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1)
- 2023(13726)
- 2022(12054)
- 2021(11327)
- 2020(9402)
- 2019(21921)
- 2018(21719)
- 2017(42315)
- 2016(22648)
- 2015(25396)
- 2014(25218)
- 2013(24682)
- 2012(22376)
- 2011(19912)
- 2010(19508)
- 2009(17587)
- 2008(16946)
- 2007(14376)
- 2006(12156)
- 2005(10395)
- 学科
- 济(90247)
- 经济(90141)
- 管理(66816)
- 业(63392)
- 企(54145)
- 企业(54145)
- 方法(46397)
- 数学(40197)
- 数学方法(39625)
- 财(24440)
- 农(22863)
- 中国(21534)
- 学(20083)
- 业经(19857)
- 理论(16944)
- 务(16693)
- 财务(16621)
- 财务管理(16590)
- 地方(16327)
- 企业财务(15819)
- 农业(15542)
- 贸(15150)
- 贸易(15146)
- 和(14713)
- 易(14678)
- 制(14128)
- 技术(14051)
- 环境(13837)
- 划(12464)
- 银(11935)
- 机构
- 大学(317512)
- 学院(314370)
- 管理(130090)
- 济(123941)
- 经济(121332)
- 理学(114612)
- 理学院(113421)
- 管理学(111223)
- 管理学院(110658)
- 研究(98483)
- 中国(71542)
- 京(66114)
- 科学(61453)
- 财(56227)
- 所(47383)
- 业大(46726)
- 财经(46508)
- 农(45830)
- 中心(45042)
- 研究所(43517)
- 江(42788)
- 经(42507)
- 范(41454)
- 北京(41137)
- 师范(41096)
- 经济学(37320)
- 院(36516)
- 农业(35758)
- 财经大学(35139)
- 州(35052)
- 基金
- 项目(224252)
- 科学(177200)
- 研究(164201)
- 基金(164187)
- 家(142306)
- 国家(141174)
- 科学基金(122801)
- 社会(103318)
- 社会科(97935)
- 社会科学(97909)
- 基金项目(87659)
- 省(86481)
- 自然(80965)
- 自然科(79081)
- 自然科学(79063)
- 自然科学基金(77603)
- 教育(75972)
- 划(72979)
- 资助(67724)
- 编号(67077)
- 成果(52976)
- 部(49884)
- 重点(49591)
- 创(46635)
- 发(46471)
- 课题(44871)
- 创新(43450)
- 科研(43366)
- 教育部(43285)
- 大学(42497)
- 期刊
- 济(126678)
- 经济(126678)
- 研究(89892)
- 中国(51114)
- 学报(48355)
- 管理(46182)
- 科学(44643)
- 财(43336)
- 农(40162)
- 大学(37518)
- 学学(35164)
- 教育(34659)
- 农业(28351)
- 技术(28285)
- 财经(22145)
- 融(21244)
- 金融(21244)
- 业经(20871)
- 经济研究(20302)
- 经(18812)
- 图书(17026)
- 问题(16381)
- 理论(15427)
- 技术经济(15383)
- 科技(15252)
- 版(14289)
- 实践(14106)
- 践(14106)
- 业(14047)
- 统计(13752)
共检索到433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燕 李小燕 程小可
围绕剩余收益估值理论的发展过程与研究领域,系统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述,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剩余收益 权益估值 现代公司财务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小可 卿小权
管理会计文献将总括盈余扣除公司自有资产必要回报后的部分视为剩余收益,以剩余收益为内生变量的权益估值模型称作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介绍了剩余收益估值理论的演化历程及其估值表达式,继而从四个方面对该领域内的国外相关实证文献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我们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扼要的总结与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东洋 张天西
文章对基于会计信息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演化进行了回顾及展望。认为考虑了线性信息动态的Feltham-Ohlson模型及其改进在全面考虑稳健会计造成的有偏影响、与公司分红有关的个人所得税、用分析师盈利预测均值代替影响公司价值的其他信息等三个方面仍存在缺陷。同时,还从上述三个方面探索了F-O模型的改进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
关键词:
公司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 实物期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俭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公司股价的解释力要强些,从而证实了实物期权对改进剩余收益模型方面的价值和可能性,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公司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 实物期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保刚 王丽南
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定位了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将会计数据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日益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从Ohlson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前期成果、模型提出、拓展以及对模型的实证检验角度进行陈述,试图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供以后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
剩余收益 企业价值 净剩余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洪 何丹
剩余收益价值模型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信息,以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计算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通过分析基于剩余收益价值理论的权益资本成本计量的4种模型,我们认为:依据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和基于剩余收益价值模型计算的权益资本成本是资本成本计量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
盈利预测 剩余收益价值模型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冰清 庞立中
目前广泛应用于评估寿险公司价值的方法是基于内含价值的估价模型。内含价值评估法认为寿险公司的评估价值等于现有内含价值加未来新业务价值,这与当前在一般企业价值评估中最为流行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具有很大相似性。本文首先对一般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和寿险公司价值评估模型进行综述;然后基于剩余收益角度,分析了目前寿险公司广泛使用的内含价值评估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最后以中国人寿为例,证实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较原内含价值评估模型对公司价值更具解释力。
关键词:
寿险公司 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 内含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钭志斌
剩余收益(EBO)模型被认为比股利贴现等股票估价模型更具有解释力。本文在该模型应用的基础上,对导致估值结果与股票价格产生差异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采用估价模型进行股票价值分析时,需要对模型中各数值元素进行恰当的估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种表内表外因素对估值、价格的影响。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股票估值 不确定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宇宏
一、引言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如火如荼,以国有银行上市、信用社及中小银行的改造为主体,越来越关注股东价值是一个重要改变。所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成为了管理体系的核心,这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特殊性,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评估体系相对较完善的国外,商业银行一直是业界公认为较难评估的企业类型之一。商业银行的业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英巧 王富炜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值评估由理论推向了实证。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中小板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蕾
在资产评估中恰当选择和使用价值类型是世界各国评估准则和评估实践的最基本的执业要求和执业理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对资产评估投资价值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中央企业加快"走出去"战略,对投资价值类型的使用更是提出紧迫要求。文章对国内外有关投资价值类型的评估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冀能为基于投资价值类型的评估理论与实务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欧阳励励
本文以沪深30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2003-2005年度期间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并对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净资产、会计收益,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能够解释更多的股价波动,但并未超过净资产和会计收益的联合解释力,表明市场对价值创造的认识不强。从分年度研究结果来看,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逐年增加,可以看出价值投资理念在不断增强。进一步对影响模型应用的因素分析还发现,会计方法对模型的应用有影响,市场对净资产账
关键词:
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盈利预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耀辉 邵希娟
本文从理清剩余收益模型相关的知识点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明确地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银行存款到底属于经营性资产还是金融性资产;如何进行税收的分摊;如何满足干净盈余关系;应当使用权益剩余收益模型还是经营剩余收益模型。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价值评估 公司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