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9)
2023(16821)
2022(13999)
2021(13032)
2020(11164)
2019(25520)
2018(25412)
2017(49528)
2016(26638)
2015(30307)
2014(30352)
2013(30349)
2012(28041)
2011(25124)
2010(25604)
2009(24036)
2008(24134)
2007(21802)
2006(19244)
2005(17616)
作者
(77775)
(64808)
(64712)
(61466)
(41459)
(30971)
(29611)
(25327)
(24487)
(23271)
(21937)
(21748)
(20636)
(20464)
(20045)
(19955)
(19532)
(19306)
(18757)
(18655)
(16089)
(16039)
(15841)
(14850)
(14614)
(14563)
(14505)
(14494)
(13112)
(12971)
学科
(122750)
经济(122620)
(97273)
管理(87907)
(84254)
企业(84254)
方法(53310)
数学(43997)
数学方法(43475)
(36695)
(34876)
业经(33799)
中国(33763)
地方(26676)
农业(25149)
(24200)
(24030)
财务(23958)
财务管理(23913)
企业财务(22515)
(22488)
贸易(22473)
(21839)
技术(21675)
(20350)
理论(19475)
(19433)
(19424)
银行(19390)
(18628)
机构
学院(393182)
大学(387423)
(166317)
经济(162981)
管理(155360)
理学(132544)
理学院(131172)
管理学(129116)
管理学院(128382)
研究(127101)
中国(100386)
(81895)
(78955)
科学(75627)
(65187)
(64202)
财经(62196)
(60596)
中心(59551)
研究所(57410)
(56226)
业大(55684)
北京(51920)
农业(51029)
经济学(50097)
(48999)
师范(48508)
(48375)
财经大学(45652)
(45485)
基金
项目(250320)
科学(197916)
研究(185206)
基金(180808)
(155625)
国家(154222)
科学基金(133794)
社会(117945)
社会科(111928)
社会科学(111899)
(99966)
基金项目(95555)
自然(85621)
教育(85165)
自然科(83647)
自然科学(83622)
(82666)
自然科学基金(82129)
编号(75779)
资助(74326)
成果(60802)
(57709)
重点(55891)
(55534)
(54220)
课题(52138)
创新(50107)
国家社会(48209)
(47963)
科研(47947)
期刊
(189830)
经济(189830)
研究(115237)
中国(76222)
(63882)
管理(61490)
(60393)
学报(54577)
科学(52602)
大学(42257)
农业(41220)
学学(39952)
技术(39047)
(39000)
金融(39000)
教育(38774)
业经(33655)
财经(31193)
经济研究(29543)
(26838)
问题(25592)
(23671)
技术经济(22206)
(20446)
统计(19878)
商业(19711)
现代(18642)
理论(18637)
(18457)
财会(17664)
共检索到594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于洪深  
简述了功效系数法的原理与一般步骤,提出了一套物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功效系数法对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蕾  
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论述了物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文章围绕健全完善推动物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现代物流企业绿色经营管理体系、大力推动物流企业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攻关、积极培育拓展绿色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推进物流业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出了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荣霞  
在建立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基础上,运用ISM技术构建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揭示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阐述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确定了影响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物流诸环节浪费及污染是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琳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政府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和严格管制,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已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和物流体系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发展绿色物流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是保护环境和物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宁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界定了区域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特征,构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以往区域物流业评价中存在的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的弊端。以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状况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筱筱  高波  
本文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引入区域差异系数,建立基于T O P S I S法的区域差异系数折算模型。运用东西部地区部分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剔除区域差异影响后西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有了较大变化,东西部地区的企业差异并不明显,说明了外部的宏观环境是造成东西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婵娟  
基于2005年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和MLD指数测算了物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演变,运用Shapley值分解法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物流业省际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且没有明显缩小趋势;推动省际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固有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劳动力成本因素成为促使省际差距缩小的力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婵娟  
基于2005年~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im系数、Theil指数和MLD指数测算了物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演变,运用Shapley值分解法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物流业省际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且没有明显缩小趋势;推动省际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固有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劳动力成本因素成为促使省际差距縮小的力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婵娟  
基于2005年~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和MLD指数测算了物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演变,运用Shapley值分解法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物流业省际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且没有明显缩小趋势;推动省际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固有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劳动力成本因素成为促使省际差距缩小的力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元君  冯飞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力勇  
根据新的创新分类方法,中国企业的创新分布呈现出在外围创新领域表现活跃,在核心创新领域的能力积累较慢,在系统创新领域缺乏显著作为的特征,从产品结构与竞争策略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一分布特征与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结构特点和竞争策略的选择有关。虽然中国企业在外围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竞争绩效,但相对于系统创新,外围创新所创造的竞争优势维持时间较短,而源于系统创新的竞争优势则持续时间较长,系统创新是企业内在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企业应在系统创新领域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雪  何梦卿  
(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1.管理者轻视财务分析工作。从战略管理角度来看,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础上的企业竞争优势才具有持久性。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应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只把视线放在市场管理、营销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工作上,或者只关注利润表上的利润额以及销售部门的销售额,往往会忽略掉重要的财务分析结论。因为利润表上反映的利润额不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桂镇  赵先贵  郝鸿忠  
采用熵值法对陕西省1995—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0.067 6上升到2004年的0.137 4,说明陕西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是可持续的。(2)各子系统间的可持续发展速率差异十分明显,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和发展潜力呈正向发展,并且区域发展水平增速最快;区域均衡度和开放度2个指标改善不大,并表现出不稳定性;区域发展协调度和调控度2个指标呈负向发展。为了推动陕西省全面发展,针对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克亮  严慧斌  孟祥瑞  
本文在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全国1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测度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将煤炭资源城市按照规模进行科学分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因子、社会环境因子、资源因子和就业因子为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其中经济因子起主导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4个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政府应加大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扶持力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光忱  赵曼  孙磊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建筑企业正面临着调整转型、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建筑企业优势和普遍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过程中面对的机遇和威胁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建筑企业实现平稳、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