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70)
2023(20678)
2022(17496)
2021(16336)
2020(13473)
2019(30912)
2018(30504)
2017(59024)
2016(31713)
2015(35317)
2014(35113)
2013(34435)
2012(31911)
2011(28645)
2010(28953)
2009(26655)
2008(26418)
2007(23494)
2006(20835)
2005(18861)
作者
(90133)
(75178)
(74454)
(70835)
(47971)
(35862)
(33809)
(29333)
(28558)
(26951)
(25417)
(25408)
(23892)
(23888)
(23176)
(23100)
(22304)
(21869)
(21570)
(21510)
(18622)
(18473)
(18217)
(17388)
(16707)
(16696)
(16692)
(16595)
(14980)
(14821)
学科
(136064)
经济(135916)
(108724)
管理(102808)
(95386)
企业(95386)
方法(57385)
数学(46596)
数学方法(45977)
(40023)
(38336)
业经(38059)
中国(36796)
地方(29191)
农业(27609)
(26531)
(26264)
财务(26180)
财务管理(26139)
(25138)
企业财务(24797)
理论(24766)
(23871)
贸易(23854)
技术(23675)
(23116)
(23065)
(22039)
(21359)
银行(21319)
机构
学院(452621)
大学(449304)
(186479)
经济(182508)
管理(182255)
理学(156262)
理学院(154599)
管理学(152074)
管理学院(151234)
研究(149636)
中国(115789)
(96199)
科学(89303)
(88004)
(73980)
(71096)
财经(69358)
(68657)
中心(68425)
研究所(66649)
业大(64000)
(63041)
北京(60998)
(59338)
师范(58826)
经济学(55328)
(55170)
农业(55058)
(54766)
财经大学(51293)
基金
项目(299168)
科学(237291)
研究(223280)
基金(217153)
(187210)
国家(185511)
科学基金(161549)
社会(141475)
社会科(134049)
社会科学(134017)
(116860)
基金项目(114269)
自然(103844)
教育(102852)
自然科(101473)
自然科学(101450)
自然科学基金(99634)
(97432)
编号(92044)
资助(89384)
成果(74397)
重点(66507)
(66082)
(66069)
(63382)
课题(63126)
创新(58632)
国家社会(57899)
教育部(57258)
项目编号(56726)
期刊
(213212)
经济(213212)
研究(136679)
中国(88288)
管理(72275)
(69822)
(65654)
学报(64094)
科学(62208)
教育(52271)
大学(50333)
学学(47388)
农业(45145)
(43994)
金融(43994)
技术(42309)
业经(36976)
财经(34564)
经济研究(33088)
(29764)
问题(27470)
(24784)
技术经济(23634)
现代(21719)
图书(21696)
商业(21036)
理论(21009)
(20765)
科技(20763)
(19827)
共检索到682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乐平  罗立之  
留下还是离职对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来说是重要且艰难的抉择。已有研究基于理性假设分析了人才个体、内部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研发人员流动的现实情况对这样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存在控制幻觉的非理性现象。实证得出,成就动机越强烈,越易引发国有企业研发人员作出流动决策;对就业信息的信心水平偏高,国有企业研发人员越倾向于流动;职业发展规划对研发人员是否流动影响并不显著;与国有企业老资格的研发人员相比,新生研发人员的流动倾向更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志强  华贤宇  卢文秀  
合作研发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实中却存在着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意愿强烈,但鲜有合作研发行为的矛盾。基于前景理论,以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为关键变量,分别构建了合作研发、独立研发和模仿3种决策方案的价值函数、决策权重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通过比较前景值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行为的实现条件,并运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技术溢出率、利润分配、知识转化率和信息搜寻成本通过影响3种方案的收益增量影响风险态度;面临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偏好,倾向于选择独立研发;面临模仿与合作研发决策时,科技型小微企业表现为风险规避,倾向于选择模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海燕  杨武  
文章提出基于AHP的招聘决策模型,并通过对某IT企业实际招聘研发人员实践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企业员工招聘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招聘测评模型,应用合适的测评工具,从多方位地对应聘者进行考察,而非只注重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考察,不仅可以提高招聘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而且也从"源头"遏止住研发人员频繁流失的势头,进而为企业研发绩效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景  陈效林  
作者对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时发现,获得较好的绩效评价是研发人员展现更多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动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激发军工企业研发人员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鹏  齐菲  杜鹏程  
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应用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特点,从职业生涯系统、激励方式、工作时间、薪酬体系、岗位设计和组织文化等角度提出了民营企业的柔性管理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鲲鹏  罗婷  肖星  
本文基于580多万条上市公司互联网招聘数据,分析了近年来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对企业研发人员招聘和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受到人才政策影响的公司,研发人员招聘数量显著上升;第二,政策类型层面,这一效应随着人才政策补贴力度和门槛要求的不同而变化,补贴力度越大、门槛要求越低,则效果越显著;第三,企业特征层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更好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人才政策的效果更加显著;第四,城市特征层面,经济发展状况越好、行政级别越高、科研配套环境更好的城市,人才政策效果更显著;最后,人才政策出台后,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研发效率也显著提升。本文从研发人员招聘的角度,为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具体机制和边界条件提供了微观证据,扩充了政府和制度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方面的研究,并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金楼  康正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是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因而,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策略,为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管理提供了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卫东  刘洪  陶厚永  
本文围绕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主题,分别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成果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在关注研发人员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激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茂兴  王端旭  
研发人员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群体,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能否建立切合研发岗位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否吸引、留住人才,能否有效的激励人才,将决定企业能否持久的保持竞争优势,决定企业的命运。建立研发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将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研发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胜任特征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了企业研发人员的胜任特征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素霞  徐建飞  
企业安全投入决策是有限理性人在不确定情形下的决策行为,运用前景理论,构建企业安全投入决策的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计算不同方案的前景值,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参照点、风险偏好(规避)、风险态度等参数对企业安全投入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之所以会选择安全违规方案,与其在安全投入决策时选取的参照点、安全监管力度以及自身的风险偏好(规避)、风险态度等有密切关系。研究给出了促使企业采取安全达标方案、拒绝安全违规方案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军  
激励是人群管理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职能。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激励策略进行分类组合,有助于得到对于激励策略的结构性认识和优化原理。激励的四维结构及其二重均衡模型蕴含着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策略组合的一些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张金霞  谭园  
企业研发人员在战略价值、职业追求、人力资本专有性和团队协作性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特征。本文以此为基点,对企业研发人员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企业研发人员动态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并依据企业研发人员职业生命周期的相继性设计项目与管理导入的动态激励模型,激发研发人员的内在工作动机,防控职业高原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建厂  储敏伟  
科技研发人员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人员作为股权激励对象为科技创新和研发产出创造价值。但现行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却不尽完善。梳理我国股权激励情况及现行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和规定,发现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适用税收政策并未体现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现有税收规定不甚合理,难以发挥长期激励作用。鉴于此,应建立健全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税收政策体系,合理设计针对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税收政策,以列举以及实质推演的方式,按照持有时间长短等设定个人所得税税率等,发挥股权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星  王润孝  
IT产业是个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创造性劳动密不可分。从IT企业的主要产品———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来看,IT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在产品的各个阶段呈现出一种时序分布。建立与IT产品生命周期相匹配的研发人员配置模型,对于解决IT企业产品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投入的适时性、动态性和协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靳娟  宁娟娟  张昕  
基于工作特征模型,着重研究了工作本身与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积极压力之间的关系。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特征5个因子即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工作反馈都与工作积极压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技能多样性对工作积极压力的影响效果最强;工作自主和工作反馈也表现出了较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对如何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压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