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7)
2023(12232)
2022(10425)
2021(9455)
2020(8049)
2019(18207)
2018(17865)
2017(34626)
2016(18121)
2015(20684)
2014(20523)
2013(19956)
2012(17713)
2011(15850)
2010(15815)
2009(14384)
2008(13334)
2007(11225)
2006(9771)
2005(8354)
作者
(49969)
(42111)
(41783)
(39727)
(26691)
(19920)
(18982)
(16470)
(15983)
(14597)
(14243)
(14112)
(13197)
(13062)
(13036)
(12548)
(12522)
(11994)
(11912)
(11862)
(10235)
(10076)
(10061)
(9683)
(9507)
(9377)
(8996)
(8762)
(8418)
(8101)
学科
(99393)
经济(99324)
管理(53101)
(46706)
方法(41616)
(39500)
企业(39500)
数学(37744)
数学方法(37109)
地方(23213)
中国(21509)
(19318)
业经(18770)
(17155)
(16202)
地方经济(14735)
环境(13205)
理论(13070)
农业(12963)
(12794)
贸易(12786)
(12352)
(12326)
(11916)
技术(11176)
(10933)
金融(10930)
(10742)
(10728)
财务(10652)
机构
学院(259055)
大学(254936)
(116250)
经济(114226)
管理(104082)
理学(91267)
理学院(90327)
管理学(88488)
管理学院(88009)
研究(82557)
中国(60839)
(51310)
科学(49114)
(47709)
财经(39433)
(39350)
中心(38337)
经济学(36969)
(36285)
研究所(36054)
(35953)
业大(35703)
(35154)
经济学院(33058)
(31843)
师范(31518)
北京(31469)
(30320)
财经大学(29503)
(28766)
基金
项目(181845)
科学(145850)
基金(134225)
研究(131889)
(116274)
国家(115407)
科学基金(101525)
社会(86660)
社会科(82461)
社会科学(82440)
(71690)
基金项目(70710)
自然(65741)
自然科(64306)
自然科学(64296)
自然科学基金(63074)
教育(61852)
(59564)
资助(55311)
编号(52067)
重点(41191)
(40228)
(40060)
成果(39396)
(38471)
国家社会(36586)
创新(36017)
课题(35698)
教育部(35116)
科研(34892)
期刊
(124317)
经济(124317)
研究(71521)
中国(42996)
管理(39678)
(36025)
学报(34502)
科学(34392)
(30447)
技术(29462)
大学(27499)
学学(26377)
教育(22729)
经济研究(21820)
农业(21160)
财经(19694)
(19117)
金融(19117)
业经(19025)
(17055)
统计(15970)
问题(15499)
技术经济(15103)
(14458)
决策(13049)
商业(12682)
资源(11856)
(11186)
科技(10979)
现代(10894)
共检索到364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兴伟  
文章通过建立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物流发展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则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政策,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海燕  李秀敏  
文章基于引致技术进步动态多区域CGE模型,实证模拟了我国财政科教支出规模和比例变化对八大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增加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研发支出规模可以提高这些地区的物质资本效率和经济增长,但不利于提高其人力资本效率和部分非受援区域经济增长;增加这些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对八大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在控制东北或中部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财政研发支出比例可以持续地促进八大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且同时提高两地区财政研发支出比例的政策效果更好。财政科教支出的政策效果会随时间变化,需要适时调整财政科教资金支出的规模、比例和地区选择,才能使中国走上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道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永娜  石敏俊  李娜  
本文应用多区域CGE模型,模拟分析了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碳排放许可初始分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碳排放许可采用全部拍卖并将拍卖收入返还给企业的分配方式造成的GDP损失最小,但是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免费发放部分采取绝对量标准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为明显,但利用这种方式改善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的成本很高;(3)免费发放部分采取强度分配标准对GDP和区域经济不平衡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是较优的碳排放许可初始分配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牛玉静  陈文颖  吴宗鑫  
本文建立了一个综合描述全球经济、能源、环境的多区域CGE模型(GAGE模型),定量分析多区域减排政策的碳泄漏情况,以及碳关税对碳泄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参与减排可显著降低碳泄漏;碳关税对碳泄漏有减缓作用,但只有当实施的区域足够大时才有显著影响;采用指标"有效减排量"比"碳泄漏率"能更有效地评估减排行动;碳关税并不能改善减排行动的成效,而是进行贸易保护的借口或进行国际气候谈判的筹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茜淋  张士运  
本文基于经济系统理论,构建了京津冀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政策将显著提高河北和天津的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改善京津冀区域的总体协调发展;在不考虑生产率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单纯的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政策对其他省市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当考虑到生产技术进步时,根据目前的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政策,北京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约9个百分点就可以使得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政策对北京GDP不造成负面影响,却同时可以大幅提高河北、天津和其他省市的GDP增长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克强  邓光耀  刘红梅  
文章基于多区域CGE模型,利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模拟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和水资源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并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对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税的政策也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但是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节约生产用水量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与水资源税政策相比,农业用水效率政策的效果更好。另外,模拟结果还发现:同一种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方向也可能不一样;对生产用水需求来说,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对东北、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区域的影响较大,而对长江中下游、东南、华南和西南区域的影响较小;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静  
文章针对财税政策对"三农"的影响,着眼于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我国显著的区域差异及城乡差异,构建了一个多区域、多部门、多要素、多居民类型的CGE模型。此模型可以用来模拟:(1)当对农业各部门的补贴变化时,对居民收入产生的影响;(2)中央政府对地区的转移支付发生改变时,是否会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的收入,以及是否会影响产出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元生   张苏皖   李建军  
基于生产地原则的增值税地区间分配方式造成地区间税收分配不公,加剧地区间税收竞争、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发展格局构建。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国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刻画了增值税在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分配机制,对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的分配机制改革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增值税横向分配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的改革会显著改善各地区人均增值税收入的不平衡,缩小各地区的财力差异;在完全消费地原则下,相对基准情景,总消费最高增长2.25%,GDP最高增长0.98%;上海等8个地区在四种增值税横向分配机制改革方案下GDP变化率为负,但湖南等大部分地区能从改革中受益,因此改革能促进总体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为构建兼顾生产地和消费地贡献以及利益的地区间增值税横向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翊  王铮  
通过构建一个后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多区域支付政策模型及模拟系统来进行相关政策模拟。该模型基于多区域经济学理论,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与方法,数据上采用8区域8部门的社会核算矩阵。模型考虑了人口分组与流动,资本流动和区域均衡机制等,使劳动力和资本可以跨区域跨部门流动,并可通过区域变量调控和测度区域差距。最后利用该模型针对3种中国区域支付政策方案(单区域和多区域)进行了模拟。模拟发现:当地方政府增加对本地居民的支付后城市居民的终生累积效用会得到增长,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效用会有小幅下降,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效用会有小幅增长;当地城镇就业岗位会得到增加,但是农村就业会有所减少;同时中央政府源于该区域的财政收入会增长,而地方政府收入由于转移支出而下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晓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区域差距却日益拉大,社会发展频频遭遇"资源环境"瓶颈,资源对区域经济推动作用日益降低,资源低效率开采和过度消费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根据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发展要求,我国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对结构调整和资源使用方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本文以资源税改革为契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分为不同区域,构建动态多区域CGE模型,并以石油资源为例研究差异化税率设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差异化的资源税税率对经济发达区域的社会经济影响较大,但可以适度控制各区域资源供给和需求,协调各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并抑制部分资源需求,从而明显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竟成  张竟轶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经济指标,物流业产值及货运周转量为物流指标,利用VAR模型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物流业产值、货运周转量均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但相互间存在协整关系。在其长期关系中,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二者为同方向的变化。但东部地区货运周转量与物流业产值相比,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货运周转量与物流业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差别不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范月娇  
物流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服务业区域集聚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利用2001~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物流服务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发现,在考虑相关控制变量基础上,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我国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即期效应均为负,而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分别在其集聚水平的1阶、2阶、3阶滞后期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这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不仅具有空间差异,而且存在动态的时间滞后效应,并且随着服务经济的深入以及物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胜兵  刘友金  向国成  
科学准确地测度沿海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与结构是制定产业转移相关政策的必要前提。文章运用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四种外生因素变化对沿海产业发展的影响,测算了多种典型情景下沿海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与结构。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1)劳动力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对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民工荒"和融资困难加剧,将导致沿海产业转移潜在规模大幅增加;(2)税率下调使沿海地区总产出水平增加或产业转移潜在规模小幅下降,企业间接税下调对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比企业所得税更为明显;(3)由于产业结构不同,长三角和粤闽地区的产业发展对外生冲击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提出了促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磊  王秀丽  
当前宏观政策可有三种不同取向,分别为要素扩张型、谨慎延续型和结构调整型。本文利用动态CGE模型模拟了三种不同宏观政策取向对经济系统的影响,认为:要素扩张型宏观政策能够带来经济产出规模增长,但却会造成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对社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且从长远来看,这种增长不可持续,工业经济增速在达到较高水平后,持续快速下滑到较低水平;谨慎延续型宏观政策是对当前政策的一种延续,使工业经济维持现有趋势,且从长远来看,工业经济增速将缓慢下行到较低水平;结构调整型宏观政策虽然会造成当期经济产出规模减少,但却能够带来产业结构逐步改善和供需关系趋于平衡,且从长远来看,结构改善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生产力前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发仓  苏为华  
依据1985~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本文从行业的角度研究了区域经济的收敛性,并运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解释这种现象。实证结果表明:除中部的工业外,其余各行业在3大地区都存在收敛性。而且,根据暗含的收敛速度还可以判断各个地区行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基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构造了行业技术选择指数,该指数的波动与Panel模型结果相吻合,可以解释除社会服务业外各个行业收敛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