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1)
2023(15611)
2022(13644)
2021(12725)
2020(10593)
2019(24646)
2018(24164)
2017(47620)
2016(25039)
2015(28081)
2014(27894)
2013(27287)
2012(24882)
2011(22187)
2010(21852)
2009(20059)
2008(19525)
2007(16957)
2006(14494)
2005(12599)
作者
(69637)
(57761)
(57371)
(54629)
(37022)
(27722)
(26221)
(22707)
(22159)
(20520)
(19933)
(19372)
(18119)
(18029)
(17993)
(17586)
(17311)
(17025)
(16585)
(16441)
(14123)
(13930)
(13928)
(13222)
(12963)
(12840)
(12678)
(12617)
(11549)
(11226)
学科
(100176)
经济(100065)
管理(72175)
(71368)
(58813)
企业(58813)
方法(52236)
数学(45717)
数学方法(45171)
(26622)
中国(26561)
(25003)
(23862)
银行(23715)
(23179)
(22220)
业经(22127)
(20084)
(18678)
金融(18676)
(18428)
贸易(18415)
地方(18337)
理论(18279)
(17853)
财务(17784)
(17753)
财务管理(17743)
农业(16893)
企业财务(16867)
机构
大学(351702)
学院(348980)
管理(144074)
(140479)
经济(137516)
理学(125313)
理学院(124059)
管理学(121889)
管理学院(121268)
研究(107707)
中国(88714)
(73058)
(66836)
科学(64799)
财经(54657)
中心(51315)
(51058)
(51000)
业大(49956)
(49919)
(49088)
研究所(46667)
北京(45623)
(44064)
师范(43678)
经济学(43485)
财经大学(41288)
(40734)
农业(40021)
(39577)
基金
项目(244017)
科学(193048)
基金(179285)
研究(178986)
(154384)
国家(153133)
科学基金(133897)
社会(113947)
社会科(108048)
社会科学(108023)
基金项目(95191)
(93760)
自然(87493)
自然科(85482)
自然科学(85463)
自然科学基金(83918)
教育(82846)
(78862)
资助(74513)
编号(73020)
成果(57521)
(54364)
重点(53779)
(50713)
(50329)
课题(48867)
教育部(47542)
创新(47246)
科研(46962)
国家社会(46932)
期刊
(143862)
经济(143862)
研究(104242)
中国(58801)
学报(51416)
管理(50461)
(50356)
科学(47908)
(44920)
(43289)
金融(43289)
大学(40318)
学学(38139)
教育(35278)
技术(30015)
农业(29932)
财经(26738)
业经(23711)
经济研究(23220)
(22594)
问题(18468)
理论(18423)
实践(16998)
(16998)
技术经济(16346)
图书(16268)
商业(15992)
统计(15756)
科技(15666)
(15203)
共检索到498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青云  杨有振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以我国97家商业银行2003-2013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商业银行是否满足前景理论的假设条件。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与国外银行相比,收益不能完全成为抑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工具。因此,我国高收益商业银行不能表现出风险承担的自我抑制,而是同低收益商业银行一样,保持较高的风险承担动机。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内部控制进行风险承担约束的机制尚未形成,必须依靠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校正,以实现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的目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益国  张一鸣  刘丽萍  
本文选取2012~2020年中国152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样本数据,利用中国45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从强度和频度两个维度计算极端气候指数,实证检验极端气候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效果、异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气候的强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均无显著影响,但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气候的频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存在显著影响。(2)极端低温气候的强度和频度均显著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3)农村商业银行比城市商业银行更易受极端气候影响,且不同地区所受影响具有异质性。(4)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极端气候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主要是通过降低家庭财富、提高其资产风险的“个人”渠道,影响公司经营提高其总体违约风险的“企业”渠道,以及通过气候政策而导致银行业务结构改变的“政府”渠道达成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娟  
文章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收益变动、未来潜在损失和成本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富值的变化也是影响商业银行决策者进行风险承担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盈利层面,高值组银行有明显的风险厌恶特征,而就损失层面而言,低值组银行具有显著的承担风险偏好。研究结果揭示了商业银行对盈利变动和可能损失的敏感程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  
区别于以往从宏观环境或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本市场投资者交易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关系主要由投资者情绪的中期成分所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投资者情绪的关注,尤其要重视投资者情绪的中期变化情况,避免出现过度乐观或迎合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黄珊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逐渐完善的同时,汇率双向波动也日益频繁,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对货币错配现象显著的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方程,以汇改后(2005年第三季度—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季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的升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银行的规模越大,汇率波动引起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动则越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四美  
本文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三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有助于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能够约束银行的冒险行为。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防范银行承担过度风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状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发行或有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或有资本的发行规模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将银行杠杆率的影响纳入考虑后发现,高杠杆银行增加或有资本发行规模时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而低杠杆银行则相反。因此,应对不同杠杆率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规模进行分类指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杨礼  高智贤  
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剖析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基于FGLS方法分析中国16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前中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显著降低,且其对存贷利率市场化最为敏感;小型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因此,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政府应把握好存款利率放开的节奏,严密监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确保经济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兰  董金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7年国内五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考察因素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大股东控制力、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而特许权价值、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可  吴青  李计  
以中国34家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Fintech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2)非系统性重要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较为出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可  吴青  李计  
以中国34家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Fintech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2)非系统性重要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较为出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本文纳入资本充足率要求、惩罚力度和货币政策变量来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拓展模型,剖析了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设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周期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能有效防范监管范围内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具有互补性,随着资本监管压力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增加,有利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风险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协调机制得以加强,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品  沈悦  
本文将互联网金融"降低管理费用"和"抬高资金成本"的效应引入银行风险承担模型,系统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影响与异质作用。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3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以"文本挖掘法"构建的互联网金融指数为解释变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即发展初期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管理费用,降低风险承担,但随后互联网金融将抬高资金成本,转而加剧银行风险承担。(2)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各类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响应具有差异,大型商业银行的表现较为迟缓,而中小商业银行的反应则相对敏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昕  
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2年期间有关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3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金融数据,采用GMM一阶差分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利率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与否以及银行异质性是否并且如何作用于该渠道。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我国,确实存在着利率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并且利率政策的立场与银行的风险承担意愿及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低利率环境将导致银行更高的风险承担;(2)在我国,利率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依赖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规模,资本越充足、规模越大的银行其抵消利率政策影响的能力越强,其风险承担对利率政策的反应相对不敏感;(3)利率政策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国有大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