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3)
- 2023(19015)
- 2022(15658)
- 2021(14384)
- 2020(12215)
- 2019(27916)
- 2018(27883)
- 2017(53749)
- 2016(28749)
- 2015(32249)
- 2014(32337)
- 2013(31848)
- 2012(28819)
- 2011(25579)
- 2010(25729)
- 2009(24308)
- 2008(24286)
- 2007(21880)
- 2006(19059)
- 2005(17544)
- 学科
- 济(121084)
- 经济(120918)
- 业(105562)
- 管理(98470)
- 企(92810)
- 企业(92810)
- 方法(53966)
- 数学(43653)
- 数学方法(43131)
- 财(38723)
- 农(37946)
- 业经(35948)
- 中国(31438)
- 制(28552)
- 务(26581)
- 财务(26511)
- 财务管理(26458)
- 农业(26215)
- 企业财务(25098)
- 理论(22439)
- 贸(21714)
- 技术(21711)
- 贸易(21702)
- 学(21427)
- 地方(21247)
- 易(21072)
- 和(20776)
- 体(19986)
- 银(19638)
- 银行(19605)
- 机构
- 学院(414616)
- 大学(411600)
- 济(171939)
- 经济(168345)
- 管理(166053)
- 理学(142452)
- 理学院(141050)
- 管理学(138820)
- 管理学院(138041)
- 研究(130108)
- 中国(102779)
- 京(85687)
- 财(83640)
- 科学(77138)
- 农(67358)
- 财经(65781)
- 所(64171)
- 江(64006)
- 中心(61949)
- 经(59591)
- 业大(58737)
- 研究所(57525)
- 北京(53117)
- 农业(52460)
- 经济学(52310)
- 范(51427)
- 师范(50927)
- 州(50353)
- 财经大学(48531)
- 经济学院(47203)
- 基金
- 项目(271186)
- 科学(215804)
- 研究(201184)
- 基金(198476)
- 家(170917)
- 国家(169420)
- 科学基金(148123)
- 社会(129774)
- 社会科(122946)
- 社会科学(122916)
- 省(106588)
- 基金项目(105123)
- 自然(94735)
- 教育(92768)
- 自然科(92579)
- 自然科学(92553)
- 自然科学基金(90918)
- 划(88270)
- 编号(82920)
- 资助(79618)
- 成果(66949)
- 重点(60460)
- 部(60281)
- 创(58645)
- 发(57761)
- 课题(55634)
- 创新(54198)
- 国家社会(53892)
- 制(53591)
- 教育部(52491)
- 期刊
- 济(194491)
- 经济(194491)
- 研究(118754)
- 中国(79948)
- 财(69417)
- 管理(64726)
- 农(62562)
- 学报(58534)
- 科学(56087)
- 大学(45927)
- 学学(43198)
- 农业(42185)
- 教育(40805)
- 融(39239)
- 金融(39239)
- 技术(38661)
- 业经(33576)
- 财经(33110)
- 经济研究(29975)
- 经(28480)
- 问题(25800)
- 业(24399)
- 技术经济(21982)
- 图书(20649)
- 财会(19905)
- 贸(19780)
- 现代(19640)
- 版(19539)
- 商业(19442)
- 理论(19434)
共检索到617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婧思 綦良群
本文以客户需求为视角,探讨了现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增值建立新发展格局下竞争优势的途径。研究中将前景理论引入演化博弈模型,使用价值感知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替换期望效用函数中的期望收益和事件概率,同时考虑参照点的价值感知对收益矩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服务要素差异度、先进生产性服务要素需求度,以及企业资源吸收能力等因素都对服务化策略采纳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异质性的服务要素对策略采纳影响最为显著。此外,合理的服务化收益分配和成本是服务化策略采纳的前提条件,但客户和企业在此方面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客户对先进生产性服务化成本容忍度较高,企业则对服务化收益更为敏感。最后,客企的模糊反感程度和损益敏感性系数也是影响服务化策略采纳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合理调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锋 张瑶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韩冰
低碳经济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低碳转型刻不容缓,为了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尽快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本文利用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装备制造企业相互作用下的低碳技术创新决策支付矩阵,通过稳定性分析揭示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探讨碳税、碳交易、补贴以及购买者低碳偏好等变量对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税强度及碳交易力度对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最为明显;政府高强度的投入补贴力度有助于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与否对购买者低碳偏好的敏感性较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洁 吴小桔 李鹏 盛永祥 施琴芬
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演化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转移主体行为。考虑到传统的演化博弈模型不能对知识转移主体非理性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本文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运用前景价值函数完善支付矩阵的部分参数,分析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仿真模拟得出如下结论:知识转移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转移策略由直接收益、转移成本及前景损益等因素决定;转移方的风险损失对转移策略影响较大,而接收方潜在收入对知识转移策略影响较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洁 吴小桔 李鹏 盛永祥 施琴芬
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演化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转移主体行为。考虑到传统的演化博弈模型不能对知识转移主体非理性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本文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运用前景价值函数完善支付矩阵的部分参数,分析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仿真模拟得出如下结论:知识转移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转移策略由直接收益、转移成本及前景损益等因素决定;转移方的风险损失对转移策略影响较大,而接收方潜在收入对知识转移策略影响较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国昊 陈超 罗建强
制造业服务化战略实施过程势必会产生供需双方的交互,但因供需双方掌握信息不对称性会产生知识缺口。在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知识缺口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揭示制造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行为方式,构建考虑两者行为的交互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形下的模型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采用matlab数值实验方法研究直观表现参数变动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易形成知识缺口,而企业的服务化程度、客户的参与程度、服务化所形成的差额收益会对制造企业与客户基于知识的交互产生影响,需要对知识缺口进行补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付静雯
低碳发展模式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针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碳排放问题,构建了低碳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政府及第三方监管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在碳减排过程中三方主体的演化规律及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得出结果:装备制造企业的低碳演化决策是三方主体共同博弈的结果,只研究单一变量的演化结果有局限性;低碳背景下企业不应该存在继续以传统方式生产的侥幸心理;降低政府的低碳调控成本、降低装备制造企业的低碳转型成本、加大对传统生产企业和不履行监管职责的第三方监管机构的罚款力度,加大对低碳生产企业的补贴力度等方式能够有效的推动三方主体向理想低碳运营模式演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海丰
本文以面临数字化转型决策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政府及两个实力存在差异的制造业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对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选择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在政府的激励和监督条件下,企业转型策略受到企业间合作转型协同效应影响;不同协同效应、不同数字化水平和不同政府管制水平下企业策略选择也有所差异。据此,建议政府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技术渠道、资金等支持,同时帮助企业间匹配,以此通过高效利用企业间协同效应加快数字化转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枚莲 李宗活 张婕
从前景理论视角分析地方政府监督下的企业低碳生产策略,建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收益感知矩阵,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低碳策略演化博弈过程,模拟分析环境恶化风险成本、惩罚成本、低碳补贴及地方政府收益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低碳策略取决于对方低碳策略的选择和参数感知价值,参数感知价值围绕临界值上下波动时,低碳策略随之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低碳策略演化为环境效益最大化的企业低碳生产、地方政府监督策略集合;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损益价值的感知大小影响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綦良群 王金石 崔月莹 高文鞠
依据GERT模型,从价值流动视角揭示国民经济系统整体视域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与其它产业间价值增值量的变化规律及价值流动网络结构。依据产业间价值流动的价值增值乘数和价值平均转移次数等参数,构建中国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水平指标并加以测度。结果表明,2002—2018年间,中国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整体高于产出服务化水平,装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整体上呈轻微上升趋势,装备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水平自2012年以后呈现上升发展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丁 孙林岩
借助内容分析法对客户价值的构成和评估体系展开定量分析,通过对访谈文档编码,研究了影响客户价值感知的因素概念及其相对重要性,并探讨了企业与客户对产品价值感知的差异。研究识别出基于客户感知的26个影响因素,包括其重要性优先序和概念定义,并证实企业在产品盈利能力、产品配置、购买成本、智能管理等因素上与客户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澳 张羽丰 张伟科
以平台上的企业用户为视角并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政府、平台以及企业用户组成的经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有助于寻找达成目标策略组合的途径、为平台垄断规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补罚并举”即对受垄断行为侵害的企业用户采取适度补贴手段、对造成垄断行为的平台进行惩罚是达到目标策略组合的有效路径;“多罚多补”即同时加大惩罚与补贴力度是保证实现目标策略组合的关键;平台不同条件下的运营成本将影响平台决策,降低平台正常服务成本或提高垄断成本可促使其放弃垄断行为。因此,现有规制措施可以尝试从单一的仅对垄断平台的惩罚拓展为“补罚并举”,在“补”与“罚”的数量关系上应实现“多罚多补”,应同时考虑降低平台正常服务成本并提高垄断成本。
关键词:
平台垄断 演化博弈 规制 企业用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付静雯 李奉书
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背景,通过借鉴创新扩散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社会系统中参与服务创新的相关主体进行分析,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并改进Bass经典创新扩散模型,探究政府规制行为对企业服务创新行为演化及扩散的影响,利用Matlab对复制动态方程和扩散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满足政府的社会总收益大于其调控成本和各项补贴总额且企业选择服务创新策略时收益的额外增加额大于其实际投入时,系统才会演化至政府调控且企业采纳服务创新的稳定状态;适当增加政府对企业的调控力度、投入补贴和税收补贴有助于推进服务创新在系统中的扩散,其中税收补贴的感知能力最强,投入补贴最弱;将抑制系数引入Bass创新扩散模型,构建互补型、竞争型和替代型三种服务创新的扩散模式,其中竞争型扩散符合中国现阶段市场规律,替代性扩散将成为未来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书凝 吴桥 钱忆薇
为研究低碳视角下制造企业产能共享策略,基于低碳视角,构建“产能共享平台-产能提供方-产能需求方”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系统的演化策略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低碳产品补贴的共享比例、高碳产品罚金的共担比例、平台提供服务水平的高低程度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供方选择参与产能共享的概率与其获得低碳产品补贴的共享比例成正比,与其支付高碳产品罚金的共担比例成反比;需求方选择生产低碳产品的概率与提供方获得低碳产品补贴的共享比例、提供方支付高碳产品罚金的共担比例均成反比;提供方选择参与产能共享的概率与提供方的信息化程度系数成正比,平台提供高服务水平时,提供方选择参与产能共享的概率更大。
关键词:
低碳 制造企业 产能共享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綦良群 周凌玥
服务要素获取、服务要素嵌入与吸收、服务创新构成了推动装备制造业服务化持续演进的基本循环,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整合过程模型,围绕整合过程中价值增值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理论假设,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整合过程中产业连接密度、服务要素嵌入方式、知识吸收能力对装备制造业价值增值能力存在显著影响。产业连接密度增加对价值增值能力提升存在促进作用,且在初期时显著,随后减弱;投入端和产出端服务要素嵌入均能影响价值增值能力,但二者作用效果不同;知识吸收能力提高能够促进服务创新的发生,进而提高装备制造业价值增值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