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6)
- 2023(10553)
- 2022(9042)
- 2021(8310)
- 2020(7017)
- 2019(15861)
- 2018(15577)
- 2017(29937)
- 2016(15681)
- 2015(17420)
- 2014(16726)
- 2013(16168)
- 2012(14675)
- 2011(13001)
- 2010(12658)
- 2009(11455)
- 2008(10893)
- 2007(9118)
- 2006(7575)
- 2005(6469)
- 学科
- 济(64897)
- 经济(64826)
- 管理(46607)
- 业(43565)
- 企(37620)
- 企业(37620)
- 方法(35007)
- 数学(30608)
- 数学方法(30108)
- 财(18258)
- 农(15220)
- 学(14499)
- 中国(14462)
- 业经(13692)
- 务(12428)
- 财务(12393)
- 财务管理(12367)
- 企业财务(11778)
- 理论(11579)
- 贸(10573)
- 贸易(10570)
- 制(10510)
- 易(10273)
- 农业(10264)
- 技术(9667)
- 和(9621)
- 地方(9614)
- 环境(9553)
- 融(8653)
- 金融(8652)
- 机构
- 大学(218910)
- 学院(216950)
- 济(88580)
- 经济(86974)
- 管理(86087)
- 理学(75768)
- 理学院(75022)
- 管理学(73476)
- 管理学院(73110)
- 研究(68622)
- 中国(51267)
- 京(44712)
- 科学(42920)
- 财(40238)
- 农(35369)
- 业大(33855)
- 财经(33358)
- 所(33017)
- 中心(32409)
- 经(30552)
- 研究所(30349)
- 江(30222)
- 农业(28147)
- 经济学(28099)
- 北京(27141)
- 范(26615)
- 师范(26244)
- 院(25961)
- 经济学院(25425)
- 财经大学(25294)
- 基金
- 项目(156460)
- 科学(124324)
- 基金(116521)
- 研究(110885)
- 家(102823)
- 国家(102052)
- 科学基金(88601)
- 社会(71972)
- 社会科(68381)
- 社会科学(68361)
- 基金项目(61432)
- 省(60211)
- 自然(59069)
- 自然科(57780)
- 自然科学(57762)
- 自然科学基金(56723)
- 教育(51650)
- 划(51347)
- 资助(47762)
- 编号(43295)
- 重点(35634)
- 部(35002)
- 创(33226)
- 成果(33070)
- 发(32787)
- 创新(31143)
- 科研(31080)
- 国家社会(30660)
- 教育部(30320)
- 大学(29569)
共检索到299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梅鑫南 王应明
传统的交叉效率集结过程通常采用算术平均方法,不仅会低估自评的重要性,而且未考虑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和熵权法的交叉效率集结方法。首先,求解交叉效率矩阵,运用熵权法确定他评过程中评价单元的指标权重。然后,引入前景理论以考虑决策者在交叉效率集结过程中的风险偏好,利用TOPSIS方法识别正负参考点,进而构造总体效用函数,得到前景交叉效率矩阵。随后,构建最大化前景价值模型,求解集结权重。该方法既考虑到交叉效率集结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又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纳入到效率评价中,从而实现决策单元的全排序。最后,结合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前景理论 熵权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梅鑫南 王应明
针对模糊环境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评价问题,本文利用α-截集法将三角模糊数型的投入产出值转化为区间数,提出一种改进的区间交叉效率模型。随后,引入前景理论来研究区间交叉效率集结问题,定义区间参考点代替传统的单个参考点,以最大化所有决策单元的前景交叉效率为原则,构建最大化前景交叉效率模型求解集结权重。根据偏好度方法,比较区间交叉效率值。本文方法基于统一的生产前沿面来度量决策单元的效率,保证了不同决策单元之间以及不同α值下的效率可比;定义区间参考点充分考虑了决策者在模糊环境下的心理因素变化,集结决策单元的区间交叉效率值代替综合前景值,以保留尽可能多的决策信息。最后,通过例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叉效率 模糊DEA 前景理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磊 谢颖
【目的/意义】在现实世界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和心理预期的高低会影响其对效率的评价结果,而传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并未考虑这一因素。针对这个问题,基于前景理论,考虑在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各决策者参考点的多样性,构建具有双参考点的决策者评价策略模型。【设计/方法】首先从外部、内部两个方面定义参考点,设置双参考点以反映决策者外部竞争优势和内部自身特点。其次针对两个参考点分别利用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计算各参照点下的价值。随后,通过引入正理想点侧重系数,进一步综合各参照点下的前景价值,构建反映决策者偏好的双参考点前景理论——交叉效率模型,并求解得到改进的交叉效率矩阵。【结论/发现】该评价策略方法能根据决策者不同的心理偏好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彦哲 赵林丹
研究目标: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熵的无偏赋权法。研究方法:在熵框架下,借鉴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和计量经济学中多项Logit回归的相关研究方法,对信息熵熵权法进行无偏优化,提出了交叉熵熵权法,并且结合数值模拟和实例考察的方法对比信息熵熵权法和交叉熵熵权法的赋权效果。研究发现:交叉熵熵权法从理论基础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均证明了权重的无偏性和稳健性,交叉熵熵权法和信息熵熵权法具有相同的适用性,权重具有相同水平的保性序,但是交叉熵熵权法的权重更加契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合成结果具有更大方差。研究创新:从熵、机器学习和计量经济学三个角度论证了交叉熵熵权法,保证了赋权结果的无偏性和赋权方法的可操作性。研究价值:构建的赋权方法为多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建平 张晓杰 吴美琴
针对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的集结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加权平均算子的交叉效率集结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得到交叉效率矩阵;其次考虑到由于统计误差等因素导致的数据误差和交叉效率评价值分布的疏密程度,结合密度加权平均算子,分别将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评价值集结为一个区间值;然后引入基于可能度的优序数区间排序方法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综合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所提方法是合理且可行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辉 昂胜 杨锋
针对两阶段系统交叉效率值不唯一的问题,现有解决方法大多假设决策者完全理性,忽略了决策者心理因素对评价过程的影响。本文构建以平均值为新的参考点,分别在集中和分散决策环境下建立基于前景理论的两阶段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德权 薛云霞
本文在研究了现有文献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超效率DEA用以计算效率值的权值只在对被评价单元最有利的特定范围内取值、忽视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和IAHP方法主观判断性较大的缺陷,提出了交叉效率DEA和熵IAHP方法。交叉效率DEA的中心思想是采用互评体系,弥补了超效率DEA方法只是选择对被评价决策单元最有效的权重忽视公平性的缺陷。熵IAHP方法是客观确定权重的熵权法和体现决策者偏好的IAHP方法的结合,这有效地解决了I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过大的缺陷。笔者给出了交叉效率DEA和熵IAHP模型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基本步骤,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常锋
本文针对传统交叉熵(CE)方法在平衡和更新社会核算矩阵(SAM)研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离差熵绝对值期望最小化的改进模型1和基于离差熵平方期望最小化的改进模型2。理论结果表明,传统的CE方法得到的解是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离差熵绝对值期望最小化改进模型1的一种特殊情况。同时为检验模型改进前后的实际效果,本文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模拟,得出改进后的模型2得到的SAM流量矩阵精度比传统的CE方法得到的精度更高,而改进后的模型1得到的精度却相对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志川
文章利用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代替决策者主观人为确定相邻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之比,构造了一种新的基于主观赋权的G1法与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法有效巧妙结合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单一赋权方法无法反映客观数据信息或决策者主观意图的弊端,而且避免了组合赋权方法无法客观确定组合系数的双重难题。最后将新构造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应用于区域科技发展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
变异系数法 法 赋权方法 科技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志川
文章利用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代替决策者主观人为确定相邻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之比,构造了一种新的基于主观赋权的G1法与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法有效巧妙结合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单一赋权方法无法反映客观数据信息或决策者主观意图的弊端,而且避免了组合赋权方法无法客观确定组合系数的双重难题。最后将新构造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应用于区域科技发展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
变异系数法 法 赋权方法 科技评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倩 侯福均 曹俊 廖娅
针对属性值以犹豫模糊集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将Shapley理论和模糊测度进行结合,提出了两种更加能全面融合信息的诱导型广义犹豫模糊混合Shapley平均(I-GHFHSA)算子和诱导型广义犹豫模糊混合Shapley几何(I-GHFHSG)算子,同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相关特性。这两种算子综合考虑了数据不同组合的重要性、数据间的关联性,以及数据位置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考虑到有时会存在属性权重以及数据位置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将交叉熵理论和Shapley函数进行结合,建立了最优模糊测度确定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I-GHFHSA算子和I-GHFHSG算子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宗盛 胡培 聂佳佳
针对交叉效率模型中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问题,提出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首先利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得到评价问题的交叉效率矩阵,然后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计算交叉效率矩阵中各评价单元的标准的权重。最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决策单元的最终效率得分并进行排序。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圆圆 江登英
文章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交叉熵的灰关联双向投影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结合基本不等式概念提出犹豫模糊数中新的交叉熵公式,并证明其满足熵的基本性质。其次,以新的交叉熵公式为距离公式,应用离差最大化方法求得属性权重。再次,将灰关联双向投影法拓展到一般犹豫模糊环境下,提出了基于新交叉熵的灰关联双向投影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解决犹豫模糊信息中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且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灵敏度,提高了决策可信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笑瑜 刘亚清 欧阳红兵
笔者基于1997年~2007年共5张全国投入产出表,分别以经济总量指标和中间流量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利用回归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和影响场方法等实证方法制作出2010年投入产出预测表,通过和2010年实际表进行比较,证实了中国基础经济结构的存在。其中,交叉熵方法被用来处理小样本问题,并对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基础经济结构;对于基础经济结构中3个性质的测量,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阈值重设;我国的基础经济结构在投入产出表中主要出现于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交叉区域。
关键词:
基础经济结构 交叉熵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永峰 罗海霞 杜永威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环境下,资源型城市能否成功转型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但由于资源型城市区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有必要对其经济转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制定转型路径及其战略。本文为考虑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熵值法将"工业六废"转换为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数,并作为DEA模型的输出指标。随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多个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并借助ExcEl对2000—2013年包头市的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熵值法获得了决策单元的综合评价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包头市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不高,转型成果不明显,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在整体上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