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8)
- 2023(20118)
- 2022(17434)
- 2021(16129)
- 2020(13678)
- 2019(31545)
- 2018(31438)
- 2017(59535)
- 2016(32549)
- 2015(36814)
- 2014(37151)
- 2013(36823)
- 2012(34339)
- 2011(31225)
- 2010(31512)
- 2009(29252)
- 2008(28906)
- 2007(25649)
- 2006(22451)
- 2005(20147)
- 学科
- 济(148677)
- 经济(148533)
- 管理(92076)
- 业(87226)
- 企(71086)
- 企业(71086)
- 方法(63471)
- 数学(55392)
- 数学方法(54588)
- 中国(38235)
- 农(37009)
- 地方(33758)
- 财(32846)
- 学(32015)
- 业经(30972)
- 农业(25118)
- 贸(24448)
- 贸易(24432)
- 制(24430)
- 易(23585)
- 理论(22528)
- 和(21536)
- 环境(21434)
- 银(21121)
- 银行(21059)
- 融(20993)
- 金融(20989)
- 技术(20427)
- 务(20338)
- 财务(20240)
- 机构
- 大学(474166)
- 学院(473404)
- 济(193291)
- 经济(189066)
- 管理(182274)
- 研究(164220)
- 理学(156988)
- 理学院(155144)
- 管理学(152013)
- 管理学院(151176)
- 中国(122348)
- 科学(103500)
- 京(101889)
- 财(86613)
- 所(84735)
- 农(80747)
- 研究所(77091)
- 中心(73995)
- 业大(72001)
- 江(70896)
- 财经(69021)
- 北京(64847)
- 范(63355)
- 农业(63289)
- 师范(62708)
- 经(62475)
- 院(59453)
- 经济学(58160)
- 州(57219)
- 经济学院(52101)
- 基金
- 项目(317019)
- 科学(247805)
- 研究(228249)
- 基金(228054)
- 家(199723)
- 国家(198070)
- 科学基金(168885)
- 社会(142244)
- 社会科(134753)
- 社会科学(134717)
- 省(124993)
- 基金项目(120051)
- 自然(110987)
- 自然科(108373)
- 自然科学(108345)
- 自然科学基金(106333)
- 教育(105771)
- 划(105251)
- 资助(95775)
- 编号(93226)
- 成果(75788)
- 重点(71528)
- 发(70047)
- 部(69187)
- 课题(65084)
- 创(64866)
- 科研(60882)
- 创新(60600)
- 教育部(58747)
- 大学(58607)
- 期刊
- 济(216907)
- 经济(216907)
- 研究(139058)
- 中国(92542)
- 学报(77305)
- 农(72875)
- 科学(70152)
- 管理(67168)
- 财(66041)
- 大学(57760)
- 学学(54442)
- 教育(52837)
- 农业(50173)
- 技术(43751)
- 融(41257)
- 金融(41257)
- 经济研究(35029)
- 业经(34884)
- 财经(33599)
- 经(28773)
- 问题(28023)
- 业(26157)
- 技术经济(24827)
- 统计(24815)
- 图书(24622)
- 策(22240)
- 版(22140)
- 科技(22063)
- 理论(21965)
- 商业(21428)
共检索到705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应武 李董林
既有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仍主要以静态分析为主,动态分析尚显不足。本文基于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截取2005~2014年各区域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并借助STATA统计分析工具,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测度研究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从横向和纵向两条线分析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实证研究表明:(1)从空间分布状态来看,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自东向西逐步降低,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相关关系;(2)从时间维度动态趋势变化来看,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现V、倒V、M、W4种变化趋势,同时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性。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扩大内陆地区全方位开放格局及协调产业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的发展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应武 李董林
既有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仍主要以静态分析为主,动态分析尚显不足。本文基于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截取20052014年各区域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并借助STATA统计分析工具,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测度研究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从横向和纵向两条线分析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实证研究表明:(1)从空间分布状态来看,我国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自东向西逐步降低,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相关关系;(2)从时间维度动态趋势变化来看,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锡朝 崔爱平 金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这种传统方法具有主观随意性与工作复杂性的缺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不足与缺陷。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山 江可申
文章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分析方法,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与程度、开放效益和开放潜力四个层面构建包含24个指标的市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市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依次呈现由苏南、苏中向苏北梯次递减的区域特征;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和宿迁开放潜力较大。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综合评价 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令强 王光玲
本文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并成功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52个县进行了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分析与评价,克服了传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处理指标高度相关和权重设置方面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县域经济 综合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霞 朱玲
本文根据DSR模型,用城市发展驱动力、城市发展状态和城市低碳政策三个角度的经济指标来表示各省市自治区低碳城市发展水平,对来自30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除碳交易市场第一批试点城市外,碳排放程度公共因子得分排前五名的是陕西、新疆、海南、宁夏和山西,经济发达程度公共因子得分排前五名的是江苏、浙江、海南、福建和辽宁,从综合因子得分来看,陕西、宁夏、海南、新疆和山西排名靠前。这些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方位,恰好分别位于西北边境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本文建议在此两个区域分别设置碳交易平台,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能与国际对接的碳交易平台。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超锋 张斌儒
为了能够比较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6个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将影响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因子,分别为收入因子、资本投入因子和对外开放度因子。实证结果表明,中东西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极为不平衡的格局,今后要在投资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更加注重向中西部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就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提高经济运营效率,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亮 王英
在详细阐述开放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囊括了前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并主要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与效益方面进行了补充与拓展研究。以东部沿海开放程度较高的七省市为例,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年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排序,结果显示,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和山东,印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立人,张剑平
为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选取若干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如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等。但人为地选择、确定指标难免存在片面性,或把某些有一定相关程度的指标同时引入,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所考虑的众多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变成某些相互独立、为数较少的综合指标——主成份,以这些综合指标作为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新的数值依据,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列即代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庆
从开放程度、开放质量和开放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了我国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了2005-2012年我国不同省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表明: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部最高,其次是东北、中部和西部,但四大地区之间的梯度差距逐年缩小;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变化趋势不同,东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西部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东北地区趋势不明显;各地区在开放程度、开放质量和开放效益方面的变化趋势也不同,东部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静 吴海伟 郑小青
为了评价山东省内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依据经济学理论,选取了12项统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个城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和SPSS结果,发现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并据此从政府调控、吸引内资和外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SPSS 经济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万敬 何建敏
文章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应用等方面出发来全面地介绍多元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文章以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为例,根据江苏省各市2005年的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利用SPSS软件处理的结果来说明上述方法在评价江苏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区域经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姚文龙 丁文斌
通过构建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进行排名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产业现已经呈现逐步改善、加快发展的趋势;我国物流产业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业规模较大,中原省份物流业基础设施支撑大,西部省份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从综合因子系数看,山东、河北、广东、江苏、辽宁等省排名靠前,西藏、青海、云南、海南、吉林等省份排名靠后;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总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关键词:
物流业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萌 曹令秋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文章以重庆为例,通过对国内研究现状和研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重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监测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重庆直辖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特点,并以重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对2003—2007年重庆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比较重庆城乡经济发展可能产生和存在的差异、原因、问题和特点,并加以对照分析和研究,进而揭示出影响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其重庆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落实程度及其发展特点,以此作为确立和制订重庆城乡经济发展对策时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为鲲 蔡国梁 涂文桃
本文首先介绍因子分析的思想、数学模型;其次给出因子分析法的详细步骤;然后说明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的特点;最后按照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对2002年江苏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几点政策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评价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