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4)
- 2023(11014)
- 2022(9422)
- 2021(8836)
- 2020(7364)
- 2019(16795)
- 2018(16611)
- 2017(31721)
- 2016(17032)
- 2015(18761)
- 2014(18448)
- 2013(18022)
- 2012(16157)
- 2011(14278)
- 2010(13598)
- 2009(11984)
- 2008(10935)
- 2007(9058)
- 2006(7506)
- 2005(5949)
- 学科
- 济(71437)
- 经济(71383)
- 管理(47224)
- 业(41667)
- 方法(33381)
- 企(32769)
- 企业(32769)
- 数学(30428)
- 数学方法(29999)
- 地方(22020)
- 农(20656)
- 财(15648)
- 中国(15527)
- 环境(14824)
- 业经(14787)
- 农业(14391)
- 学(13279)
- 地方经济(11289)
- 和(11065)
- 贸(10409)
- 贸易(10405)
- 划(10198)
- 技术(10171)
- 易(10007)
- 务(9578)
- 财务(9542)
- 财务管理(9519)
- 制(9432)
- 理论(9202)
- 企业财务(8949)
- 机构
- 学院(222152)
- 大学(218872)
- 管理(90991)
- 济(88893)
- 经济(87004)
- 理学(79992)
- 理学院(79121)
- 管理学(77670)
- 管理学院(77275)
- 研究(70328)
- 中国(51600)
- 科学(45539)
- 京(44468)
- 财(37251)
- 农(36220)
- 业大(35078)
- 中心(34947)
- 所(32994)
- 江(32320)
- 研究所(30752)
- 财经(30739)
- 范(30229)
- 师范(29945)
- 农业(28154)
- 经(28152)
- 院(26937)
- 经济学(26858)
- 北京(26386)
- 州(25622)
- 经济管理(25172)
- 基金
- 项目(169846)
- 科学(135561)
- 研究(123820)
- 基金(123697)
- 家(107718)
- 国家(106879)
- 科学基金(93476)
- 社会(79475)
- 社会科(75393)
- 社会科学(75370)
- 省(69511)
- 基金项目(67307)
- 自然(61244)
- 自然科(59718)
- 自然科学(59705)
- 自然科学基金(58540)
- 划(56936)
- 教育(56304)
- 编号(49689)
- 资助(48844)
- 重点(38691)
- 发(37939)
- 部(36844)
- 成果(36738)
- 创(35725)
- 课题(33656)
- 创新(33478)
- 国家社会(32966)
- 科研(32944)
- 人文(31566)
共检索到303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运海 张百平 曹银璇 张运生
本文以河北省万全县为例,探索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进行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方法。数据包括1992年8月的TM影像、2002年8月的ETM+和SPOT影像、15∶万DEM等;选取植被指数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三类动态评价因子;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基于生态退化的动态评价模型;应用最小二乘原理客观地计算出了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并最终在ArcGIS 9.0/Spatial Analyst模块中生成了生态安全评价图,使模型得以实现。结果表明该县南部河川区生态安全要优于中部丘陵区和北部山区;相对不安全区域占到全县总面积的50.1%,虽然不安全区域总体分布较为散落,但在北部和中部相对集中;总体生态安全评价值为2.3,标志着本地区的生态安全级别较低,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另外,采用动态评价因子,比采用静态评价因子具有一定优势;采用最小二乘原理计算模型中权重系数的方法比较实用和科学,降低了人为影响因素,也可以避免主观判断产生的错误,为评价模型中权重系数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月亮 吴冬雪 刘树芳 张宗光 耿彦生
目的:对河北省万全县大病救助患者疾病构成及医疗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完善大病救助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万全县2012—2016年大病救助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2012—2016年万全县接受大病救助患者共498人次,大病救助的疾病超过22种,大病救助的疾病种类和实际救助人数逐年增加,救助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恶性肿瘤、尿毒症、脑血管病、白血病、心肌梗塞和器官移植为救助的主要疾病,救助人数分别占总救助人数的51.00%、30.92%、6.02%、4.62%、3.82%和1.00%。大病救助患者因病种不同年人均救助金额在0.85-4.00万元之间,扣除基本医疗保险,使个人自付费降低9.50%~62.81%。结论:2012—2016年万全县获得大病救助的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尿毒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大病救助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的疾病经济负担。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晨霞 刘征 赵旭阳 王彦芹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平山县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EXCEL程序,设计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平山县预警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6.451递减至2010年的4.938,其警情由轻警过渡到预警状态,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的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分别为4.676、4.354和4.268,均保持预警状态,说明平山县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华杰 杨蕾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结合统计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对冀东、冀中南、环京津经济区区域物流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河北省各省市区域物流能力得分排名,并提出物流产业布局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区域物流 物流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子豪 张金懿 帕茹克·吾斯曼江 郝晋珉
生态网络的构建能够减少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斑块破碎化问题,有助于增加网络连接度、提升区域生态稳定性。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曲周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网络,通过重力模型划分生态廊道等级,对比优化前后的网络结构指数,定量考察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曲周县生态源地共9块主要分布于中部县城周边和东北部林场,生态廊道整体分布不均,网络结构简单;2)优化措施主要包括新增生态源地3块,增补踏脚石5块,划分出7条重要廊道、15条建设廊道与8条规划廊道,同时构建水系廊道5条,并重点保护27个生态节点并修复12个生态间断点。优化后的曲周县生态网络的连通度与环通度得到较大提升;3)建设用地会影响生态廊道建设可行性,相互作用力高的生态廊道具有高建设可行性。最后,从网络结构与网络建设内外两方面优化曲周县生态结构,提出“两轴、三区、四廊、多点”的生态结构规矩布局。本研究可为提升曲周县生态保护效果乃至华北平原生态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卫红 刘冬蕾 胡建 白兰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十分明显,选取8项经济统计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保定市22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县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叶旭廷 连莲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国家层面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特定地区为研究主体的区域性产业安全领域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河北省银行业为研究主体,从区域产业安全的视角,构建区域银行业产业安全的主要理论框架——经济贡献力、产业控制力与产业竞争力三个维度,建立区域产业安全监测体系,提升资金利用效用,加强控制力,建设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为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许月卿
耕地作为土地中的精华 ,其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无疑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旱、涝、盐、碱灾害严重 ,是黄淮海平原水土资源条件最差的地区。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成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利用黑龙港地区近 5 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 5年的土地详查数据 ,揭示了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 ,并进一步对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 ,近 5 0年来 ,黑龙港地区耕地数量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 ,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缓慢减少的基本变化过程 ,其中在 1 95 5~ 1 95 8年和 1 96 5~ 1 978年出现两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 ;全区域耕地资源利用处于临界可持续 ,其综合指数为 48.2 5。
关键词:
区域耕地动态变化 可持续利用 黑龙港地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玲 杜丽娟 马靖森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持续稳定增长,但绝大部分县域的城镇化水平依旧低下,城乡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县域城镇化质量问题亟待研究。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构建县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各抽样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分析各县域之间以及各县域与其所属市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再用聚类分析法将抽样县域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县域特点分别提出相关意见,结合河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卓凤莉
土地生态安全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问题。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实现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和熵权法相结合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河北省2003—2010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总体上看,2005—2008年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出现了一定的反复,但是2009年之后出现了好转。河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艳玲 高建山 韩伏彬
在厘清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和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并以河北省为例,基于2005~2013年河北省发展统计数据,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绩效问题。依据结果指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反过来将对生态文明提出更高要求,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进入互适互补的良好循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赵志平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属性,一般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限制建设项目类别、规模和建设范围。赞皇县现有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立 郝晋珉 艾东 类淑霞 双文元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有着直接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碳减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基于耗能总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通过样点实验法所获取的相关系数,估算了曲周县碳源和碳汇量,并对区域碳平衡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GIS叠加分析法对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将现状地类的碳汇适宜性分成单宜性、双宜性、多宜性和不宜四种。进而以碳平衡为目标,并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表明:2009年曲周县生态系统处于碳失衡;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是主要的调整地类,园地和林地是主要的调整方向;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可以使生态系统基本达到碳平衡。研究结果对于其他类似地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俊强
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五大产业基准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在Weaver-Thomas模型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扩展评价模型,弥补了基本Weaver-Thomas模型对指标赋值的不足。运用拓展模型,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河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