型从三个方面剖析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是适用的,最后对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影响远小于对商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服务贸易要从同服务贸易有关的市场结构、需求方特征以及比较优势的内生化、动态化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范昌子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东君 贤成毅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中美近些年来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此紧密相关。从实际汇率出发,通过1980—2005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程度的测算和方差分解发现,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些年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大量的FD I流入,而人民币汇率水平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不大,因此,单纯的依靠人民币升值很难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中美贸易失衡 实际汇率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求光 霍学喜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本文结合资源禀赋条件和竞争力指数反映的水产品生产优势与出口能力的拟合度,实证分析了水产品的商品结构、方式结构和区域结构的特征及动态变化。研究显示,水产品的资源禀赋条件比较好,但竞争力趋于缓慢下降;出口贸易存在产品比较单一、深加工不够、出口区域过度集中等问题,必须要采取措施优化水产品贸易结构。
关键词:
水产品 贸易结构 资源禀赋 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舒燕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研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和转换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从服务贸易总量、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远超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总体竞争力低,结构不平衡。运用1982-2006年的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多要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FDI对服务贸易出口显著正相关。其中,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TC指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烨
一、静态分析:比较优势的意义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并显示出卓越成果的理论主要有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国际价值论。比较成本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其绝对成本优势法则对于国际贸易的意义,斯密认为,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产品生产便宜,那么最好输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宗毅君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出口比较优势与产品种类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指出,中国出口企业不应过分依赖低价竞争等手段以获取出口竞争力,应积极参与新产品品种的创新,扩宽企业的出口广度,以获得更高额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
产品品种 比较优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鞠建东 马弘 魏自儒 钱颖一 刘庆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发现中美贸易间存在"反比较优势之谜"。即美国在其具有技术上比较优势的行业,对中国出口相对较少,且在其比较优势越大的行业,对中国出口量相比世界其他地区越少;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则符合比较优势原理。为进一步检验该现象,本文将Eaton-Kortum模型扩展到多部门,并将其应用于中美贸易结构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行业生产规模和贸易成本等因素后,比较优势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的不对称作用依然存在,且结果稳健。
关键词:
中美贸易结构 比较优势 多部门E-K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艳 孙根年 冯庆
旅游服务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存的典型产业,掌握其比较优势分布格局有助于为缓解国际贸易发展不均衡寻找新的突破口。因此,本文以23个发达国家与28个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2018年各国旅游服务贸易相关数据,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其变动幅度与变动方向,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差异与演变特点。结果发现:(1)在旅游服务贸易中高水平比较优势的梯队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参与旅游服务贸易国际专业化分工的规模与层次均有所提升;(2)大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动态演进特点,但仍有少数国家偏离此规律,如波兰、捷克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发展中国家;(3)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则呈明显的波动性下降趋势,并已进入比较劣势等级。进一步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贸易平衡贡献指数发现,旅游服务贸易是影响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平衡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引导全球旅游服务贸易相对均衡发展、优化中国国际旅游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