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7)
2023(12544)
2022(10857)
2021(10209)
2020(8779)
2019(20334)
2018(20158)
2017(39655)
2016(21335)
2015(24071)
2014(24101)
2013(23672)
2012(21842)
2011(19571)
2010(19653)
2009(18026)
2008(17847)
2007(15931)
2006(13595)
2005(11943)
作者
(59602)
(49968)
(49884)
(47657)
(31850)
(23989)
(22972)
(19604)
(18802)
(18002)
(16801)
(16780)
(15763)
(15722)
(15616)
(15558)
(15389)
(14923)
(14380)
(14282)
(12267)
(12253)
(12130)
(11471)
(11360)
(11193)
(11025)
(11014)
(9998)
(9933)
学科
(87716)
经济(87632)
管理(63589)
(62920)
(52205)
企业(52205)
方法(42850)
数学(38004)
数学方法(37500)
(25001)
(24532)
中国(21671)
业经(18561)
(17710)
贸易(17704)
地方(17702)
(17232)
农业(16350)
(16096)
(15935)
(15644)
财务(15585)
财务管理(15550)
企业财务(14727)
(14503)
技术(13478)
(13471)
银行(13443)
(13382)
理论(13145)
机构
学院(302878)
大学(300632)
(127292)
经济(124726)
管理(122056)
理学(105744)
理学院(104664)
管理学(102938)
管理学院(102343)
研究(97183)
中国(73564)
(61349)
(58688)
科学(58142)
(48084)
(47747)
财经(46827)
中心(46511)
(45177)
业大(43766)
研究所(43357)
(42465)
经济学(38515)
(38234)
农业(37900)
师范(37877)
北京(37780)
(35633)
(35223)
经济学院(34898)
基金
项目(203467)
科学(161338)
研究(149596)
基金(148731)
(128425)
国家(127366)
科学基金(110564)
社会(94908)
社会科(90096)
社会科学(90070)
(79757)
基金项目(78650)
自然(72056)
自然科(70403)
自然科学(70382)
教育(69741)
自然科学基金(69113)
(67123)
编号(61508)
资助(61328)
成果(49536)
(45952)
重点(45589)
(43930)
(42647)
课题(41780)
创新(39787)
教育部(39771)
科研(39538)
人文(39032)
期刊
(134696)
经济(134696)
研究(84508)
中国(52305)
(46308)
管理(43869)
(42844)
学报(42745)
科学(41028)
大学(32954)
学学(31145)
教育(29121)
农业(28967)
(27979)
金融(27979)
技术(27542)
业经(23033)
财经(22578)
经济研究(21858)
(19340)
问题(17982)
(15461)
技术经济(15437)
(15229)
统计(15190)
理论(14415)
商业(14133)
(14068)
(13704)
现代(13646)
共检索到434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毅  马强文  
文章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把商务谈判中的最后通牒策略视为谈判方行为存在先后次序的动态博弈,构建一个三阶段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一个两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推归纳法对这两个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最后通牒策略的本质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后通牒策略的使用和处理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斌  
通过对铁矿石国际价格谈判的观察发现,铁矿石价格谈判是一个最后通牒博弈。争取铁矿石国际定价,在价格谈判之中不仅讲究谋略,在谈判之前也要做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谈判之外还要采取措施。信息、策略、态度、联合、分化、资源替代、战略储备以及结构调整都是影响铁矿石价格谈判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卿志琼  
认知博弈是实际博弈行为最重要的环节。本文运用"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实验检验经济学理性假设和决策中的认知偏差。行为经济学证实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认知偏差。本文通过实验问卷发现,即使在确定性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和框架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元鹏  
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这段话时常被人们作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论据被反复征用。其实,在斯密那里,自利作为人性的一种自然倾向,是有别于理性的。那么,何谓"理性"?西蒙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68)中指出,理性是逻辑指引下的思考,它可以更广义地定义为问题的解决和批判的思考,但只有在强调了逻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孟凯  
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的公平也已成为社会普遍的期盼。文章通过三个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发现,权力失衡是造成博弈各方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分配蛋糕的扩大,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会变得更严重。基于对实验结果的考察,文章认为,我国缩小收入差距、提升分配公平性的关键在于"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提高博弈各方的合作率;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保证回应者拒绝权力、提高权力获得的公平性和创造双向自由选择博弈对象的条件等三方面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纯纯  左聪颖  周业安  
本文通过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分配行为,研究结果发现,最后通牒博弈中的提议者行为同时受到了利他偏好和害怕拒绝两种因素的影响;人们通常并不是理性的,并不擅长对他人的行为或偏好做出预期,并且个体在最后通牒博弈中作为提议者时通常会高估自己面临的风险;利他偏好,类别无论是自私者、中间者还是强利他者的个体的风险偏好对其在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的作为提议者的行为都不具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利他偏好为自私者以及中间者类型的个体,都将其在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作为提议者时的行为看成是一项风险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中大量具有最后通牒博弈属性的分配行为以及相关的再分配制度的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竹渝  鲁万波  海克·施密特  
利用博弈理论来进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介绍一次博弈经济谈判的实验结果 ,初步介绍了博弈实验中各参与者的个人行为对谈判结果的影响 ,讨论了经典理性预期假设与实验参与者博弈行为之间偏差不确定性所导致出的一些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雷震  
本文提出一个不完全信息最后通牒模型,较好地刻画了腐败的本质特征,并设计出相应实验来考察集体与个体利用不对称信息进行腐败的差异及其原因。首先,基于信念及收入差异厌恶偏好理论提出不完全信息最后通牒心理博弈模型,并得到相应的命题和预测。其次,在适当选取模型参数的基础上,招聘大学生进行受控实验。最后,运用实验数据对理论命题及预测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集体组腐败率显著高于个体组,但回应人的心理、信念及行为在两组间却无显著差别。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检验发现,集体组腐败率更高可通过集体比个体更理性和心理成本更低来解释,与理论预测一致。政策意蕴是,信息透明、官员轮换及加大惩罚可能是预防集体腐败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叶烽  周业安  宋紫峰  
本文通过设计一组最后通牒实验考察了分配动机的公平和分配结果的公平对人的行为决策的影响,并分别从浙江和北京两地获取了相关实验数据。采用角色随机分配的简化最后通牒实验,通过提议者不同可选分配方案向响应者发送的信号,考察对提议者的"动机是否公平"从而响应者是否有相应的不同拒绝率。实验结果表明,响应者对提议者"分配动机的公平"有显著不同的反应,说明基于动机的互惠偏好确实在人们的行为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本文通过一组修正型的最后通牒实验从分配结果公平的角度考察了其影响机制,发现分别在保证博弈实验中38%的被试拒绝行为,以及免惩罚博弈中89%的被试拒绝行为,不能被差异厌恶偏好理论进行解释。本文实验的结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游达明  朱邵玲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动态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未引入质保机制和引入质保机制下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决策选择和影响因素。根据制造商和经销商博弈呈现出的长期性和动态性,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两者行为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引入质保机制时,再制造主体进行再制造博弈时,制造商和经销商有可能会陷入决策的囚徒困境,从而无法实现生产的最优决策,当引入质保这样一个机制,经销商和制造商可以根据质保的调整进行决策的优化,最终实现生产决策的双重帕累托最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玲玲  孙琳琳  
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兴起对传统银行是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但二者互利共赢、相辅相成也是大势所趋。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出发,本文对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展开分析,通过构建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其均衡解的稳定性,并通过数值模拟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合作的超额收益、合作成本、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等,其中合作的超额收益对系统演化路径和结果呈正向的影响,而合作成本、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等因素,则反作用于系统演化路径与结果。因此提出建立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创新合作渠道、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良好的信任机制等策略,以稳定双方的合作关系。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朱光  曹雪莲  孙玥  
【目的/意义】如何分析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的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收益,从而有效引导与促进隐私保护,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设计由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组成的博弈参与主体,研究了行为双方的隐私保护投入行为与策略,依据不同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建立了社交网络平台与用户隐私保护投入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到隐私保护投入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社交网络平台与用户的隐私保护投入策略与其投入成本和隐私损失密切相关,当双方隐私保护投入成本和隐私损失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运用matlab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旭娜  盛永祥  谭清美  吴洁  
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过程中,一方是否计划与另一方持续合作会影响其当次合作的努力水平,以及双方的合作收益。本文从动态博弈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策略模型,分析了双方不同合作计划下的策略选择与企业对研发机构的激励力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双方在不同激励力度下的收益趋势和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双方均考虑下次继续合作有利于双方收益的提升;企业对研发机构的激励力度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双方均愿意考虑下次继续合作;企业对研发机构的成本补贴力度影响双方持续合作的最优激励力度,当成本补贴力度减小时,最优激励力度增大;当成本补贴力度增大时,最优激励力度减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树俊  陈菊红  康萍  蒋梦莉  
通过对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动态博弈理论,构建了知识转让方与接收方知识转移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求得双方的最优策略,实现了精炼贝叶斯均衡。研究表明,知识转移双方采用最优的策略反应(α*,β*),能够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促进企业间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创新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正龙  马本江  胡凤英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收益函数r(i,j)和持续时间函数τ(i,j)对重复博弈的模型Γ(r,τ)进行论述,并结合不确定决策分析方法和算例对重复博弈的响应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未知局中人P_2策略的情况下P_1的最佳响应策略。结果表明,局中人P_1的行动策略X对P_2的行动策略Y的最佳响应策略为X~*(y)=argmaxρ(x,y)。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