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22)
2023(20288)
2022(16747)
2021(15574)
2020(13369)
2019(30350)
2018(30365)
2017(57261)
2016(32075)
2015(36337)
2014(36653)
2013(35543)
2012(32636)
2011(29348)
2010(29642)
2009(27659)
2008(27709)
2007(25499)
2006(22442)
2005(20830)
作者
(92368)
(77095)
(77091)
(73681)
(49379)
(37091)
(35267)
(30029)
(29530)
(28152)
(26242)
(26204)
(24794)
(24704)
(24204)
(23904)
(23642)
(22944)
(22482)
(22284)
(19473)
(19142)
(18820)
(17792)
(17512)
(17435)
(17304)
(17289)
(15680)
(15586)
学科
(125377)
经济(125210)
(106755)
管理(102169)
(93090)
企业(93090)
方法(56923)
数学(46543)
数学方法(45913)
(40926)
(38757)
中国(37724)
业经(35444)
(29394)
(27908)
财务(27837)
财务管理(27778)
(26825)
理论(26594)
农业(26424)
企业财务(26413)
教育(23877)
技术(23791)
地方(22056)
(21844)
贸易(21831)
(21575)
(21199)
(20975)
(20694)
机构
大学(462244)
学院(460188)
(179905)
经济(175913)
管理(173649)
研究(152318)
理学(148220)
理学院(146540)
管理学(143879)
管理学院(142990)
中国(113761)
(98692)
科学(93074)
(89015)
(79445)
(77750)
(73294)
中心(70720)
研究所(70008)
财经(69910)
业大(67660)
(66117)
师范(65514)
(63282)
农业(62275)
北京(62071)
(57659)
经济学(54814)
(53967)
师范大学(52626)
基金
项目(297529)
科学(235707)
研究(220778)
基金(214559)
(186443)
国家(184727)
科学基金(158833)
社会(138690)
社会科(131200)
社会科学(131165)
(118209)
基金项目(112618)
教育(107800)
自然(102325)
自然科(99982)
自然科学(99953)
(99929)
自然科学基金(98242)
编号(91395)
资助(87367)
成果(76906)
重点(67938)
(67197)
课题(65064)
(63758)
(63070)
创新(58408)
教育部(58092)
科研(56972)
(56808)
期刊
(202912)
经济(202912)
研究(140537)
中国(98546)
(74661)
学报(73415)
(73135)
教育(73130)
管理(66887)
科学(65632)
大学(56507)
学学(51969)
农业(49289)
技术(44870)
(42209)
金融(42209)
财经(36384)
业经(33886)
(31292)
经济研究(30936)
(28270)
问题(27074)
图书(23785)
技术经济(22999)
(22936)
财会(20992)
统计(20884)
(20845)
理论(20769)
职业(20384)
共检索到700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晓英  董存田  杨颖  
作者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中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因具备CAx能力的技工型人才缺乏,尽管多数企业信息化的硬件已具备,但没有充分发挥集成化作用,制约了产业升级。基于此,本文认为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大学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是"技工"的来源,破解"技工荒"靠高等学校和企业互动。学校要准确定位,分型培养,着力满足不同岗位能力需求;要全面认识能力培养的内涵,实现知识、技能、态度的同步提高;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勤奋实干的精神,终身学习的习惯,敢于创新的动力。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主动进行校企结合,履行人才培养职责,并重视职工的上岗、转岗、升级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国栋  黄永中  
本文以2004年的全国教育信息化调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国内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资源和师生信息素养培训与培养等方面的信息。根据上述调查数据,研究者对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廉水  周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本文界定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了各类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岩  臧新  
对外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是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均超过了制造业。虽然我国目前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但是世界市场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和规律依然值得关注。本文以服务业、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代表国家—日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规模、区位和产业分布上的异同点。比较其影响因素从而探索服务业在国际投资中独特的规律,并为我国吸引日本直接投资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吉斌武  余舒萍  
在提倡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今天,具有灵活性、选择性及个性化特点的成人高等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自主性、非限性和探索性,实行信息化管理。而成人高等教育的网络教学质量受到教学运行、教学资源、师生信息素养、信息反馈与评价等因素影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构建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目标、评价、反馈三位一体的网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新国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研究形式,分析湖南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现状,探讨湖南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更具实践性和建设性的方案,探索湖南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为湖南乃至全国其他中部地区的各级教育部门制定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也为从事教育信息化的IT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制造业服务化既是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延伸,也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态。制造业服务化日益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又深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制造业服务化是职业教育面向未来提升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检测物,需要给予充分关注。面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职业教育需要在定位和面向上进行积极应对,在专业建设中保持适度张力,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注重软性技能、核心能力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刘向红  黎炜  段峻  
本文论述了当前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办学模式,及其在装备制造业背景的高职院校的实践经验,期望对我国高职教育有序开展集团化办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丽丽  
文章基于过程模型和资源视角,构建了信息技术价值创造的研究模型,通过对上海39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上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创造过程,验证了从IT投资到产生价值的路径,证实了政府推动政策、IT基础设施、IT管理等因素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徐向东  
根据2004年~2009年广东省的经济数据,选取广东省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与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与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并可构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伴随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变化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给定的高校在校生数,得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估计值。最后,建议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扩大高校在校生规模,来推动广东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国华  王梦茹  
探究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推进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基于2008—2017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这两条路径推动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高等教育发展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负,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显著为正;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完善高等教育投资体系,并在区域间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以及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设置,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炳兰  
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质量、结构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本文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制约因素和经营模式重塑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只有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联、优化科研评价制度与科研管理政策,促进学术创新,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