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2)
2023(9448)
2022(8061)
2021(7702)
2020(6678)
2019(15302)
2018(14791)
2017(29098)
2016(15262)
2015(16820)
2014(16214)
2013(15776)
2012(14051)
2011(12288)
2010(11842)
2009(10472)
2008(9994)
2007(8143)
2006(6743)
2005(5678)
作者
(39012)
(33059)
(32674)
(30938)
(20771)
(15644)
(15031)
(12974)
(12575)
(11331)
(11077)
(10940)
(10313)
(10164)
(9995)
(9934)
(9810)
(9683)
(9344)
(9338)
(7871)
(7815)
(7742)
(7481)
(7355)
(7308)
(7063)
(6836)
(6384)
(6338)
学科
(62910)
经济(62852)
(51744)
管理(51594)
(46614)
企业(46614)
方法(34864)
数学(31429)
数学方法(31071)
(22477)
(16372)
财务(16338)
财务管理(16308)
企业财务(15710)
中国(14146)
(13970)
业经(13385)
(12793)
技术(10747)
(10533)
贸易(10527)
(10335)
(10301)
地方(10171)
(10108)
(9378)
农业(9261)
(8844)
体制(8824)
理论(8546)
机构
大学(203973)
学院(202674)
管理(88227)
(87520)
经济(86131)
理学(78751)
理学院(78030)
管理学(76814)
管理学院(76431)
研究(58180)
中国(45070)
(41031)
(39599)
财经(33734)
科学(33558)
(31161)
业大(28693)
中心(28134)
经济学(27384)
(27096)
(26962)
(26195)
财经大学(25906)
商学(25123)
经济学院(24925)
商学院(24921)
研究所(23858)
北京(23483)
经济管理(23244)
(23026)
基金
项目(148075)
科学(120543)
基金(113540)
研究(105973)
(98027)
国家(97287)
科学基金(87257)
社会(71391)
社会科(68054)
社会科学(68038)
基金项目(61083)
自然(58206)
自然科(57027)
自然科学(57018)
(56406)
自然科学基金(56034)
教育(49963)
(47402)
资助(45932)
编号(40473)
(34361)
重点(32914)
(32091)
教育部(30644)
国家社会(30327)
(30131)
成果(30102)
人文(29988)
创新(29953)
科研(29360)
期刊
(84048)
经济(84048)
研究(54606)
(34952)
管理(33390)
中国(31637)
学报(28464)
科学(27741)
大学(23310)
学学(22331)
(22144)
技术(18239)
财经(16706)
(16012)
金融(16012)
农业(15120)
教育(14586)
经济研究(14530)
(14247)
业经(13693)
财会(11340)
问题(10996)
技术经济(10313)
会计(9773)
统计(9624)
商业(9451)
(9361)
科技(9159)
理论(8929)
(8915)
共检索到275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石大林  路文静  
在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关系的研究中,动态内生性问题通常被忽略。本文以2002—2011年41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研究了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综合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动态内生性问题,当期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前期的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前期公司绩效对当期董事会规模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的反馈效应,但前期公司绩效并未对当期董事会的独立性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向荣  王建明  
从动态内生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论是同期还是前期的董事会结构均与公司绩效不相关;反之,公司绩效对董事会结构有着明显的反馈作用,当期和前期的公司绩效都与董事会的独立性显著负相关,而与董事会规模不相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云宏  周翼翔  
在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以往文献大都先验地把董事会结构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并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静态关系。本文以我国1999—2008年间沪、深两市50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控制住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发现:在当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无明显的促进效应,不过绩效对董事会独立性却呈现出显著的反馈效应;董事会独立性与绩效之间存在着跨期联系,独立董事比重的提升虽不必然导致绩效的提高,但绩效的提高却导致了董事会独立性的下降;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加对绩效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有负面的倾向,从长期来看表现的是正面性;无论是长期还是在短期,董事会规模与绩效均无显著关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孔军  张帆  
本文以我国2005-2012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董事会结构、公司对外投资以及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领取薪酬董事比例和董事会成员性别多样化等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和公司绩效有显著影响。其中董事会规模与公司对外投资显著负相关,领取薪酬董事比例与公司对外投资显著负相关,董事会成员性别多样化与公司对外投资显著正相关,而公司对外投资会促进公司绩效的提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周翼翔  
目前有关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大多先验地把董事会视为外生变量,认为它与公司绩效之间只是一种单向静态关系。然而,基于这种假设前提得出的结论往往难以完美解释一些现实情况。于是,动态内生假说便应运而生。该假说认为,董事会不是一个独立的外生变量,而是包括绩效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均衡结果,研究董事会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时间因素。本文基于动态内生视角,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然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提供些许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钟凤英  李响  
费用粘性是指企业费用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呈现的一种"偏增"的趋势,费用粘性过大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成本控制效率。本文选取2014-2016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董事会结构各衡量要素对费用粘性的直接和间接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董事会结构要素的优化(包括扩大董事会规模、增加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分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抑制企业的费用粘性;完善的董事会结构在管理者自利的干预下对费用粘性的间接抑制作用比直接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董事会结构能够有效抑制费用粘性,从而增强企业成本管理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蒲自立  刘芍佳  
本文针对公司控制中存在的不同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分析了董事会领导结构的不同形式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鉴于传统的绩效指标体系的缺陷,采用了EVA评价体系来分析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以控制权比例和EVA为指标的数据库,实证分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状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得出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的结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孔岳  
本文以沪市5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以及公司资产规模为解释变量来分析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在11~12.2亿元人民币时,董事会规模的合理区间是8~11人,董事会构成的合理区间是20%~30%,此时,公司的绩效最优;而且,让副董事长兼任公司总经理似乎更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豫湘  孟祥龙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工具,没有董事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公司治理的存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从建立、健全和强化、优化董事会做起。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已然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因此,文章从董事会作用、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得出要想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必须使董事会作用到位、信息披露充分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祺  于东智  
本文对 1 996年 1 2月 3 1日以前上市的 3 66家A股公司 (包括同时发行B股 )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 ,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 ,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 999)的结论 ,即董事会的活动 (通过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 )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红  
通过对中国 10 1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的数量与董事会战略决策参与程度不相关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任比两职兼任更有利于提高董事会战略决策参与程度 ,董事会规模与战略决策参与程度负相关 ,董事会战略决策参与程度与公司财务业绩正相关。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功能的发挥还很不明显 ,仍然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忠诚  王宗军  
本文从终极控制权的角度研究董事会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凹向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两职合一对公司绩效有不利影响,国有终极控股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私人终极控股对公司绩效影响最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煜  原亚男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不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经营绩效呈U型分布,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不显著正相关,其中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力相对另外两个因素而言要较大。为此应该确定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坚持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煜  原亚男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不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经营绩效呈U型分布,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不显著正相关,其中独立董事比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力相对另外两个因素而言要较大。为此应该确定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坚持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竟成  赵守国  
独立董事制度为公司的权益资本和管理雇佣契约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治理措施。但分析表明,那种认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公司治理效率越好的想法是不恰当的。信息获取能力的约束以及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之间的博弈水平使得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