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4)
2023(12852)
2022(10437)
2021(9779)
2020(8049)
2019(18537)
2018(18538)
2017(35828)
2016(19443)
2015(22093)
2014(22170)
2013(21131)
2012(18652)
2011(16420)
2010(16384)
2009(14744)
2008(14238)
2007(12449)
2006(10652)
2005(9404)
作者
(52720)
(43786)
(43667)
(41641)
(28029)
(20903)
(20004)
(17137)
(16870)
(15761)
(14983)
(14679)
(13928)
(13695)
(13659)
(13284)
(13076)
(12884)
(12727)
(12643)
(10656)
(10625)
(10492)
(10219)
(9873)
(9860)
(9676)
(9663)
(8864)
(8569)
学科
(79449)
经济(79369)
管理(56399)
(54251)
(45339)
企业(45339)
方法(39376)
数学(35101)
数学方法(34446)
(21683)
中国(21484)
(19427)
业经(18048)
理论(14373)
地方(14164)
农业(13998)
(13990)
(13950)
贸易(13938)
(13537)
(13503)
(13088)
财务(13021)
财务管理(12987)
企业财务(12286)
技术(12189)
(11640)
(11639)
金融(11637)
银行(11626)
机构
学院(267397)
大学(264254)
(108053)
管理(106467)
经济(105843)
理学(92324)
理学院(91436)
管理学(89441)
管理学院(88959)
研究(80717)
中国(62774)
(54348)
(49705)
科学(48129)
财经(40243)
(39918)
(39296)
中心(39214)
(38671)
业大(38098)
(36716)
研究所(34785)
经济学(33781)
(33455)
北京(33406)
师范(33097)
(31855)
农业(30564)
经济学院(30547)
财经大学(30207)
基金
项目(182652)
科学(145448)
研究(134560)
基金(133423)
(115372)
国家(114430)
科学基金(100504)
社会(85442)
社会科(81075)
社会科学(81054)
(72176)
基金项目(70040)
自然(65668)
教育(64421)
自然科(64253)
自然科学(64243)
自然科学基金(63051)
(59990)
编号(55709)
资助(55372)
成果(43395)
重点(41021)
(40195)
(38835)
(38626)
课题(37880)
创新(36188)
国家社会(35490)
教育部(35293)
科研(35189)
期刊
(114675)
经济(114675)
研究(74436)
中国(49937)
管理(40871)
(40294)
学报(37501)
科学(35796)
(35536)
教育(31414)
大学(30017)
学学(28181)
技术(27851)
(24739)
金融(24739)
农业(24060)
业经(20144)
财经(20021)
经济研究(18420)
(17206)
问题(15391)
统计(13917)
技术经济(13667)
(13118)
(12702)
商业(12654)
理论(12601)
图书(12274)
(12266)
财会(11964)
共检索到384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君  
进入壁垒作为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焦点。从SCP范式到博弈论的应用,学者们对它的确切涵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如果在研究市场进入壁垒的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进行动态化分析将是一种新的尝试。在考虑了调整成本、时间依赖性等因素后,对进入壁垒的理解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学者对相关产业所作的实证研究也能印证这一观点。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骏  张捷  
从制度环境质量、要素使用特征以及政府干预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服务业进入壁垒的形成机理,并利用拓展Orr模型实证检验进入壁垒对中国2008年40个二位数服务行业进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托行政审批制度的行业准入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提高服务业进入率,但税收负担、资产规模和研发投入构成显著的进入壁垒,其中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要求更高;政府干预形成的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庞大的营业额和资产规模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太勇  
一、进入壁垒问题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文献并没有给进入壁垒的定义规定统一的标准,很多学者从自己独特的产业组织理论演绎的逻辑出发,从不同的视角对进入壁垒进行了定义,不同定义的内涵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在很多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中都基本上仍旧沿用贝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强  卢有杰  
市场进入壁垒指市场内已有企业对企图或刚刚进入该市场的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换言之,准备和刚刚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在同原有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即障碍,就叫做进入壁垒。按照施蒂格勒(G.j.Stigler)的看法,进入壁垒是打算进入某产业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少林  张耀辉  
标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最核心因素,赢得了标准就意味着赢得了市场,在打这场标准战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认识到市场进入壁垒与标准之争是休戚相关的。本文具体阐述了拓延意义上的市场进入壁垒和标准之争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文妮  曹玉瑾  纪珽  
本文在Melitz(2003)及Bilbiie、Ghironi和Melitz (2012)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考虑企业异质性并内生化企业进入和出口选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行业进入壁垒和出口成本的下降如何影响生产率和其他经济变量。研究发现行业进入壁垒和出口壁垒下降冲击带来整体企业数目和出口企业数目增加,并进一步提高了实际工资水平、消费、产出,改善了社会福利。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进入壁垒下降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效率,对于生产效率分布更分散的行业福利改善更大。而出口壁垒下降则是降低了出口企业平均生产效率,对于生产效率分布更集中的行业福利改善更大。将行业进入成本冲击和出口成本冲击标准化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进入壁垒下降在福利改善方面要优于出口壁垒下降,这在行业生产率分布分散时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世明  
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技术壁垒对进出口国的短期和长期福利影响。结果表明:不存在进口负外部性时,技术壁垒使所有贸易国的社会福利受损。短期内,进口大国的损失要小于小国,出口大国的损失要大于小国,出口国的损失要大于进口国,发展中国家的损失要大于发达国家。从长期看,大国的损失要小于小国,发展中国家的损失小于短期的,发达国家则相反;进出口国福利损失大小比较,取决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大小以及符合成本的分担比例。当存在进口负外部性时,合理的技术壁垒能改善贸易双方的福利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银果  
文章解析了SPS兴起的经济学基础,梳理了SPS措施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及绿色贸易措施的关系,进而根据WTO相关规则原创性地提出了评判正当SPS措施的8条标准,并且分析了这些标准背后隐藏的问题。文章提出,我国针对SPS措施和SPS壁垒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积极"遵从"国际贸易中正当的SPS措施;向WTO争端解决机制"申诉",运用法律和谈判手段解决SPS壁垒;对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客观"SPS壁垒",国际组织应尽快澄清SPS协议中的模糊规定,提高SPS协议的执行度;同时,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要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提高他们的遵从能力,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从游戏规则的被动接受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夏天然  陈宪  
本文利用OECD数据库构建了2000~2011年60个国家和地区7个不同部门的服务贸易出口面板数据,并对经典引力模型加以改进,引入双向固定效应计算了关税等值。我们的模型不仅可以避免由于缺少价格指数数据引起的样本数量损失问题,更解决了传统模型无法充分应用面板数据的问题。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非发达经济体比发达经济体有更小的关税等值,即非发达经济体更加开放;服务贸易壁垒在不同经济体的不同部门之间差异很大;发达经济体的关税等值比非发达国家更分散化,即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服务贸易壁垒差别较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显珍  
企业中的创业型员工市场进入较之于团队进入的可能性比较小;以核心创业型员工为代表"粘结"较多人力资本的外部市场进入成为可能。基于这种推断,文章主要从企业视角,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在创业型员工市场进入低壁垒设置层面上提出若干策略引导,进而对创业型员工及团队内部市场进入作出贴近现实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阳  
对于在位企业而言,进入壁垒对于保持其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产品差异化是在位企业构建进入壁垒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位企业通过合理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设置进入壁垒的问题,进而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解释了轿车市场的进入壁垒问题。轿车产品通常具有较大的差异。产品的差异性一方面使得在位企业拥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使得进入者可能在产品空间中找到理想的位置进入。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在位企业应当合理地设置自己的产品线,使得自己的产品保持合理的差异程度。合理的差异化程度将使得进入者在进入之后面对相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纪康  
一、成本优势壁垒 现实已经充分表明,来自于同一国家的进入和来自于跨国的直接投资进入在绝对成本优势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异。即使是同样的国际投资进入,进入实体的规模、实力往往决定了先入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之间的绝对成本优势配置格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森  
本文就政府进入目标多元化与市场过度进入、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进入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进入博弈的原因、结果进行了阐述 ,认为 :我国市场所存在的过度进入和过度竞争 ,主要是由市场进入壁垒制度性失效所引致。而政府 (主要是地方政府 )对市场进入的控制权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进入目标、进入行为和进入博弈变异 ,则是造成市场进入壁垒制度性失效的一个根本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莉  顾春霞  杨雅楠  
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遭遇的融资"隐性壁垒"问题,需要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综合性的信用信息平台。该信用信息平台必须同时发挥政府、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作用,以政府为导向,设立国有控股或参股的信用信息征集公司,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的挖掘、整合、分析、共享,并提供法律法规和资金技术支持与保障,改变传统的征信模式,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