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6)
- 2023(14652)
- 2022(12914)
- 2021(12143)
- 2020(10137)
- 2019(23695)
- 2018(23396)
- 2017(45111)
- 2016(24352)
- 2015(27380)
- 2014(27131)
- 2013(26575)
- 2012(23935)
- 2011(21178)
- 2010(20901)
- 2009(19073)
- 2008(18691)
- 2007(16190)
- 2006(14015)
- 2005(12137)
- 学科
- 济(93610)
- 经济(93507)
- 管理(81267)
- 业(75445)
- 企(66773)
- 企业(66773)
- 方法(47989)
- 数学(40870)
- 数学方法(40328)
- 财(30126)
- 农(23558)
- 中国(22153)
- 业经(22052)
- 务(21856)
- 财务(21776)
- 财务管理(21732)
- 企业财务(20719)
- 学(19699)
- 理论(18249)
- 制(17605)
- 地方(16777)
- 和(16097)
- 农业(15966)
- 贸(15701)
- 贸易(15694)
- 易(15220)
- 划(14919)
- 技术(14890)
- 环境(14131)
- 银(13887)
- 机构
- 大学(336746)
- 学院(334963)
- 管理(141318)
- 济(130230)
- 经济(127291)
- 理学(122280)
- 理学院(121025)
- 管理学(118985)
- 管理学院(118348)
- 研究(101710)
- 中国(77629)
- 京(70708)
- 科学(62889)
- 财(62393)
- 财经(50168)
- 所(48750)
- 业大(48307)
- 中心(47671)
- 江(47404)
- 农(47217)
- 经(45789)
- 研究所(44431)
- 北京(43978)
- 范(43000)
- 师范(42617)
- 州(38898)
- 经济学(38468)
- 财经大学(37872)
- 院(37760)
- 商学(37159)
- 基金
- 项目(232844)
- 科学(183838)
- 研究(171364)
- 基金(169834)
- 家(146588)
- 国家(145381)
- 科学基金(127033)
- 社会(107237)
- 社会科(101635)
- 社会科学(101607)
- 基金项目(91030)
- 省(90285)
- 自然(83791)
- 自然科(81841)
- 自然科学(81823)
- 自然科学基金(80326)
- 教育(79606)
- 划(75704)
- 编号(70671)
- 资助(69684)
- 成果(55755)
- 部(51512)
- 重点(51417)
- 创(48562)
- 发(47988)
- 课题(47142)
- 创新(45202)
- 教育部(44875)
- 科研(44859)
- 项目编号(44299)
- 期刊
- 济(138983)
- 经济(138983)
- 研究(94393)
- 中国(58016)
- 管理(53867)
- 财(51296)
- 学报(49685)
- 科学(46577)
- 农(41367)
- 大学(38926)
- 学学(36559)
- 教育(36208)
- 技术(30471)
- 农业(28987)
- 融(26603)
- 金融(26603)
- 财经(24514)
- 业经(23046)
- 经济研究(21345)
- 经(20836)
- 图书(17776)
- 问题(17520)
- 理论(16524)
- 业(16323)
- 财会(16286)
- 技术经济(16182)
- 科技(15486)
- 现代(15376)
- 版(15283)
- 实践(15202)
共检索到47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妍琪 张婕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视角,利用中国沪深两市2012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上市公司阈值处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阈值处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现象,且阈值左右的盈余管理行为能通过前景理论得到很好的诠释,即阈值左侧表现为风险偏好,阈值右侧则表现为风险规避。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解释上市公司阈值两侧盈余管理行为差异的原因,也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认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本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前景理论 阈值 盈余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爱民 傅元略 陈高才
文章从前景理论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追求和超越市场阈值与政策阈值而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前景理论能较好的解释各种阈值两侧管理层的风险态度以及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关系,同时也检验了前景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前景理论 盈余管理 市场阈值 政策阈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司管理层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盈余阈值";满足"盈余阈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负效应,而满足"盈余阈值"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效应;仅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比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具有更优的未来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红 贾香萍 张元启
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入手 ,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识别办法 ,并提出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问题、政府和企业转变理念以及进行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对策 ,以便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钟辉霞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分析盈余管理的涵义、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的利弊基础上,提出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业绩考核和报酬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婧 李欢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当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纵观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主体一般涉及ST公司、亏损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等较多,而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这与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文章结合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现行会计准则,探讨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范民营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与防范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成文 成丽
本文将企业伦理引入盈余管理行为分析框架,认为盈余管理行为是企业的理财行为,更多的涉及到企业的理财道德;文章运用企业伦理的原则评价盈余管理行为,并剖析了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伦理道德根源;认为相关者利益、企业利益与伦理道德是一致的,盈余管理使企业违背了伦理道德,其不能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可能能够促进企业短期利润的提高,但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雷宇
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特点为基础,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作为不诚信行为的一种表现,实证检验房价对诚信的影响。结果发现,房价对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诚信度较低的地区更加严重,而且高房价加重了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变更期间趁机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研究结论表明,房价过高会对社会道德产生不利影响,高房价是导致中国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从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高度慎重对待和认真解决房价过高问题,而解决诚信缺失问题也应从经济基础入手。
关键词:
房价 诚信 盈余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建刚 刘庆艳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对新会计准则之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帅 陈曦
本文以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年实施配股方案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Jones模型(1991)对上市公司配股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时间、程度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配股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2006年配股政策放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配股当年及配股前两年。同时发现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并不局限于满足配股资格,也隐含着提高配股定价的潜在动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配股 定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春燕 时彩丽 袁少茹
本文以2015年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青鸟华光为例,剖析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并重点探讨关联交易下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研究发现,青鸟华光利用关联方股权转让和实施无商业实质的关联购销手段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并提出从青鸟华光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利润操作空间、审计报告强调事项、财务报表新增合并对象带来的业绩改变、关联方收入来源、股权交易中股权定价等方面来识别其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春燕 时彩丽 袁少茹
本文以2015年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青鸟华光为例,剖析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并重点探讨关联交易下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研究发现,青鸟华光利用关联方股权转让和实施无商业实质的关联购销手段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并提出从青鸟华光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利润操作空间、审计报告强调事项、财务报表新增合并对象带来的业绩改变、关联方收入来源、股权交易中股权定价等方面来识别其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明
本文从2010~2014年我国融资融券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比控制组,融资融券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融资融券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受到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影响。在公司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融资融券能发挥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而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抑制效果不显著;在公司股权制衡无效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高低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果不再显著,表明公司治理水平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内因,市场化程度等外因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内部治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融资融券 盈余管理 市场环境 股权机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志磊 周思维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利用真实经济活动,扭曲企业的正常经营,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本文选取我国沪深市2002年至200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实证会计理论"三大假设"为基础,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结论显示:债务契约、薪酬契约和政治成本,均与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显著相关。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也显著影响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而且不同于国外研究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和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呈现出显著的互补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