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5)
- 2023(16809)
- 2022(14051)
- 2021(13239)
- 2020(10854)
- 2019(25164)
- 2018(25022)
- 2017(48260)
- 2016(26237)
- 2015(29723)
- 2014(29594)
- 2013(28710)
- 2012(26125)
- 2011(23149)
- 2010(22788)
- 2009(20257)
- 2008(19430)
- 2007(16830)
- 2006(14601)
- 2005(12094)
- 学科
- 济(101939)
- 经济(101829)
- 管理(73296)
- 业(68205)
- 企(55792)
- 企业(55792)
- 方法(46090)
- 数学(40146)
- 数学方法(39579)
- 农(30583)
- 中国(28516)
- 财(25125)
- 地方(24452)
- 业经(24079)
- 学(21451)
- 农业(20347)
- 制(17739)
- 理论(17227)
- 贸(16847)
- 贸易(16832)
- 环境(16410)
- 和(16340)
- 易(16274)
- 技术(15933)
- 务(15785)
- 财务(15699)
- 财务管理(15667)
- 企业财务(14773)
- 划(14071)
- 银(13702)
- 机构
- 大学(354528)
- 学院(354102)
- 管理(141599)
- 济(135923)
- 经济(132722)
- 理学(123148)
- 理学院(121747)
- 管理学(119385)
- 管理学院(118746)
- 研究(116010)
- 中国(84953)
- 京(75744)
- 科学(73536)
- 财(61087)
- 农(57655)
- 所(56050)
- 业大(54635)
- 中心(53851)
- 江(51726)
- 研究所(51425)
- 财经(49237)
- 范(48636)
- 师范(48170)
- 北京(47073)
- 经(44876)
- 农业(44741)
- 院(43628)
- 州(42096)
- 经济学(40265)
- 师范大学(39004)
- 基金
- 项目(252795)
- 科学(198866)
- 研究(185854)
- 基金(182069)
- 家(158481)
- 国家(157146)
- 科学基金(135891)
- 社会(115788)
- 社会科(109487)
- 社会科学(109459)
- 省(99403)
- 基金项目(97581)
- 自然(89060)
- 自然科(86938)
- 自然科学(86917)
- 教育(85899)
- 自然科学基金(85273)
- 划(83847)
- 编号(77212)
- 资助(73689)
- 成果(61149)
- 重点(56583)
- 部(54977)
- 发(54059)
- 课题(52766)
- 创(52589)
- 创新(49061)
- 科研(48238)
- 大学(47301)
- 教育部(47220)
- 期刊
- 济(145716)
- 经济(145716)
- 研究(100628)
- 中国(68721)
- 学报(55841)
- 农(52753)
- 科学(51673)
- 管理(50485)
- 财(46523)
- 教育(43937)
- 大学(43069)
- 学学(40105)
- 农业(36512)
- 技术(33034)
- 融(26479)
- 金融(26479)
- 业经(25463)
- 财经(22625)
- 经济研究(22334)
- 图书(21300)
- 问题(19945)
- 经(19314)
- 业(18534)
- 科技(17346)
- 资源(17089)
- 版(17040)
- 理论(16282)
- 技术经济(16156)
- 现代(15946)
- 实践(15070)
共检索到507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祥 刘强
国土空间开发不合理、产城发展不协调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基于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成都市探索以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大体均衡;以产业功能区建设,推动产业错位协同发展,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产城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动力支撑,形成了一条以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本文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梳理了成都市的探索和实践,并就具有普适性的基本特征进行提炼总结,提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晓艺
结合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剖析现行城乡规划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提升制度刚性、强化权力制衡、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依法科学规划建议,推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依法科学规划 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述 葛刚 刘琪璟
为了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综合利用3S技术、熵权重法和Pielous指数,对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性开展研究,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江西省的城镇化经历了非均衡发展阶段(2000~2010)和均衡发展阶段(2010~2015),2010年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差;(2)人口持续向重点开发区聚集,但限制开发区的常驻人口数仍在增加,而且限制开发区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省外的优化开发区,这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3)重点开发区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37. 93 m~2,人口集聚不足是其城镇化不协调的主导原因,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建立城镇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的制度;(4)人口城镇化以就地城镇化为主,限制开发区未来将同时面临农业人口转移和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双重压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渺 方自力 谢强 王蒙 王萍
中国正经历的大规模城镇化带来耕地流失和城市土地扩张,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出于维护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出对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必然会直接制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有可能改变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趋势。通过对LUCC的约束,生态功能红线对环境综合效应的影响,是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门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基于2013年基准年以及2020预测年两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结合成都市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对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江区在未来5a仍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园地将继续被...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红线 生态服务 效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志超 李杨 霍文杰
新加坡是世界上城市规划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且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规划起步条件都比较差、都拥有较高的城市人口密度、都是国家控有土地,本文研究希望能从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出建议。文中从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民主与法治、文化与创新等四个角度论述新加坡城市规划中的成功之处与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希望在比鉴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新加坡 城市规划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中部地区农业和人口大省,安徽省较为重视城镇化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进程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相对偏低,亟待总结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一、安徽城镇化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1.城镇化推进速度较高,但整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藻 冷天
作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与中国独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相结合的产物,各地蓬勃兴起的农村新型社区正在成为集聚和承接各类农业转移人口及城市流动人口的重要空间。本文在对于成都市不同农村新型社区类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在成都市温江区展开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新型社区未来治理方向及发展对策:积极探索构建"三社互动"的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推动实现"复合共治"。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农村新型社区 人的城镇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怀录 贾睿 唐永伟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地区发展建设特征,通过对近年来西北小城镇规划的反思,探析西北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规划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西北地区 小城镇 规划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由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机构专家组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思路。本刊拟每期刊发1篇,以飨读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炼
成都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点,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危害了生态环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并完善成都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期为成都地区及其他类似的城市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农村 新型城镇化 成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炼
成都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点,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危害了生态环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并完善成都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期为成都地区及其他类似的城市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农村 新型城镇化 成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静晓 石昌林 田曙安
本文以安康为对象,以规划编制、规划审查与项目审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对陕南新型城镇化的移民搬迁工程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存在质量监管介入不够、规划深度不够、多规融合缺乏等问题,需要高质高效编制移民搬迁系列规划;强化规划审批和主动跟踪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加大跨区搬迁;以合同为中心规范招投标,确保新型城镇化下移民搬迁规划建设有序开展。
关键词:
工程移民 规划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伟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于产业支撑,核心问题是实现转移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使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法,搜集整理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资源基础;运用边际分析法,围绕劳动力就业安置的核心问题,估算出主导行业的就业弹性经验值;综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设计出阿城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方案表明:旅游业是最理想的安置部门,其次是建筑行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源于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双轮"驱动,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的关键是顺利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优化,进而产生就业增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一般有两种路径:异地安置和就地安置,破题举措是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二元化的管理体制,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涛 郭亚宣
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郑州都市区规划体系构建,除须考虑"城市"利益之外,更应兼顾广大农村空间、生态空间的利益。只有使规划体系覆盖全域,构建贯穿"编制一审批一实施保障"全过程的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规划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城乡一体和谐发展。
关键词:
郑州都市区 全域覆盖 规划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关涉的是人的城镇化,它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民职业的转换,即把农村的户籍变成城市户籍,还意味着农村人口从价值观、生活观到思想理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彻底发生质变,真正转为市民。基于社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社区教育 推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