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5)
2023(18655)
2022(15835)
2021(14650)
2020(12002)
2019(27879)
2018(27699)
2017(53139)
2016(28654)
2015(32440)
2014(32510)
2013(31870)
2012(29495)
2011(26581)
2010(26855)
2009(24498)
2008(23655)
2007(20939)
2006(18518)
2005(15892)
作者
(83047)
(69004)
(68521)
(64948)
(43820)
(33161)
(31154)
(27150)
(26305)
(24602)
(23410)
(23320)
(21928)
(21766)
(21205)
(21100)
(20408)
(20276)
(19742)
(19651)
(17201)
(17046)
(16804)
(15922)
(15521)
(15338)
(15272)
(15199)
(13906)
(13696)
学科
(121762)
经济(121632)
(79700)
管理(79428)
(62903)
企业(62903)
方法(53530)
数学(46613)
数学方法(45802)
(40007)
中国(34116)
业经(29333)
地方(28896)
(28130)
农业(26658)
(24971)
(21453)
(20238)
贸易(20221)
理论(20119)
(19566)
技术(18635)
环境(18425)
(18378)
银行(18333)
(18281)
(17620)
金融(17618)
(17579)
(17301)
机构
学院(406904)
大学(404442)
管理(160671)
(160457)
经济(156854)
理学(139188)
理学院(137630)
研究(136036)
管理学(134730)
管理学院(133997)
中国(101794)
(86616)
科学(84958)
(71975)
(69669)
(67693)
中心(62659)
业大(61988)
研究所(61624)
(60190)
财经(57392)
(55251)
北京(54741)
师范(54729)
农业(53368)
(52161)
(49802)
(49086)
经济学(47644)
技术(44074)
基金
项目(279401)
科学(219968)
研究(204701)
基金(201316)
(175386)
国家(173862)
科学基金(149839)
社会(128156)
社会科(121286)
社会科学(121255)
(110453)
基金项目(105967)
自然(97471)
自然科(95237)
自然科学(95217)
教育(94929)
自然科学基金(93441)
(92446)
编号(84499)
资助(83682)
成果(67914)
重点(62460)
(62260)
(60808)
课题(58542)
(57836)
创新(53863)
科研(53156)
国家社会(52367)
教育部(52142)
期刊
(179043)
经济(179043)
研究(117700)
中国(81501)
(66945)
学报(63737)
科学(59718)
管理(59040)
(53571)
教育(49365)
大学(49289)
学学(46410)
农业(45657)
技术(38640)
(35901)
金融(35901)
业经(32460)
经济研究(28035)
财经(26984)
(23060)
问题(23014)
(22110)
图书(21289)
统计(20341)
技术经济(20218)
(19824)
科技(19609)
(18438)
理论(18425)
商业(18173)
共检索到598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华  马春宁  周生路  吴绍华  吴巍  
社会经济-生物自然-土地管理三维驱动因素通过"农村人口-耕地-农村居民点"3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驱动着乡村转型发展。以该3要素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力学平衡模型乡村转型发展偏离度的评价方法,并综合应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及2006~2020年规划修编数据,分析了江苏省乡村地区转型变化的特征规律。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县(市区)乡村地区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偏离发展情况;偏离度空间上呈现极角苏南<苏中苏中>苏北的规律;农村居民点扩张成为乡村转型均衡发展的最重要阻碍因素,这根源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三元"结构社会体制,目前"生产空间较好的...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少平  
非均衡模型是70年代初产生的一个研究分支。由于它从理论到实践更加接近于经济现实,因而70年代至80年代中一直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应用已涉足到了微观和宏观的很多领域,如劳动力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消费品市场,信贷市场等。 1 引言当一个市场或者一家厂商的产品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不能结清市场。描述这种具有非均衡特征的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俊良  郭显超  
文章在综述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均衡、人口均衡、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构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模型,认为均衡的基本含义就是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人口内外部各子系统同时具备了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状态,其内容包括内部均衡、外部均衡和总体均衡三个方面。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内部、人口外部、人口总体三个方面,分别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协调度和可持续度进行测评,并利用1982~2010年的数据对四川省主要年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3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不容乐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方  袁超文  
本文在Diamond(2016)模型基础上,引入户籍和土地供给规则等因素,比较了当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中的高、低学历劳动力的迁移动机差异,探讨中国城市发展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影响中国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因素还是工资水平;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城市的舒适度也是影响他们迁移的重要因素,存在福利洼地。(2)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是迁移人口的增减。(3)高、低学历劳动力之间有互补性,但劳动力市场的回报更偏向于高学历劳动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璐  王沁  
在现有对投资与消费关系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引入Copula函数来探讨投资与消费的变动关系。首先利用因子分析进行投资与消费高维指标的降维处理,这样有效避免了Copula函数在多维变量下的建模复杂性;接着利用半参数建模方法选择了Cumbel函数来描述当前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投资与消费存在显著不均衡关系,同时二者具有非对称性、非线性等数量特征;最后对上述研究结论进行了经济解释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翠芬  苏文龙  
新升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和人才专项资金问题通常成为制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建立数学模型,测算新升本科院校各学科教师晋升职称的快慢程度,有利于改革该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各学科人才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军  
加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均衡汇率测算是破解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汇率问题的可循之径。笔者论证了金融非中性是均衡汇率测算引入金融发展因素与形成BEER修正模型的理论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中国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与H-P滤波分析对1994年~2010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考虑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因素后人民币汇率失调在5%以内,失调程度轻微。笔者从另一角度支持了Chueng等人的"人民币低估问题存在高估"的研究结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闵兰  冯俊  王维  
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针对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指标的统计模型。该模型能够给出受评地区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指标。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判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对影响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各种主要因素分级处理,为了更客观地反映问题,对各级指标因子、模型采取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对其中的二级指标给出评判集,得到模糊评判矩阵,最后计算出一级因素的隶属度,给出综合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芳   胡立君  
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乡村振兴水平跨过门槛值后能够更有效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芳   胡立君  
文章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乡村振兴对城乡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乡村振兴水平跨过门槛值后能够更有效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颖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不仅存在,而且还表现为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二元结构,这种特殊的和固化的经济社会二元体制已造成的经济社会矛盾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和新趋势,有必要在理论上、制度的创新上、政策的制定上加强研究,以保证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康稳定地推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翼  
早期的货币理论一直在宏观背景下研究货币运行 ,存在严重的武断性。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宏观经济研究日趋注重微观层面的经济基础。通过解决代表人的跨期最大化问题 ,将货币纳入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 ,成为货币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各类货币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货币效用 ,现金约束和交易成本等角度解释了个体持币动机和整体货币运行。结合各类模型的优点形成一套解释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的货币理论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战晓华  邓泉国  
税费改革之后,乡村之间由强控制关系走向缓和并趋于互动。但是,由于乡村两级组织与农民利益脱节,乡村制度性权力弱化以及财政困难使得乡村治理难有作为。而压力型体制的存在更是制约乡政村治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善乡政村治的治理环境,构建乡村治理结构多元化格局,进一步细化乡村的职责权限,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琳  
深入分析了确保土地开发利益平衡应聚焦的三大问题,即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开发与农用地保护及城乡统筹的利益平衡、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有效拓展;提出了土地流转杠杆平衡机制的设计框架;采用纳什均衡博弈模型,构建了利益补偿机制模型和风险托底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杠杆机制来平衡多边利益,得到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补偿和风险托底的基金分配方案。最后,提出了土地流转的配套政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卓  尚海洋  樊姣姣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04-2017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检验教育信息化投入与教育信息化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2004-2017年间,教育信息化投入对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门槛值以下时,增加教育信息化投入能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门槛值以上时,增加教育信息化投入对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地方财政应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缩小2.0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差异,促进信息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助推教育现代化的提前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