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57)
2023(20220)
2022(17188)
2021(16092)
2020(13363)
2019(30779)
2018(30118)
2017(57278)
2016(30831)
2015(34669)
2014(34299)
2013(33837)
2012(30684)
2011(27362)
2010(27342)
2009(25412)
2008(25115)
2007(21827)
2006(19141)
2005(17134)
作者
(86001)
(71866)
(71217)
(67762)
(45730)
(34161)
(32486)
(28022)
(27197)
(25576)
(24334)
(24276)
(22650)
(22566)
(21866)
(21858)
(21310)
(21302)
(20496)
(20484)
(17587)
(17436)
(17300)
(16345)
(15982)
(15982)
(15933)
(15881)
(14365)
(14026)
学科
(123770)
经济(123596)
(109707)
管理(104381)
(97104)
企业(97104)
方法(55665)
数学(45450)
数学方法(44829)
(39346)
(38329)
业经(36529)
中国(32795)
(28339)
(26931)
财务(26846)
财务管理(26796)
农业(26155)
企业财务(25408)
地方(22856)
技术(22748)
(22645)
贸易(22632)
理论(22571)
(22380)
(22017)
(21757)
(20355)
(20018)
(19288)
机构
学院(431835)
大学(429153)
管理(175811)
(174466)
经济(170684)
理学(151546)
理学院(149966)
管理学(147505)
管理学院(146678)
研究(138085)
中国(107419)
(90651)
(83940)
科学(82910)
(67844)
(67249)
财经(66060)
中心(64458)
(64077)
业大(62062)
研究所(60574)
(60136)
北京(56765)
(54599)
师范(54129)
农业(52764)
经济学(51783)
(51666)
(50822)
财经大学(49058)
基金
项目(292398)
科学(232089)
研究(217692)
基金(213262)
(184016)
国家(182417)
科学基金(159155)
社会(138274)
社会科(131011)
社会科学(130978)
(114231)
基金项目(112587)
自然(102535)
自然科(100190)
自然科学(100168)
教育(99869)
自然科学基金(98368)
(95112)
编号(89798)
资助(86785)
成果(72089)
重点(64866)
(64438)
(62442)
(61870)
课题(60624)
创新(57831)
国家社会(56904)
(56892)
项目编号(55965)
期刊
(194849)
经济(194849)
研究(126955)
中国(84562)
管理(69010)
(68333)
学报(62884)
(62803)
科学(59431)
大学(49458)
教育(47242)
学学(46304)
农业(43291)
技术(40570)
(38674)
金融(38674)
业经(34055)
财经(32358)
经济研究(30351)
(27778)
问题(24831)
(24479)
图书(23535)
技术经济(21924)
理论(20761)
现代(20464)
科技(19906)
(19897)
财会(19830)
商业(19688)
共检索到644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超  朱瑾  夏同水  
服务整合在信息价值规划和管理决策支持中能够个性化的满足顾客需求,同时能够对服务一体化的市场潜力进行有效评估,从而实现企业的权衡性决策优化和多功能性边界拓展。本文以企业的服务整合为主线,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动态匹配的理论视角探讨了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服务整合机制的理论框架以及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服务整合机制的构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服务整合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原始创业阶段的市场导向型服务整合、规范行进阶段的平台构建型服务整合、持续发展阶段的创新生态型服务整合。通过对服务整合模式的分析、设计和演变的思考,为服务管理和创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视角,有利于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构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画斌  陈政融  许庆瑞  
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三十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和归纳了经济转型背景下海尔集团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研究表明,领导机制渗透在海尔的各个方面,是海尔创新能力能够发展的基础;组织机制为人才培养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学习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海尔领导层的实力;协同机制贯穿在海尔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丰富了企业能力学习理论,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邢建国  
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与创业机会类型及开发方式密切相关,但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机会开发以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甚少。通过对4家企业跨案例分析,探索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识别方式匹配如何影响新企业成长,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新企业优势、克服劣势提升创业绩效;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匹配方式对绩效的影响不同;新颖型商业模式与发现型创业机会或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均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与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但其与发现型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确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胜民  徐艳梅  
本文通过A集团公司创业的纵向单案例研究证实了企业通过实施公司创业战略实现持续增长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可行性,从而验证了公司创业战略模型。研究发现模型各要素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说明实施公司创业战略是一个渐进性的学习过程;研究还对模型中的个别命题进行了深化和补充。结合中国装备制造业和装备类产品的独特性,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实施公司创业战略走出增长动力和竞争力缺乏的双重困境的理路。文章最后提出了管理启示,本文的研究局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影  周梦祎  
通过对全球大型家电企业海尔集团1992—2017年的纵向案例研究,考察智能制造转型背景下企业动态能力三个维度(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重构能力)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在智能制造转型的三个不同阶段,海尔集团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分别发挥主导作用。在智能制造萌芽阶段,感知能力占主导地位;在数字化制造阶段和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形成阶段,重构能力占主导地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秀梅  林晓玥  
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链重塑问题受到学界和业界关注。选取华为集团和美的集团进行纵向双案例研究,依据技术赋能理论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塑动态演化机制,揭示价值链重塑实现路径和价值传导机理,分析基础导向型企业和应用导向型企业价值链重塑机制的异同。结果发现,数字技术是价值链重塑的引擎和驱动因素,通过赋能数据资源与传统资源构成的资源组合提升资源重组能力,创新资源撬动方式,引发价值链重塑,进而构建“数字技术—资源编排—价值链重塑”研究框架;企业价值链重塑机制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阶段演进而进化;基础导向型企业和应用导向型企业由于数字化起点、动机、变革性不同,导致价值链重塑机制在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存在差异。结论可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链重塑成果,同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新敏  张祺瑞  刘电光  
最优区分理论为后发企业在超越追赶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但具体过程和机制我们仍知之甚少。通过慈星2010~2021年在全成型针织横机领域对领先企业赶超的纵向案例研究,本文发现后发企业超越追赶先后经历了技术重新定义与类别重新定义两个阶段,最优区分机制相应地由补偿协奏向整合协奏演变。在技术重新定义阶段,后发企业面临领先企业敌对性和市场认知合法性压力,通过设计创造与类别沿用组合的补偿协奏机制建立了主导设计;在类别重新定义阶段,后发企业面临主导设计竞争和客户需求差异化压力,通过设计增补与类别创建的整合协奏机制确立了主导类别,最终技术能力和市场地位获得持续提升。本文既从最优区分视角丰富了后发追赶理论,又从动态追赶情境拓展了最优区分机制的研究,为后发企业突破超越追赶的战略困境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鲁迪  缪小明  尚甜甜  
近年来,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在位企业如何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双加工视角以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展开纵向案例分析,揭示了两种认知加工过程对在位企业实现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影响,并阐明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分析式加工适合于较高动荡性或较高复杂性的环境,而启发式加工适合于动荡性和复杂性两者都高或都低的环境;(2)高层管理者借助分析式与启发式加工的时序性交互作用,促使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关注范围逐渐从自身扩展到用户,再到市场利害相关者,最终到非市场利害相关者;(3)在位企业可持续商业模式演化经历被动、反应、战略与前瞻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从传统商业模式创新到社会导向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再到技术导向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最后到组织导向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筱纶  顾洁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为舆情传播提供了新的舞台,给企业危机管理和舆情应对带来深远影响。在人人皆是媒体的环境中,企业危机被新闻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网络舆情在社交网站上的大规模传播和扩散,不仅给当事企业的声誉和业绩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在进一步扩散过程中牵连供应链合作伙伴,发生纵向溢出效应。以刺激-认知-反应模型为理论框架,提出新闻报道→网络舆情→企业绩效的外部传导路径;基于激活扩散理论,结合供应链关系的内部中介路径,进一步阐述对危机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纵向溢出效应的发生机理。针对危机企业在供应链中与终端客户的距离远近,提出该距离在纵向溢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选择金融数据库、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站等多个来源,收集涵盖71个危机事件和602个供应链对的二手面板数据,探索上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危机事件曝光后,纵向相关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确实受纵向溢出效应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网络舆情起重要的传导和扩散作用,从新闻报道引发,并经由线上口碑的发酵和扩散,最终对危机企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发生纵向溢出效应;从内部企业影响看,危机事件对危机企业的冲击也会直接波及供应链企业,对其产生负面溢出影响。当危机企业与终端客户距离近时,网络舆情诱发更强的纵向溢出效应;当危机企业远离终端客户时,新闻媒体报道对纵向溢出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对供应链纵向溢出效应的探索丰富了危机溢出理论,剖析了网络舆情在纵向溢出过程中的作用,阐述发生纵向溢出效应的情景,深化了对危机溢出发生机制的理解。从实践角度,为企业管理者应对危机和金融投资者的决策分析提供指导意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静  苏敬勤  
从创业机会选择视角探讨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创业理论提出创业机会、内企业家、组织特征和资源承诺四要素模型,选取腾讯和阿里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纵向跨案例对比分析识别了复制型内部创业、拓展型内部创业和生态型内部创业3种内部创业路径。研究发现:(1)源于不同创业机会的复制型内部创业和拓展型内部创业在经历战略转折后均可趋同演化为生态型内部创业;(2)创业初期,组织特征在复制型内部创业路径和拓展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而内企业家和资源承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相同;(3)创业转折期后,内企业家和组织特征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发生改变,而资源承诺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保持不变。基于中国互联网情境探讨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为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提供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可发  杨慧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路应金  邓玉琴  陈震  
构建科学合理的互评机制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供应链资源匹配效率,是目前分级诊疗体系运营的难点问题。由于涉及到医患关系、在线评论和医疗服务期望等敏感问题,影响医疗服务供应链资源匹配的关键因素筛选尤为重要,而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在梳理有关医疗服务供应链资源匹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Vague集对互评机制下医疗服务供应链资源匹配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的关键因素对构建医疗服务供应链资源供需双方互评机制具有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春晖  
全球生产网络下如何突破"升级困境"是当前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吉利汽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升级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状况是影响其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网络联系的重要因素,作为网络资源的网络联系又决定了企业升级潜力及内部资源的进一步积累。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土企业应采取主动性网络管理策略,构建由企业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实现升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韵江  赵宏园  暴莹  
本文以猎聘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编排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经历着纵向资源结构化—横向资源结构化—双向资源结构化的资源获取过程;通过丰富性重组、开拓性重组和多元化重组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商业模式创新所需要的能力;采取补缺式、桥接式和迭代式的环境撬动方式,实现价值创造;将战略定位与资源编排手段有效匹配,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在新颖性和效率性方面的创新。本文既丰富了资源编排演化方面的文献,还可以为新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行动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李苗  
企业集团应如何进行管理控制模式选择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因此,探讨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知识转移成本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以海尔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匹配探讨和解释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包括权力配置、选择控制手段和设定控制目标三个步骤;企业集团通过识别和汇总知识转移成本与代理成本形成不同的匹配情形,继而引起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的异质性;在此过程中,企业集团通过权衡机制进行权力配置,通过耦合机制选择控制手段并设定控制目标,进而实现了管理控制模式的合理选择。本文从双重成本理论视角探索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问题,对完善管理控制模式选择理论和指导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选择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