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70)
- 2023(20395)
- 2022(17276)
- 2021(16074)
- 2020(13418)
- 2019(30687)
- 2018(30414)
- 2017(58960)
- 2016(31749)
- 2015(35361)
- 2014(35146)
- 2013(34605)
- 2012(32021)
- 2011(28832)
- 2010(29078)
- 2009(26789)
- 2008(26342)
- 2007(23441)
- 2006(20885)
- 2005(18664)
- 学科
- 济(136203)
- 经济(136064)
- 业(109143)
- 管理(102423)
- 企(95686)
- 企业(95686)
- 方法(56759)
- 数学(46301)
- 数学方法(45683)
- 农(40107)
- 财(37965)
- 业经(37769)
- 中国(36660)
- 地方(30019)
- 农业(27638)
- 制(26776)
- 务(26134)
- 财务(26051)
- 财务管理(26009)
- 企业财务(24664)
- 贸(24183)
- 贸易(24165)
- 学(24061)
- 技术(23954)
- 理论(23511)
- 易(23425)
- 和(22983)
- 策(22283)
- 银(21189)
- 银行(21146)
- 机构
- 学院(449264)
- 大学(445582)
- 济(185372)
- 管理(181478)
- 经济(181407)
- 理学(155614)
- 理学院(153984)
- 管理学(151509)
- 管理学院(150669)
- 研究(149407)
- 中国(115253)
- 京(94986)
- 科学(88839)
- 财(86795)
- 所(73794)
- 农(71544)
- 中心(68512)
- 财经(68403)
- 江(68177)
- 研究所(66508)
- 业大(63951)
- 经(62198)
- 北京(60122)
- 范(58391)
- 师范(57888)
- 农业(55273)
- 州(54930)
- 院(54819)
- 经济学(54575)
- 财经大学(50591)
- 基金
- 项目(298112)
- 科学(236276)
- 研究(222292)
- 基金(216237)
- 家(186537)
- 国家(184853)
- 科学基金(160737)
- 社会(140719)
- 社会科(133396)
- 社会科学(133363)
- 省(116815)
- 基金项目(113988)
- 自然(103430)
- 教育(102250)
- 自然科(101073)
- 自然科学(101051)
- 自然科学基金(99242)
- 划(97183)
- 编号(91746)
- 资助(89078)
- 成果(74158)
- 重点(66205)
- 发(66108)
- 部(65889)
- 创(63202)
- 课题(62939)
- 创新(58492)
- 国家社会(57465)
- 教育部(57004)
- 项目编号(56517)
- 期刊
- 济(211688)
- 经济(211688)
- 研究(134747)
- 中国(88456)
- 管理(72004)
- 财(68340)
- 农(66285)
- 学报(63534)
- 科学(61528)
- 教育(51181)
- 大学(49788)
- 学学(46836)
- 农业(45560)
- 融(44219)
- 金融(44219)
- 技术(42129)
- 业经(36862)
- 财经(33397)
- 经济研究(32599)
- 经(28738)
- 问题(27211)
- 业(25142)
- 技术经济(23532)
- 图书(21796)
- 现代(21709)
- 科技(20966)
- 贸(20951)
- 商业(20850)
- 理论(20632)
- 世界(19715)
共检索到678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旭娜 盛永祥 谭清美 吴洁
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过程中,一方是否计划与另一方持续合作会影响其当次合作的努力水平,以及双方的合作收益。本文从动态博弈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策略模型,分析了双方不同合作计划下的策略选择与企业对研发机构的激励力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双方在不同激励力度下的收益趋势和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双方均考虑下次继续合作有利于双方收益的提升;企业对研发机构的激励力度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双方均愿意考虑下次继续合作;企业对研发机构的成本补贴力度影响双方持续合作的最优激励力度,当成本补贴力度减小时,最优激励力度增大;当成本补贴力度增大时,最优激励力度减小。
关键词:
企业 研发机构 合作 激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颖 刘贻新 张光宇 朱怀念
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利用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新型研发机构中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策略的选择问题。通过分析多元主体收益支付矩阵,求解复制动态方程和雅可比矩阵,得到模型局部均衡点,从而得出随着时间变化参与各方最终的策略选择,并通过数值模拟仿真验证博弈系统策略演化趋势,同时梳理合作创新下新型研发机构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合作模式、企业需求和政策环境等角度,提出实现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国勇 石春生
文章针对双寡头企业构建企业研发策略选择的完整博弈矩阵模型,研究了加入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两因素的企业是否进行研发以及选择何种研发模式的经济学机理。研究表明,企业吸收能力(h)与知识溢出系数(β)之积(βh)是判别企业研发行为的重要依据:只有0.26<βhi
关键词:
研发活动 合作研发 博弈矩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青 李平 宗庆庆
本文在考虑企业研发内生性的前提下,引入企业研发投入策略互动,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与空间自回归Tobit模型,构造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全方位考察企业出口行为对其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出口行为确实促进了研发投入,由于中国企业更多模仿领先者而非开展研发竞赛,因此之前忽略研发策略互动的研究低估了出口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出口增大了新产品开发的研发投入力度;高科技行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这些结论既丰富了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为机理,同时也完善了"出口中学"假说的经验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青 李平 宗庆庆
本文在考虑企业研发内生性的前提下,引入企业研发投入策略互动,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与空间自回归Tobit模型,构造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全方位考察企业出口行为对其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出口行为确实促进了研发投入,由于中国企业更多模仿领先者而非开展研发竞赛,因此之前忽略研发策略互动的研究低估了出口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出口增大了新产品开发的研发投入力度;高科技行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这些结论既丰富了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为机理,同时也完善了"出口中学"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凯 王健
在传统研发溢出效应假设基础上,通过技术差距将溢出效应与产品差异有机联系起来,并通过构建双寡头企业两阶段博弈模型对研发卡特尔、生产卡特尔、完全合作等不同形式合作联盟的均衡水平和福利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证实:当企业间技术差距较小时,完全合作或研发卡特尔能有效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而当技术差距较大时,研发阶段的合作不仅无法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还会抑制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此外,与完全合作相比,局部合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在产品差异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研发卡特尔最为稳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 黄哲
为探索医药企业与学研机构在合作过程中的策略选择行为,建立医药企业与学研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参与下双方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经过模型分析和数值仿真,得出以下结论:政府财政支持数额以及医药企业与学研机构合作获得的额外收益、合作谈判付出的时间成本、违约金数额等与双方合作意愿成正相关关系,而医药企业与学研机构双方合作付出的成本越大,则双方选择终止合作关系的概率也越大。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完善专利保护制度、搭建医药企业与学研机构合作平台、完善有关合作创新法律法规体系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生宾 于渤 吴伟伟
企业进行R&D技术选择的一个结果是渐进性创新,另一个结果是突破性创新。由于自身技术、能力、资源的限制,企业在进行这两种创新时大多采取合作研发组织模式。本文依据经济博弈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合作研发组织的博弈行为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并设计了促进合作研发的策略,为实施合作研发战略的企业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
企业R&D技术选择 合作研发组织 博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静
基于当今激烈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营销联盟,实现各成员的共同协作。同时,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能力也呈现持续动态过程,而营销优势源自于动态能力,其不断重构、更新资源,形成与外部环境匹配的新能力。因此,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营销联盟的构建,为企业营销联盟的发展提出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加强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构建企业管理机制及风险管理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动态能力 企业营销 营销联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锋 张瑶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刘辉煌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我国企业将面临日益严苛的碳减排约束。文章运用博弈论分析了我国企业为适应低碳约束所进行的低碳技术研发与产品差异化策略。
关键词:
碳减排 低碳技术 产品差异化 博弈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勇 陈通
针对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研发并行的情形,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行研发模式下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政府仅对合作研发补贴和仅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时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补贴率和社会福利,发现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情形下的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更高,而相应的补贴率则更低,表明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的绩效更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东 刘诚
本文使用空间价格歧视模型,分析了企业研发决策与政府专利保护之间的关系。结果不仅证明了企业在专利保护程度较高、研发环境较好时会进行研发,研发数量与政府的专利保护呈倒U型关系,而且发现,企业研发后,在专利保护程度极低和极高时,企业会采用特许权方式对外专利授权,中间状态下企业不对外授权。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创新的角度来看,专利保护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的拐点。该拐点随着社会研发环境和行业交易费用的增加而递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蓓蕾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与静态策略的确定入手,基于对企业动态能力演进路径的考察,对企业动态能力演进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并针对动态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关注重点,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动态策略模型,为企业知识管理动态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静态策略 动态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福利 郑迪
考虑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分别为斯坦克尔伯格跟随者和领导者,研究合作研发情形下企业的研发水平、产品价格、产量和获利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研发情形相比,合作研发能够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研发水平,降低产品价格,增加产量和供应链利润,而且通过收益分配契约和相应的惩罚机制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合作研发情形下,上下游企业的研发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随着技术溢出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供应链 技术溢出 领导者 合作研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