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8)
- 2023(7963)
- 2022(6836)
- 2021(6347)
- 2020(5309)
- 2019(12300)
- 2018(12062)
- 2017(23418)
- 2016(12318)
- 2015(13670)
- 2014(13323)
- 2013(12880)
- 2012(11501)
- 2011(9944)
- 2010(9556)
- 2009(8273)
- 2008(7594)
- 2007(6175)
- 2006(4863)
- 2005(3702)
- 学科
- 济(52145)
- 经济(52095)
- 管理(35691)
- 业(32062)
- 方法(28183)
- 企(26584)
- 企业(26584)
- 数学(25694)
- 数学方法(25269)
- 中国(14603)
- 财(12408)
- 农(11413)
- 地方(10546)
- 业经(9620)
- 务(8391)
- 财务(8351)
- 财务管理(8331)
- 环境(8320)
- 学(8112)
- 企业财务(7918)
- 贸(7874)
- 贸易(7872)
- 农业(7745)
- 易(7637)
- 技术(7527)
- 理论(7425)
- 城市(7287)
- 和(7052)
- 制(6774)
- 划(6773)
- 机构
- 大学(163072)
- 学院(162909)
- 管理(69467)
- 济(68118)
- 经济(66694)
- 理学(61408)
- 理学院(60790)
- 管理学(59654)
- 管理学院(59344)
- 研究(48779)
- 中国(35398)
- 京(32772)
- 科学(29713)
- 财(28938)
- 财经(24563)
- 业大(24364)
- 中心(24137)
- 农(22777)
- 经(22638)
- 江(21712)
- 经济学(21603)
- 所(21561)
- 研究所(19989)
- 范(19916)
- 经济学院(19729)
- 师范(19726)
- 北京(19320)
- 院(18774)
- 财经大学(18753)
- 经济管理(18392)
- 基金
- 项目(124191)
- 科学(100188)
- 基金(93525)
- 研究(88386)
- 家(81554)
- 国家(80965)
- 科学基金(71954)
- 社会(58786)
- 社会科(56033)
- 社会科学(56019)
- 基金项目(50334)
- 自然(47850)
- 省(47316)
- 自然科(46850)
- 自然科学(46835)
- 自然科学基金(45934)
- 教育(40886)
- 划(40612)
- 资助(37496)
- 编号(34272)
- 部(27845)
- 重点(27697)
- 创(26289)
- 发(26153)
- 国家社会(25336)
- 成果(24801)
- 创新(24695)
- 科研(24382)
- 教育部(24317)
- 人文(23891)
共检索到214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慧 张楠 张平
运用加权栅格叠加方法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设施的选址,对于改善城市群的交通条件,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至关重要。文章结合了大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时火车和汽车的交通数据分析,利用加权栅格叠加方法,构建了层次结构模型,计算各因子权重,最后将权重导入GIS中进行叠加分析,最终探索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客运和货运的交通设施最佳选址区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琪 叶启智 叶浩良
城市群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低碳转型的重要空间形式,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链接载体,对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多层次视角,揭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机制,从宏观政策情景、中观体系优化和微观利基创新三个层次,识别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梳理大湾区交通领域碳减排政策与具体措施,结构化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根据减排机制理论模型和案例分析,从碳减排过程跟踪体系、技术创新和碳减排目标顶层设计三个方面,对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推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凌玮 安虎森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不同类型的高速路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建设加大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其市场整合效应也对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负向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铁路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晨园 梁红艳
利用2003-2017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三角,铁路通过促进物质资本跨地区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在珠三角,铁路有利于物质资本扩散,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有利于劳动力扩散,但普通公路导致人力资本向核心城市高度集聚;在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而铁路表现出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京津冀,高速公路和铁路推动劳动力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三种交通基础设施都导致人力资本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但它们都未产生物质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铁路对区域经济增长最终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则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推进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琪 叶启智 叶浩良
城市群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低碳转型的重要空间形式,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链接载体,对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多层次视角,揭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机制,从宏观政策情景、中观体系优化和微观利基创新三个层次,识别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梳理大湾区交通领域碳减排政策与具体措施,结构化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根据减排机制理论模型和案例分析,从碳减排过程跟踪体系、技术创新和碳减排目标顶层设计三个方面,对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推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淑伟
近年来,我国区域通道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对城际交通关注相对不足,难以有效支撑和引领城市群发展。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群已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十四五"将成为奠定城市群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结合城际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按趋于成熟阶段、快速发育阶段、雏形发育阶段对城市群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完善城际公路网络,审慎有序适度超前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以枢纽为抓手,推动城市群交通更高质量一体化,转变发展理念,重塑城市群客运组织模式,适度超前引导形成绿色低碳、集约化城市群交通模式,引领城市群更快和更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交通一体化 城际铁路 城际公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倪维秋
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是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现行的土地政策难以满足公共交通立体开发、多层经营、多种用途复合利用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交通设施用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交通设施用地复合利用的经验,从规划、利用、管控、落实4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交通设施用地 复合利用 公共交通枢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项英辉 欧阳文静
选取31个省份的人均交通运输业省份生产总值等七项安全指标,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安全数值进行计算,得到各省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水平综合值以及排序。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安全评价 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佳 陈浩
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对城市交通设施和人口集聚密度影响城市生产率的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城市交通设施水平提高对城市产出效率增长存在人口密度门槛,即只有当人口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才能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在小于该人口密度的城市,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将对城市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生产率将发生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且人口密度的提高对城市生产率的边际效益随着交通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分地区的实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对城市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的门槛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部分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存在着交通设施的过度供给...
关键词:
城市交通设施 集聚密度 城市生产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锦清 区婷婷
以上海17个空间区为案例,采集1979-2013年共35年的文献关注数据,对各空间区拥有的对外交通设施能量和城市发展影响力分别进行定量测度,然后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显示两者的关系是:(1)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空间拥有的对外交通设施能量越高,空间的城市发展影响力越大;(2)存在驱动门槛规律,即对外交通设施对空间的城市发展影响力提升存在驱动门槛,在门槛以内,空间的城市发展影响力随交通设施能量的增加而缓慢提升,而一旦突破门槛,则快速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戢晓峰 李晓娟 杨晓泉 覃文文
针对当前缺乏有效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的现实问题,集成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 G_i~*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从高德地图自主获取的城市交通设施POI数据,从方向分布、空间集聚和热点估计3个维度建立系统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提取方法。以昆明市为例,对2016年和2018年的城市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①昆明市交通设施呈现西北—东南格局分布。与2016年相比,2018年椭圆长轴、短轴轴长分别增长11. 53%,1. 71%,表明交通设施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均有扩散,且"西北—东南"方向为最大扩散方向。②空间上,交通设施总体呈"核心-圈层"格局分布及"一核向多核"演化趋势,核密度集聚街道数量由2016年的78. 85%增至2018年的86. 54%,且各类交通设施空间聚集特征差异显著。③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市中心,冷点区域集中于城区外围,整体呈"核心-外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地区增多,冷点地区减少,反映了昆明市交通设施整体建设趋好,且分布更趋于均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守华 吴海峰 钱非非
针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和城市规模明显分化的现象,本文从向心力的集聚效应和离心力的通勤成本视角进行研究。理论模型和199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地铁等交通设施改善和基于市场潜力的消费集聚效应会增大均衡时城市规模,区位基础等本地特征因素也会影响均衡城市规模。稳健性和异质性检验表明,交通设施的改善驱动高等级大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来自市场潜力的集聚效应是中小城市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分解关键解释变量的计量结果表明,城市群,特别是都市圈的中小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得益于圈层结构中市场潜力带来的集聚效应,而内陆和东北的孤立中小城市因市场潜力弱而人口增长缓慢。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市场潜力通过增加产品需求和提升工资水平、交通设施改善通过提高有效劳动力数量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口流入并推动人口增长,且房价调节关键解释变量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为促进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国家应构建“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外围中小城市”多层次空间格局,优化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乔金友 朱胜杰 王春瑞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整理提炼了22种常用的设施选址方法,并依据各方法的特点,选取4种分类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剖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从而使选址方法更加系统化,为设施选址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际选址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关键词:
设施选址方法 分类 优缺点 适用范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海月 王妍 张祎婷 王昭雅
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合理发展对于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空间句法模型,分析1995~2015年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演化特征,并提出相应交通网络优化改进建议。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由初期的"发散"状,逐渐演化成为"树轮"状;通达性中心也由初期的郑州市扩大到洛阳市、许昌市、周口市、商丘市、开封市等周边城市,通达性较高的轴线已经从区域性线状分布发展为中心地区面状分布。(2)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通达度均有提高,京广线辐射区内城市通达度提升幅度明显大于陇海线辐射区域;郑州市、邯郸市等核心城市的通达度增长率在减缓,而亳州市、淮北市等边缘城市通达度增长率在上升。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建设总体呈空间收敛趋势,但城市间的通达度水平仍在逐渐拉大。(3)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将中原城市群交通系统整体培育成以郑州市为中心,以陇海线和京广线为"十"字发展轴的"多核多向状"网络结构。改进后的路网可以提升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通达性,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群中心带动边缘、城市联动发展的基本功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诚 陆晓天 杨骁
本文利用PPP项目库中1341个交通设施类PPP项目信息和中国县域、城市年鉴的截面数据,以地方的财政、经济、金融、交通等状况作为自变量,采用多种计量回归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了地方政府自有财力对一地交通设施建设采用PPP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交通设施PPP项目实施与地方自有财力具有明显关联,但这种关系却是负向的:自有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很少采用PPP模式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的回归模型表明,自有财力薄弱的政府更倾向于在PPP项目中采用政府付费的回报模式。对这一结论,本文给出了几点基于中国国情和现状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