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8)
- 2023(17288)
- 2022(14884)
- 2021(13709)
- 2020(11488)
- 2019(26189)
- 2018(25651)
- 2017(49622)
- 2016(26176)
- 2015(29433)
- 2014(29068)
- 2013(28577)
- 2012(25990)
- 2011(23451)
- 2010(23466)
- 2009(21759)
- 2008(19975)
- 2007(17163)
- 2006(15085)
- 2005(13185)
- 学科
- 济(121430)
- 经济(121318)
- 管理(75177)
- 业(70473)
- 企(59351)
- 企业(59351)
- 方法(50847)
- 数学(44808)
- 数学方法(44228)
- 中国(32578)
- 地方(28571)
- 融(27962)
- 金融(27959)
- 农(27283)
- 财(27260)
- 银(26175)
- 银行(26139)
- 业经(25335)
- 行(25171)
- 学(23538)
- 制(21545)
- 农业(18815)
- 贸(18463)
- 贸易(18448)
- 理论(18166)
- 务(17921)
- 财务(17846)
- 易(17824)
- 财务管理(17809)
- 环境(17364)
- 机构
- 大学(367635)
- 学院(366756)
- 济(155314)
- 经济(152095)
- 管理(146315)
- 理学(127404)
- 理学院(126018)
- 管理学(123722)
- 管理学院(123073)
- 研究(121899)
- 中国(95203)
- 京(76589)
- 科学(73527)
- 财(68923)
- 所(59160)
- 中心(56917)
- 财经(56140)
- 农(54202)
- 研究所(54052)
- 业大(52620)
- 江(51548)
- 经(51052)
- 经济学(48095)
- 北京(47959)
- 范(47038)
- 师范(46597)
- 院(44797)
- 经济学院(43149)
- 州(42379)
- 农业(42138)
- 基金
- 项目(255151)
- 科学(201907)
- 基金(186777)
- 研究(186255)
- 家(161922)
- 国家(160619)
- 科学基金(139624)
- 社会(119438)
- 社会科(113441)
- 社会科学(113412)
- 基金项目(99406)
- 省(99290)
- 自然(90516)
- 自然科(88449)
- 自然科学(88431)
- 自然科学基金(86824)
- 教育(85139)
- 划(82995)
- 资助(76565)
- 编号(75104)
- 成果(59335)
- 重点(56844)
- 部(55929)
- 发(54821)
- 创(53073)
- 课题(51110)
- 创新(49583)
- 国家社会(49511)
- 教育部(48646)
- 科研(48625)
- 期刊
- 济(168068)
- 经济(168068)
- 研究(108898)
- 中国(65791)
- 学报(54426)
- 管理(54020)
- 财(51888)
- 科学(51177)
- 农(48322)
- 大学(42270)
- 融(41553)
- 金融(41553)
- 学学(40143)
- 教育(35142)
- 技术(33171)
- 农业(33027)
- 经济研究(27940)
- 财经(27714)
- 业经(25734)
- 经(23766)
- 问题(21399)
- 技术经济(18888)
- 理论(17939)
- 统计(17205)
- 图书(16961)
- 科技(16612)
- 现代(16430)
- 业(16257)
- 实践(16141)
- 践(16141)
共检索到534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铁成 刘力 吴娜妹
会展经济与临空经济融合的核心内涵:一是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功能协同,即会展产业与临空产业中重叠产业的单一化;二是城市会展集聚区与临空经济区的空间整合,即会展集聚区在临空经济区内的重建。本文基于产业链整合、产业融合和产业共生理论,阐述二者融合的产业链共享、共治与共生和综合成本最低导向作用机理,提出临空会展业区位选择、会展业与临空产业联动、会展业双轮驱动和临空会展业区域竞合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玉石 张镨心 李江 段欢
全球化浪潮中,大尺度区际交流趋于频繁,时间价值和网络生态成为当代产业竞争的主流。本研究对临空产业系统和空间系统问题进行探索,并以成都市天府国际机场为例,从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的角度出发,按集群式的圈层布局模式进行产业合理布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铁成 刘力 吴娜妹
互联网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造成的全方位、颠覆性、泛在性、历史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使人类正在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作为信息文明时代新型经济形态的代表之一,流量经济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会展经济与临空经济都具有流量经济的属性,二者在我国同样发展迅速,且呈现融合发展态势。会展经济与临空经济融合的核心内涵主要有两点:一是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功能协同,二是城市会展集聚区与临空经济区的空间整合。本文基于产业链整合、产业融合和经济共生理论,提出了会展经济与临空经济融合的概念,构建功能协同模型和空间整合模型,提出二者融合的产业链共享、共治与共生和综合成本最低导向作用机理,并在临空会展业的区位选择和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聪
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我国23个空港型枢纽城市航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空港型枢纽城市航空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整体耦合协调度较低,并且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同时存在着显著的地域不均衡现象,整体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成正比。由此可见,我国中西部地区空港型枢纽城市在实现航空物流与经济质量协同发展方面仍具有较大挑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翠红 赵玉林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经济增长仍是现阶段主要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提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优化切入这一问题,将产业系统内的经济联系和生态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构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首先对经济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分析了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结构关系,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供了新的产业系统分析框架。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协同 产业系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德 程芸
文化是重要的,但文化决定论却不正确。文化的形成和改变都由利益而诱致。与此相应,文化与经济是协同演化的。作为案例,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的微型电子元件集群的形成过程,说明了产业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协同的过程。
关键词:
文化 技术 产业集聚 协同演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慧波 黄祖辉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已经超出了单一业务单元规范化管理,竞争的范围逐步扩展到整个产业链,乃至多个产业链系统的交错关联中。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的视角,对企业产业链整合中创造协同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产业链 协同整合 循环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允春 张朝阳
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对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郑机场为例,构建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探究我国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郑机场2010-2023年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由严重失调转变为濒临协调,耦合协调度增速逐渐放缓。基于此,应推动航空物流发展、优化临空产业环境、加强协同合作,探索区港联动产业互利共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临空产业 航空物流 耦合协同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洪 赵洪 毋晓霞
[目的/意义]在当前大数据环境和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情报研究模式难以满足多源知识的挖掘与有效融合,开启以协同为机制激活专家群体智慧的情报研究模式日益迫切。[方法/过程]文章基于"事实数据(显性知识)+专家智慧(隐性知识)"的协同研究机制,以提升情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情报研究方法。[结果/结论]该方法有效综合大数据挖掘和专家群体智慧优势,有利于提升情报研究水平。[局限]用机器自动总结和提炼专家群体智慧显性化后的知识(自然语言形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知识挖掘 情报研究 知识协同 隐性知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全
网络科研社区是现代科学研究依托的新环境和新平台,是满足虚拟协同科研范式的必要条件。科研社区的本质是要为分布于网络各个终端节点的专家提供一个协同工作的环境,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最终激发学术灵感,促进知识的不断创新。文章试图通过引入知识因子的概念,在知识的提交、知识因子的抽取、关联和汇聚这4个阶段从微观层面分析知识融合的生物特性,进而根据网络社区成员协作的不同实现形式提出以促进专家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基于协同标注的知识融合实现机制。
关键词:
协同标注 科研社区 知识融合 知识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铭华
本文在分析企业集团管控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协同与管控的内在逻辑联系,指出新的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有新的管控路径变革,并结合发展协同经济的要求,构建了"协同一集成一管控"的发展模型,对集团管控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协同经济 企业集团 管控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秀明 封学军 纪军 王伟
以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关系进行研究,运用Vensim PLE仿真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加大物流业的发展力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物流 系统动力学 协同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雪妮
作为航空客货运输的集散地,临空经济区具有发展流量经济的独特优势。本文利用2005年我国客货吞吐量排名前30名机场中的18个机场的相关数据,根据修正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临空经济区流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航空客流量和货流量对临空经济区的流量经济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机场与腹地城市中心的空间距离是流量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但其影响程度较小。
关键词:
临空经济区 流量经济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雪妮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方政府纷纷培育临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本文在对国外研究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关公司报表及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为例,分析其对北京市产出和就业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2006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贡献了北京市GDP的8.6%,并影响到80万个就业岗位。
关键词:
临空经济 经济影响 投入产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 曾立 张帆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交汇了区域协同发展构想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内在机理,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